APP下载

让我们对“手机沉迷”说不

2023-08-08张加志

关键词:网游青少年家长

张加志

最近几年,随着手机等智能上网设备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手游而不能自拔的现象日益凸显。教育引导青少年远离手机诱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对“手机沉迷”说“不”。

【素材链接】

“手机沉迷”催生“新问题少年”

2023年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所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67.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手机沉迷的趋势,其中2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严重沉迷手机,事态已十分严重”。某教师掌握的一份数据显示,全班学生中,周末在家玩手机10个小时以上的超过一半。

无独有偶,之前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調查报告显示,有65.6%的受调查青少年观看过短视频,有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手机沉迷”现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已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28日)

【多维解读一】

防范青少年沉迷于手机,职能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有些短视频制作者为了吸引青少年,增加流量,甚至专门打“擦边球”,想尽办法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鉴于此,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及时清理、整顿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害的低俗违规短视频内容,加大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同时,希望短视频的制作者远离低俗,不要在未成年人身上打歪主意。

【适用话题】

拒绝低俗文化、社会监管、社会责任……

【多维解读二】

防范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学校责无旁贷。绝大多数中小学都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学生打手游、刷短视频虽多发生于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在学生沉迷手机这一问题上可以袖手旁观。因为听任“手机沉迷症”蔓延,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更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严重伤害。所以,学校应直面这一问题,与家庭、社会联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拒做“手机沉迷族”。

【适用话题】

学校监督、德育、家校共育……

【多维解读三】

防范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家长要做好表率。试想,如果连父母都抵挡不住短视频的“魔力”,整天抱着手机沉醉其中,又怎能指望孩子“出淤泥而不染”,去抵挡短视频的诱惑呢?因此,家长既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又要以身作则,少玩或不玩手机,最起码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有时间不妨多陪孩子一起读书、观影、聊天、郊游。孩子有了积极的兴趣爱好,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不会迷恋手机了。

【适用话题】

家庭教育、兴趣爱好、正确的陪伴方式……

【素材链接】

老师们的“手机攻防战”

陈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初中。这所中学的生源来自周边几个农村,住宿生1070人,走读80人,大部分是留守孩子。2013年,陈老师进入该校任教,担任初三年级班主任。彼时,随着智能手机逐渐在乡村普及,班上开始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

2020年年初,学生在家上网课期间,根据陈老师的观察,手机已覆盖了班级所有学生,这也加剧了他们沉迷手机的程度。网课上点名,学生不应答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学生网课账号在线,人在床上玩另一部手机;还有的学生会在电脑上“分屏”,一边挂着网课账号,一边在游戏里“激战”。

当年5月,学校对返校学生进行摸底测验,结果大部分学生成绩下滑。老师们认为,手机是罪魁祸首。为了守住校园阵地,在这所乡村学校的校门口出现了一道特别的“防线”——为严防手机进校园,学校用起了安检扫描仪。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开始“组团行动”:前一名学生通过检查进入校园后,后面的学生趁人多、检查人员不注意,在校园伸缩门边偷偷将手机递进来。有的学生在衣服口袋里同时放入手机与硬币等属物品,扫描仪响起,学生就将其他金属物品拿出来递给保安,以此蒙混过关。

当年9月,学校引入一家来自省会城市的安保公司,开展手机管理、军训、国防教育等活动。这一年,学生带手机的情况消失了,班主任的压力减轻不少。

但这一管理模式只维持了一年。之后,老师们发现学生想方设法带手机进校园的情况又开始出现。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无奈之下又在当地聘请了5名“宿管员”,他们的重要工作就是晚上查寝。

虽然宿管员住在学生宿舍楼里,但种种严管之下,依旧难以控制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

(《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28日)

【多维解读一】

致敬教育者。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老师们的心里十分清楚。因此,当看到自己的学生被手机“抓走”,他们自然会采取行动,一边苦口婆心地劝说,一边想方设法把手机挡在校门之外。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老师们从没有想过放弃。为了学生,他们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适用话题】

学校责任、致敬老师、教育困惑……

【多维解读二】

学生应该多点反思。学生沉迷于手机,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律品质。面对诱惑,他们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或从来就没有想过管住自己,怎能不被手机俘获?很显然,面对“手机沉迷”现象,面对老师们的“严防死守”,青少年一定要有所触动,进行自我反思,管住自己的心和手,主动远离手游、短视频。

【适用话题】

反思、自律、警醒……

【观点链接】

把“掉”入手机里的乡村少年救出来

秦川

如果说“留守孩子为了打游戏连续5天5夜不睡觉”的个例略显夸张的话,那么一些乡村少年儿童“熬夜玩手机,玩通宵”“走到哪里都在玩”“边吃边打游戏”“不少男学生扎堆儿玩手游”“男生们聚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也是手机游戏”等现象则绝非捕风捉影。只要我们到乡村走一趟,抑或向村民了解一下,就不难有所发现。

乡村少年儿童“掉”进手机里,带来的后果令人忧心忡忡。他们先是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捧的怪现象。接着,这些“掉”入手机里的乡村少年儿童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堪忧。

此外,因沉迷手机而发生的悲剧也让人揪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调研了解到,在华中地区的一个山区县,近3年发生过两起学生因手机被没收而轻生的极端案例。虽是极端案例,所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

其实,与其说乡村少年儿童“掉”进手机里,不如说他们“掉”进手机的网游和短视频里。手机只是载体,或者说只是工具,是网游和短视频充满“魔力”,让缺乏自控力的少年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不能污名化网游和短视频,它们的存在自有其价值。但也不可否认,相关平台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某些平台把少年儿童当成了“猎物”,诱使他们接触网游和短视频,一次次地惑其分寸、诱其上瘾。

还需厘清的是,乡村少年儿童“掉”进网游和短视频里,与家长有一定关系。父母出外打工,他们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隔代亲”,当孙辈出现不当行为时,祖父母往往妥协或纵容,这是实情。但是,把責任全甩给家长并不公允。在现有国情、乡情的背景下,农民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无法将孩子带到城市中,这也是应受正视的困境。因此,针对农村地区发展现状,不仅需要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水平,还需要强化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并通过政府帮扶,多管齐下才能收到效果。

即便家长有监护不力的问题,不等于相关平台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等于一些网游和短视频不存在问题。该课题组认为,手机游戏包含暴力色彩,一些短视频包含软色情等不良内容,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严重心理问题。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在管理部门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一些短视频平台仍然恣意妄为,放任传播低俗、恶搞、荒诞甚至色情、暴力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给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违规情节严重,社会反响强烈”。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会议指出,“加强短视频建设和管理,大力激浊扬清,营造短视频清朗空间,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除了短视频,一些网游也需要优化管理,实现提质升级。

把“掉”入手机里的乡村少年儿童救出来,这是要紧的事。给乡村少年儿童多一些陪伴,转移网游和短视频对他们的吸引力,让他们拥有明亮的未来,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北京日报》2023年2月28日)

猜你喜欢

网游青少年家长
青少年发明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亲子协力击败网游成瘾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家长请吃药Ⅱ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
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研究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