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自己和解

2023-08-04王一鸣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钓鱼文字爷爷

王一鸣

周末回老家,爷爷不知哪来的兴致,非得邀我陪他去钓鱼。

我极不情愿,爷爷这个垂钓爱好者的“战绩”我还不清楚?难得钓上几条鱼,空手而归也是常事,真是浪废时间!

再说,他哪里晓得他的宝贝孙子近来的种种焦虑:语文考试选择题也能搞错,最后捧得一张透着怒气的朱批试卷欲哭无泪;主持活动时读错两个词,在后台懊恼得想哭;写作上同样磕磕绊绊,几篇自鸣得意的小文在投出后便石沉大海……一个个不如意接踵而至,仿佛一次次无形的宣判,压得我异常难受。

思忖间,爷爷酸酸地递上一句:“孙子大了,不高兴陪爷爷喽……”

哎呀,嫌弃老人这个“罪名”我可背不起,只得勉为其难地跟去了。到了那里,寻一处树荫,放下马扎,我翻开书本,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

“走,回家!”爷爷唤醒徜徉在书中的我。抬头一望,竟已日薄西山;低头一瞅,水桶中果然只有两条三寸小鱼。我又忍不住挖苦一番他的收获之“巨”。

爷爷笑道:“钓鱼,享受的就是这‘钓,而不是‘鱼。为什么要这么关心鱼的多少与大小呢?”

大道至简,猛地被这句惊到了,我枉读了几年诗书,竟不如一个乡野老翁。是呀,我曾经多么执念于学习的结果,希望语文次次比别人多考几分,希望比别人更早地把一个“豆腐块”哪怕一个“小纸条”摆上报刊,希望凡是擅长的活动都力拔头筹、赢得掌声……现在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个小孩的虚荣心在作祟罢了——总希望收获战胜别人的快乐,总希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看到爷爷钓鱼时的悠闲,想起爷爷看我吃鱼时的满足,我豁然开朗,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如此——既愉悦了自己,又快乐了他人。

某天,一篇笔墨酣畅的性情文字,在石沉大海般的投稿后突然變成印着自己名字的样刊,望着洋洋洒洒的文字,顿生无限欢喜——仿佛年轻的父母凝望新生的婴儿,又似年迈的老人盼回久别的游子。心绪复杂,一时难以言表。此后,随着文章时有发表,也时遭冷遇,我反而不复当初那种患得患失的心绪,我放下了对结果的执念,反而收获到更多的快乐——能让文字列队成行、彼此和鸣,献给所爱的人生与世界,真是一种更优雅、更高级的幸福。

村上春树说:“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人生长远,不必把半路是否有偶拾当成终极,当努力并享受了追寻的过程,结果已融入了“钓鱼人”自知的快乐。

我为能与自己和解而庆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为而不争,自在人生。这场心灵和解,必然可以对抗外界“卷”来的无数风雨——只要热爱,绝不会空手而归;专注过程,至少收获了沿途风景。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初级中学‖指导教师:骆爱红

吉吉工作室J I J I G O N G Z U O S H I

成长的过程,便是和自己慢慢和解。一开始,“我”急于求成,总是患得患失、惶急不安,直到在徜徉于垂钓乐趣的爷爷那里寻到了让生命快乐、充满活力的秘方:“钓”胜于“鱼”,我们享受的,不就是人世间种种细小的喜悦和乐趣吗?“我”在和自己和解的过程中,渐渐知道,只要有热爱和专注,在人生的道路上便不会空手而归。“我”不再执着于在杂志上找寻自己发表的文章,因为练笔的过程本身便是一种快乐;不再每次活动都力拔头筹,因为“人生中既然有热爱,便绝不会空手而归”。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我们尽情地让人间的美好引领着生命,向内丰盈,不断走向深处。

【文题延伸】热爱;豁然开朗;失去与获得;过程与结果……(王莹)

猜你喜欢

钓鱼文字爷爷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