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和对策

2023-08-04董晓荟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仔胎衣环境温度

董晓荟

(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新集畜牧兽医站 甘肃 定西 743024)

1 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

1.1 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冻死。哺乳仔猪身体表层被毛稀少,皮下脂肪较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仔猪出生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2 ℃~34 ℃,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3 ~7 日龄适宜温度为 30 ℃ ~ 32 ℃,8 ~28 日龄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4 ℃~28 ℃[1]。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低,而猪舍又没有保温措施,经常会因寒冷导致初生仔猪冻僵,甚至冻死。同时,猪舍温度过低,也是导致仔猪被压死、饿死的主要诱因。

1.2 仔猪被压死。母猪的体型较大,腹部下垂,行动迟缓,尤其初产母猪母性差,没有护仔的经验,在母猪哺乳、饮食、排便、躺卧休息时,很容易将仔猪压在身体下或者踩在脚下导致死亡。当猪舍内环境温度低时,仔猪也会拥挤在一起导致挤压致死,或仔猪靠近母猪腹部、腿部取暖,当母猪躺卧时被压死。

1.3 饿死。母猪产后泌乳量少或者无奶,或者母猪的产仔数多于有效乳头数且仔猪寄养不成功,或者仔猪出生后母猪死亡,导致仔猪母乳供应不足,同时人工乳营养水平低,饲喂量少,使仔猪生长发育缓慢,严重的会因饥饿死亡。另外,仔猪在母体内发育不良,初生重小,体弱多病,食欲差,也会因饥饿、虚弱导致死亡。

1.4 咬死。母猪的母性差,妊娠时缺乏锌、磷等矿物元素,导致营养不良,出现异食癖;或者母猪在产仔过程中受到噪音的影响,导致脾气暴躁将仔猪咬死;仔猪在寄养过程中,处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母猪将寄养的仔猪咬死;仔猪的饲养密度大,猪舍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或者光线过强,或者饲粮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导致仔猪出现咬耳、咬尾等恶癖,受伤部位因病菌感染导致死亡。

1.5 感染疾病死亡。感染传染性疾病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疾病导致死亡的头数占总死亡数的30%左右[2]。仔猪阶段经常感染的疾病有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红痢、流行性腹泻等。导致仔猪发病的原因很多,而且猪群一旦感染,病原可以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很难净化。

2 对策

2.1 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猪的体况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初生重,影响仔猪出生后的抗病力,因此要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妊娠期的疫苗接种工作。对于妊娠母猪多采用“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也就是在整个妊娠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逐渐提升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到了妊娠后期,胎儿体重增加很快,要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能量的含量,增加饲喂量,提高胎儿的初生重。同时还要做好细小病毒病、乙脑、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以防产弱胎、死胎,也增强仔猪的被动免疫效果。

2.2 做好母猪的分娩工作。有少数的母猪具有咬死或者吃掉自己所生仔猪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要做好母猪的分娩工作,纠正母猪的不良行为。母猪在分娩前后要增加青绿饲料的饲喂量,增加饲料中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含量,以防母猪出现吃仔猪、吃胎衣的恶癖。母猪在产仔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给予充分的饮水,防止母猪因为暴躁或口渴咬伤仔猪的情况。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将胎衣、死胎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具有咬仔恶癖的母猪,可以戴上嘴笼,采食时取下,病情严重的可以淘汰。

2.3 做好对哺乳仔猪的保温、防压措施。为了防止温度过低导致仔猪受冻,可以调节母猪的产仔季节,避开寒冷的冬季,最好在春秋季节产仔。规模化养殖场,如果常年产仔,在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在产房安装红外线灯、地板加热器或者安装暖气,控制猪舍温度,确保环境温度适宜。为了防止初生仔猪被压,在仔猪出生后的1 周内要有人昼夜值班,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

2.4 做好寄养,防止仔猪被饿死。对于吃不上奶的仔猪要做好寄养工作,让寄养的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否则仔猪很难成活。寄养母猪要性情温顺、母性好、泌乳能力强,被寄养的仔猪在寄养前要用寄养母猪的粪尿、胎衣或者奶涂抹头部,以防被母猪闻出,拒绝哺乳,甚至将寄养仔猪咬死。

猜你喜欢

产仔胎衣环境温度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母猪产仔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雷克萨斯CT200h车环境温度显示异常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人工助产母猪产仔好处多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环境温度对连续刚构桥模态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