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心归处是敦煌

2023-08-04陈奕丞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藏经洞暮光驼铃

陈奕丞

循着丝绸之路,驰行河西走廊,穿越漫漫黄沙,掠过葱葱胡杨,在驼铃轻响中,我与莫高窟相遇在敦煌的戈壁上。

踏上沙石,目之所及处,天地间悠远苍凉,一轮红日嵌于天穹之上,纯净的日光穿透不尽的沙尘,天光云影在莫高窟的赭黄之上勾勒出自己的轮廓。

迈入九层楼,迎面便是一尊巨大的坐佛。他颔首含笑,嘴角那一抹微微上扬的弧度带着一丝神秘。嘴唇微合,像是在谛听佛法,又像在无言地诉说。慈眉善目的脸上充溢着恬静祥和,又不禁使人顿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着坐佛,霎时洞窟内喧嚣顿失,寂静如岛,杂念涤净,心如止水,“天地与我同生,而万物与我合一”,我的眼眸中一片安宁,只余虔诚。这是对神迹的震颤,一千多年的层层聚蓄,盛唐的风韵裹卷着我沉浸于历史长河中。

出窟,我漫步于枝繁叶茂的葡萄廊台之中,暮光透过枝叶投下一地斑驳。一段又一段历史在我脑海中掠过,金戈铁马,沉浮俯仰间,功名利禄终归土,千年不绝的依旧是驼铃声声。西出阳关,鼓乐胡琴,中西文明在这里邂逅、交织,激荡着思想与艺术的浪花,凝炼出这瑰丽千年的飞天文化。

不知不觉间,我已走到一个游客罕至处。忽然间有什么刺痛了我的眼,快步走去,猛然一驚,那竟是尊残像!原本端庄大气的面目如今已被风沙销蚀殆尽,只余下几丝依稀可辨的轮廓引人遐想。颜料脱落,西天凄艳的晚霞洒落在残像上,一片流脂般的殷红,冷淡而又空寂。一人,一像,伫立在敦煌的薄暮中,忧伤地对望。

归途,我不禁思绪万千。莫高,是一种信仰,是古人超凡脱俗的匠心,是古往今来无数人心所聚。莫高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守护着,他们中的很多人择一事终一生,才使得九层楼前,至今薪火相传。但这还远远不够,从古至今无数文化瑰宝湮灭于风沙之中,流落在国境之外。空荡荡的藏经洞揭示着这民族的伤疤,无面佛像在黄昏中无声地哭诉,令人叹惋。这是人类永恒的智慧与荣光,它们需要被留存与铭记!我们都是飞天的后人,更需要将先辈的遗产流传于世。

光阴荏苒,清脆的铃铎声已响彻千年。柔美的月光一视同仁地照在所有文物上,完整的,残缺的,修缮的,破败的。它们在清梦中静静地等待,等待一代又一代守护者的到来。

也许,千年之后,你的守护,你留下的痕迹,也会变成传说。

吾心归处是敦煌。

‖江苏省徐州市第34中学‖指导教师:李春梅

吉吉工作室J I J I G O N G Z U O S H I

漫漫黄沙,茫茫大漠,悠远苍凉的天地间,莫高窟像是缝缀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闪烁着华夏文明独特的光彩,系起过去与现在的传说,铺展时间与空间的神奇。

与莫高窟相遇,会有着怎样的惊叹在等待:含笑的坐佛恬静注视,让人不禁“喧嚣顿失,寂静如岛,杂念涤净,心如止水”;暮光中驼铃响彻,西出阳关的鼓乐胡琴犹在耳,中西文明激荡出艺术的火花;夕阳下与涂满晚霞流丹的残像对望,忧伤溢满胸膛;空荡荡的藏经洞宛若在黄昏里哭诉,所有完整的、残缺的、修缮的、破败的文物,仿佛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飞天的舞姿再度蹁跹,等待流浪的经典重回怀抱,等待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在凝望、触摸、描绘、新生中将这久远的文明传承,温暖她千年的珍贵与孤寂、智慧与荣光。

【适用文题】传承;难忘的相逢;看见;守护文明……(苗与)

猜你喜欢

藏经洞暮光驼铃
驼铃马夫
想念驼铃
沙漠驼铃
梦驼铃
敦煌吐蕃佛寺隆福寺及藏经洞之探究
是非百年:王道士与藏经洞
八至十世纪的敦煌杜氏家族研究——兼及藏经洞文书的“偏向性”
暮光
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