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2023-08-04葛宇婷郭文洁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头份传染源胃肠炎

葛宇婷 郭文洁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辽宁 抚顺 113122)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胃肠道传染病。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的混合感染情况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我国养猪业形成严重的威胁,也增加了养殖成本,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均有分布,传播迅速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温较低的冬季与春季,其中1 月与2 月是发病的高峰期,随着天气转暖发病率也逐渐走低。患病猪与带毒猪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而患病康复猪带毒时间可长达2 个月,也是发病猪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为传染源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排出病毒,也可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及用具等传染给易感猪。该病潜伏期很短,多见24 h 内,个别可延长至2 ~3 d。老疫区病情轻缓,死亡率低。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症状类似“猪白痢”。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水样腹泻,体重迅速减轻。部分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也会出现无乳、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但死亡率低。也有哺乳母猪其仔猪感染而本身无可见症状的情况。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高温下可迅速失活,经阳光直射8 h 后病猪排泄物中的病毒即可失去活性,病毒对于紫外线的照射也表现敏感[1]。

2 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一般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并依据实验室检查来进一步进行确诊。

2.1 临床病理学诊断。患传染性胃肠炎的猪大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降低明显,呕吐与水样腹泻是仔猪感染后的典型症状。粪便常呈现为黄色,有时也呈灰色或褐色。病死猪尸体肮脏、消瘦、脱水,而患病猪的小肠剖检具有重要诊断意义,整个小肠可见明显的气性膨胀,并出现卡他性炎症。小肠绒毛与正常状态下相比,明显变短且粗细不均,甚至在病情严重时,绒毛呈大面积消失。而胃底黏膜也有特征性病变,潮红且出血,胃内容物呈现鲜黄色且伴有乳白色凝露块[2]。

2.2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一般可采用病毒的分离鉴定试验,还可用荧光抗体法检查病毒抗原,血清学方法、RT-PCR 技术可用于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RT-PCR 具有反应迅速且操作方便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方法之一。由于该方法需要提取病料组织的核酸来进行下一步检验,所以应采用病毒含量较高的部位,例如感染猪的空肠、十二指肠组织、肠系膜淋巴等。而在感染早期,呼吸系统组织和肾脏的带毒量较高,可采用病猪的这些部位。

3 防治

3.1 预防措施。养猪场平时需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做到及时切断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密切留意养殖动态,同时也要注意圈舍的温度与湿度,尽可能的使圈舍环境保持温暖与干燥。使用甲醛、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碘酒、季铵盐类消毒剂均对病毒的灭活有效,可结合具体情况用于养猪场环境、圈舍以及用具等消毒。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1%~2%氢氧化钠溶液、1%苯酚(石碳酸)、10%~20%新鲜氢氧化钙溶液、10%~20%热草木灰水等。养猪场还应重视免疫预防,一般常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分娩前5 周口服1 头份;分娩前2 周口服1 头份,同时肌肉注射1 头份。

3.2 治疗方法。①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法,对于病猪要注意补充体液,以防脱水和酸中毒。此外,腹腔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盐水与灭菌碳酸氢钠也可起到一定效果。为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②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采用肌肉注射黄芪多糖、双黄连等。③采用血清疗法。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高免血清,按0.5 ml/kg 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 次,连用3 d。④使用止痢注射液:地棉草、扁蓄草各500 g,冬季加乌药500 g,夏季加地榆500g,加水2 000 ml,蒸馏成1 000 ml,过滤分装灭菌备用。小猪肌肉注射8 ml,大猪肌肉注射15 ml。⑤常山100 g,马齿苋、鹅不食草各250 g,煎水内服。⑥鸭跖草、凤尾草、鱼腥草、扁蓄草各100 g,煎水内服。

猜你喜欢

头份传染源胃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