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白痢的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2023-08-05张胜国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种鸡种蛋白痢

张胜国 杨 礼 张 元 杨 蛟

(1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沿河 565300; 2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畜牧兽医站 贵州 沿河 565300)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性别、不同日龄的鸡群都可以感染发病,尤其对2 ~3 周龄的雏鸡危害严重,可以引起雏鸡大批死亡。鸡白痢对种鸡场也有巨大的危害,可以造成种鸡产蛋率、种蛋受精率以及孵化率下降,并且还可以导致雏鸡带菌,使后代的死淘率和带菌鸡增多。隐性种鸡和带菌蛋的销售还可以传播疫情,扩大疫情流行范围。根据对当地的多家养鸡场调查发现,每年由鸡白痢造成的损失要远远高于新城疫、禽流感造成的损失,而且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该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沙门氏菌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积极探寻鸡白痢的传播途径,研究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 鸡白痢的传播途径

1.1 垂直传播。鸡白痢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这也是引起该病流行蔓延的主要传播方式。带菌母鸡所产的种蛋带菌,用于孵化出来的雏鸡也带菌,育雏过程中就会引起该病的流行蔓延,导致雏鸡大批死亡,而存活下来的雏鸡成为带菌鸡,带菌的雏鸡用作种鸡培育,就又会收获带菌种蛋。这样周而复始,就会造成鸡白痢在鸡场反复发病,引起巨大的损失。有的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就会引起鸡胚死亡,降低种蛋的孵化率。

1.2 水平传播。带菌鸡和病鸡通过排泄物向外界环境中排出大量的病菌,会污染饲料、饮水、垫草等,健康鸡通过接触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粗放,如育雏的温湿度不符合要求,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鸡群拥挤,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消毒制度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鸡白痢的迅速传播。

1.3 通过媒介传播。带菌种蛋从孵化到出雏过程中,同一孵化器、出雏器中的健康胚胎也会通过蛋壳吸入病菌导致胚胎感染。一些昆虫或害虫如苍蝇、蚊子、甲虫、老鼠等也是鸡白痢的重要传播媒介。此外,鸡白痢也可以通过带菌的种鸡经交配传播。

2 鸡白痢流行新变化

鸡白痢最早被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主要对雏鸡危害较大。带菌种蛋经孵化能正常出壳的雏鸡在7 ~10 日龄开始发病,拉白色糊状粪便,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雏数量逐渐增多。14 ~20 日龄达到死亡高峰,病鸡典型的症状为败血症。20 日龄以后,发病鸡数量逐渐减少,病鸡呈慢性经过,出现零星死亡。感染鸡会终身带菌,成为鸡场中最危险的污染源。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白痢的流行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发病日龄提前,1 ~4 日龄的初生雏鸡发病率上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种蛋被污染,种鸡场鸡白痢血清阳性率高,雏鸡未出壳或者一出壳就会导致死亡,死亡高峰一般在雏鸡出壳后3 ~5 d。二是发病日龄范围变宽,7 ~20 周龄的青年鸡发病率上升,育成阶段鸡白痢也会出现发病高峰期,导致鸡发病死亡。三是鸡白痢出现新病状。过去鸡群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典型的症状就是出现白色下痢,现在有的病鸡不会出现下痢就突然死亡,根据病原分离培养才确诊是感染了鸡白痢沙门氏菌;还有的鸡群感染后,少数的病鸡出现下痢,但更多的病例出现呼吸道症状,对病死鸡剖检可以发现肺部有粟粒大小的坏死性结节,为肺型鸡白痢;还有的病例为脑型鸡白痢,病菌侵害脑组织,导致病鸡出现仰头、转圈等神经症状,这种类型多发生于3 ~7 日龄的雏鸡。

3 治疗措施

3.1 利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鸡群感染鸡白痢后,利用化学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方式。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等,但是鸡白痢很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鸡场的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药物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用药治疗前,要先进行药敏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以免盲目用药影响治疗效果。以前治疗效果较好的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的防治效果显著下降,目前应用较多的药物有新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磺胺脒、磺胺二甲氧嘧啶等,用药时要按照药品要求的剂量和疗程给药,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尽量选用2 种或2 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或者轮换用药,以免长期使用产生抗药性。

3.2 利用中草药治疗。近些年使用复方中草药方剂治疗疾病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应用中草药制剂也符合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中草药制剂毒性小、价格低、残留少,不会产生耐药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利用“雏痢净”(主要成分为黄连、马齿苋、诃子、白头翁、黄柏、苦参等)治疗鸡白痢的效果显著[1]。由黄连、黄柏、党参、白头翁、泽泻等30 多味中药调制而成的“泻痢康”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痢、健胃消食等作用,对抑制和杀灭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明显的作用[2]。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鸡白痢传播的主要方式为垂直传播,因此做好对种鸡场的检疫净化以及彻底对种蛋进行消毒非常重要。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展开鸡白痢净化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无白痢鸡场”。鸡场净化是长期的工作,费时、费力、费钱,有的种鸡场经济能力达不到,半途而废,导致鸡白痢屡禁不止,而且病情出现新变化。

鸡白痢净化主要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对鸡群进行监测,发现阳性鸡要及时淘汰,达到鸡群净化的目的。雏鸡从5 日龄开始监测,每月检疫1 次,直到连续2 次不再出现阳性鸡为止。对于后备种鸡(3 ~4 月龄)每月检疫1 次,至少连续检疫3 次,将阳性鸡彻底淘汰。

4.2 加强孵化管理。要选择合格的种蛋进行孵化,种蛋要来源于高产健康的种鸡群,受精率要达到90%以上。种蛋要新鲜,贮存期一般不超过1 周,种蛋的外观要符合本品种的标准,蛋形指数要在规定的范围内,种蛋不能过大或过小。种蛋的表面要干净,没有缝隙。在入孵前12 ~15 h 进行熏蒸消毒,孵化机和孵化室在孵化前也要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防种蛋在孵化过程中感染沙门氏菌,降低种蛋的孵化率。

4.3 完善鸡场的消毒和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消毒制度,加强鸡场管理,定期对育雏室、水槽、料槽以及鸡笼等进行清洗和消毒,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鸡舍的窗户要安装纱窗,防止麻雀、苍蝇等进入鸡舍,传播病菌。

猜你喜欢

种鸡种蛋白痢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鸡白痢的防控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