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容性原则在地铁导视系统中的运用
——以南京地铁为例

2023-08-04冯菁铭

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色觉包容性设计师

◇冯菁铭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路面交通压力增大。地铁作为现代地下交通工具,大大减轻了地面交通压力。人流量越大、人口越密集的地区,乘坐地铁出行的需求就越大。地铁标识系统有助于人们快速识别环境,迅速找到目的地。虽然旧有地铁中的导视系统已经进行了改善,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欠缺考虑。全球有超过8%的男性和0.4%的女性有色觉障碍,在中国就有几千万色觉障碍人群。该用户群体因为在色彩认知方面的感受能力较差,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这就需要设计师重视这类特殊群体的需求,优化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可视化方式,使其更好地被色觉障碍人群识别。

德国著名设计师Michael Hardt 曾经指出,城市建筑和设施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是该城市文明的外在体现。南京是我国较发达的城市,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近年来,南京在地铁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城市的交通系统较为完善,其中交通路线公共信息的导向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促进笔者对于信息导向系统的分析与具体思考。

一、国内外城市地铁导视系统研究现状

1863 年,英国伦敦开始了全世界首条地铁的建设,因此国外学者在导视系统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刻和丰富。19 世纪时,英国对伦敦地铁的具体研究成果显著,这也为其他国家进行地铁线路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参考,而且引领了导视系统的发展。

城市交通线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正确的信息准确、高效、快速地传递给受众。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引导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地铁导视系统是一种基于文字、图形、色彩和信息的空间信息设计,是对空间环境的感知,能够使人们有效地接受信息并迅速找到自己的方向。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调研,在进行导视系统可视化设计时,设计师很少将色觉障碍用户作为考虑的对象。这也就意味着“人性化”这一概念在地铁导视标示设计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相当一部分色觉障碍者在日常出行中深感困难和不便。

二、南京地铁导视系统现状

南京地铁是全国第一个覆盖到所有行政区的地铁,一直是当地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地铁线路和信息的日益更新,不但乘客的数量持续上升,其方便性和安全性优势也更加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调研,对现阶段南京地铁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与分析。

第一,随着运营年限和客流的增加,导视需要升级改造。旧的导视设施使用时间长,设施老化,导视系统不够醒目,信息不够完整,且旧的路线基本上是运输的主力路线,客流一般较大,对导视的要求较高,升级改造的需求逐步上升。

第二,随着科技的发展,导视的材质也在不断发展,新的导视在材质、尺寸和效果上都在逐步改进,与旧的路线导视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换乘站,作为一个整体车站,会出现两种特点的导视系统,不利于导视作用的发挥。

第三,换乘站客流动线多,变化多,导视系统设置难度较大。换乘站的换乘方式直接决定了导视的指引需求。然而,地铁2 号线和3 号线作为人流量最大的两条线路,它们的代表色是色觉障碍人群最难区分的颜色。

因此,为了满足用户的具体需要和降低成本,需要促进导视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各个方向的发展。

三、色觉障碍用户的包容性设计

第一,包容性设计的价值。包容性设计是设计师通过宏大或微小的设计来帮助不同能力的人更好地接受服务。设计师要广泛地体察不同人群,洞察社会的发展状态与趋势,从而避免在设计中无意识地造成障碍、排斥和不公。包容性设计是多元选择的设计,面向的受众是多元化的,所以应该有多通道、多路径、多感官的表达,即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方式或允许用户进行自主选择。包容性设计是价值权衡的设计,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需要考虑如何在差异化的用户和需求间合理提供可用性、可达性的用户体验。此外,包容性设计也需要平衡成本,通过设计重新匹配资源,以扩大需求和供给,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包容性设计的要点。为了使设计体现出包容性,设计师需要从更多元的维度去认识用户群体的多样性,从而更深入、真实地了解用户的特点、需求和偏好,以此激发出更多的创意。对于色觉障碍人群,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模拟能力缺失的体验,如表1所示,以及不同情境下使用产品可能会遇到的障碍,进而发掘用户的需求。

表1 国内外4款提供标准颜色方案的模拟工具基本情况统计

四、导视系统的设计过程

首先,设计理念与研发。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和完善现有的地铁导视系统,提高特殊群体乘坐地铁的频率和便利性,促进地铁设计和职能的优化。基于色觉障碍人群辨别地铁导视系统难的问题,地铁导视系统可以按照功能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功能标签,要标明场所或功能,即位于何处,如厕所、洗手间、办公场所等;第二类是描述性标签,文字较多,需要解释,其目的是用有效的视觉信息对车站内外进行直接和准确的解释;第三类是方向性标识,即指路和指示,用方向性信息明确指出路线和目的地,如路标、牌匾等方向性箭头;第四类是警示性标识,有明确的禁止性信息,起到警示作用,标明要注意和不能做的事情。

其次,地铁地图信息图形化的设计策略。信息图形化设计的创作方式比较生动和形象,主要采用色彩和图形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随着信息图形化设计的发展,其已基本满足现代社会处理信息的要求,信息和图形相结合的传递形式是满足社会信息高效、快速发展的最佳方式之一。

因此,地铁地图上的交通信息需要以视觉设计的形式呈现,抽象的信息被视觉化,以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读者对于信息的深刻认知。因为设计对于展现地铁地图具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需要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结合色彩和图形的使用,促进交通基本信息的有效传递。

最后,色彩策略。色彩理论实际上涵盖了很多东西,但其本质是通过颜色的互补、对比和活力体现在设计中的相互作用。好的配色除了美观以外,必须具备实用性,而对于色盲用户来说,那些丢失的颜色将令他们迷茫不已,所以全色谱在群体中的展示是十分重要的,其区别性和对比性也较为显著,而且屏显和印刷差别小。比如:用朱红色代替红色,避免和橙色等颜色区分的困难和差错;用蓝绿色代替绿色,避免和棕色等颜色区分的困难和差错,等等。

五、基于包容性原则的南京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研究成果

(一)设计理念与研发过程

该项目主要调查研究车站换乘导视系统的现状,并筛选出具体问题,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其次,在解决问题的阶段,要从根本性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优化和升级。利用包容性原则,确定整个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也就是影响换乘导视系统的最根本性因素。最后,在发现根本性因素之后,利用包容性原则,设计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处理。

南京地铁导视系统的研发过程主要经历了方案构思、现状调查、用户研究、包容性原则分析、方案设计、功能开发、现场搭建、可用性测试8个阶段。

(二)研究的设计方案

基于包容性原则,提升导视系统的无障碍性,降低各类用户的视觉识别成本;根据色觉障碍群体的视觉情况来针对性改善信息传递的形式,提高信息的可传递性和易读性;使用简单的配色方案,让视觉障碍群体能够准确辨认路线图;推动设计的感情处理更加细腻,提升色觉障碍用户和色觉正常用户的满意度;运用数字媒体,利用计算机交互技术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易读性,促进色觉障碍群体的阅读更加容易和生动。

(三)可用性测试

整个可用性测试包含了任务设计、被试招募、实验观察、事后访谈等环节。为了使测试更具包容性设计价值,建议在招募和选择被试对象时尽量保持多样性。实践中,根据产品的实际特征和需求,结合用户多样性四大维度,选取其中关键的指标进行考量。对于较难快速测量和量化的能力维度,可以选取以下一类或多类合适的被试参与测试。

一是极限用户,即能力显著退化或缺失的用户,例如色障人士。极限用户发现的问题可能较为特殊或极端,但是他们在试用导视系统中遇到的障碍和自行探索出的“特殊”使用方式可以激发设计师产生新的创意。

二是“边缘”用户,即能力有所退化,处于能够使用产品的“边缘”用户。这类用户能够有效地帮助设计师识别潜在的使用障碍。典型的“边缘”用户包括老年人、产品使用经验较少的用户等。

三是健全用户,这类用户是用户测试中最常见的用户类型。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产品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六、研究前沿创新点

第一,地铁导视系统的包容性设计研究。有关包容性设计的研究在工业设计领域和产品设计领域的研究较多,而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研究较少。笔者分析了包容性原则的研究现状,并提炼了包容性原则的设计方法,继而总结了针对色觉障碍人群的包容性设计方法,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第二,创新实验色彩选取方法。从电子屏幕来看,其表达出来的颜色种类有上百万种。而此次研究主要是利用HSB 模式,将色彩进行不同区间的划分,并且依托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这也有利于进行色彩的转换,以服务红绿色盲的用户。

第三,在触感方面提高对文字的接受能力,在进行信息的传达时,不仅利用色彩表达,也要结合其他感官,增强色觉障碍人群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通过分析和讨论,为色觉障碍人群获取信息提供相应的建议,预期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度提升,并进一步完善与色觉障碍相关的设计理论。

总之,优秀的设计体系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城市地铁在这方面承担的利民作用尤为显著。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城市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主要是忽略了色觉障碍者这个群体。这种包容的社会共识不是对被包容群体的同情或怜悯,而是让这个群体在不损害个人自主性和自我尊严的前提下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这种社会共识是积极的、肯定的、友好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立足于色觉障碍者的所感所想,通过将差距和对比显著的颜色和图形图像结合在一起,提升导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明显性和认知性,以加快建设系统、完整的地铁导视系统。

猜你喜欢

色觉包容性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现有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群体中色觉障碍者现状研究
设计师访谈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推荐一个设计师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色觉异常的计量检测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vision discrimination ability and depth percep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