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阳县旱地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3-08-04毛玉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旺长条锈病吡虫啉

毛玉霞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陕西 宝鸡 721100)

千阳县位于陕西西部,地处渭北旱源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为“七山二塬一分川”,全县土地总面积996.46 km2,境内辖7 镇65 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 万人。农耕地27.9 万亩,其中旱地23.6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县。常年种植粮经作物43.0 万亩,其中常年播种小麦14.1 万亩。干旱是制约小麦生产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因此,在千阳县推广旱地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升小麦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旱地种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好,抗旱性突出,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抗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的优质高产品种。川道水地主推品种为西农822、小偃22 号,搭配种植秦麦618、秦农578,示范种植西农805、伟隆169;旱塬地主推品种铜麦6 号、长航1 号,搭配种植西农189、西农811,示范种植百旱207、西农226。

2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合墒(土壤相对含水量60% ~80%)及时深翻(松),深度30 cm 以上,实现整地达到墒、平、齐、松、碎、净。在播种前3 ~5 d 趁墒施肥旋耕,旋耕深度17 ~20 cm,旋耕后及时耙压。

3 药剂拌种或土壤处理

防控对象主要是麦田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等)、条锈病、蚜虫、白粉病、茎基腐等病虫害。

3.1 药剂拌种。播前采取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推荐选用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等。也可选用单剂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拌种时应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等,杀菌剂选用戊唑醇、咯菌腈、烯唑醇等药剂。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使用,避免出现药害。均匀拌种,闷种4 ~8 h,晾干后播种。

3.2 土壤处理。播前整地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可选用毒死蜱、辛拌磷或噻虫嗪等颗粒剂,均匀撒施或随播条施,亩用药量3 ~5 kg。

4 科学施肥

结合整地深施优质商品有机肥1 000 kg/亩;亩施52%含量的复合肥(氮26%、磷16%、钾10%)800 kg,全部做底肥一次性施入;微肥亩施硫2 ~4 kg、锌0.5~ 2.5 kg、锰 1 kg。

5 适期精播

5.1 播种时间。川道地适宜播期为9 月27 日~10 月3 日;旱塬地适宜播期为10 月1 日~5 日。旱年少雨时,播前降雨有墒,遵循“有墒不等时”原则,适当减少播量提前播种;干旱无雨时,遵循“时到不等墒”的原则,干旱等雨或开沟播种时,覆土镇压提墒;秸秆覆盖田可提前3 ~5 d 播种。

5.2 播种方式。结合播期土壤墒情选择适宜的播种机械,当土壤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时,推荐采用山东郓城、洛阳鑫乐或西安亚澳宽幅播种机械进行作业;当土壤墒情过大(土壤相对含水量超过80%)时,推荐采用洛阳鑫乐防缠绕宽幅沟播机或条播机械(行距18 cm)进行作业。

5.3 播种量。结合小麦品种、土壤墒情、整地质量等情况确定播量,宽幅沟播机亩播种量13 ~15 kg。适播期每推迟2 ~3 d,播种量增加0.5 kg。

5.4 播种深度。土壤墒情适宜时,播种深度控制在3~4 cm;土壤墒情较大时,播种深度不超过3 cm;土壤墒情较差时,播种深度5 cm。

5.5 播后处理。播后及时做畦。畦宽3.8 ~4.2 m,最适畦长75 ~80 m,最长不得超过120 m。畦宽和畦长依据地面平整状态和播种机作业幅度适当调整。对缺苗1 m 以上的要及时用同品种催芽补种。

6 冬季田间管理

6.1 适时冬灌。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 ℃左右(12 月中下旬)时进行,喷灌量15 ~20 m3/亩,小畦渗灌量以50 m3/亩为宜。对冬灌后板结严重田块,适时耙耱,破除板结,弥合缝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6.2 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一般于10 月下旬~11月下旬,以麦田化学除草为主,兼顾条锈病挑治和地下害虫补治。麦田化除坚持冬前化除为主,春季查漏补缺的原则,同时还应注意施药前后3 d 的天气变化,若遇寒流、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禁止施药,以防出现药害。

6.2.1 阔叶类杂草防除。可选用唑草·苯磺隆、双氟·氟氯酯、氯吡·唑草酮或2 甲·唑草酮等。

6.2.2 禾本科类杂草防除。根据禾本科杂草优势种区别用药,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炔草酯等。

6.2.3 地下害虫补治。对被害株率达到40%以上的田块,建议重播。在进行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后,不进行旋耕,直接播种。小麦品种务必与原播种品种保持一致,并适当增加播种量,对受害较轻的田块,可选用噻虫嗪、辛硫磷或毒死蜱等药剂进行灌根,必要时进行补种。

6.2.4 小麦条锈病挑治。冬前苗期调查时扩大调查面积,增加调查频次,做到早发现、早控制,采取“带药侦察,打点保面”,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压低菌源。

6.3 麦田控旺。对于群体过大或旺长麦苗,采取冬前镇压、深中耕、化控等措施抑制小麦旺长。

6.3.1 镇压措施。按照“地湿不压地干压,阴天不压晴天压,早晨不压中午压”的原则,通过损伤地上部叶蘖,抑制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缩小分蘖差距和抑制过多分蘖的发生,促使根系下扎。镇压视苗情长势而定,冬前可进行多次。

6.3.2 深中耕措施。切断小麦部分根系,减少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以抑制地上部生长,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

6.3.3 化控措施。用20%麦巨金25 ~30 ml/ 亩兑水15 kg;或50%矮壮素 30 ~40 ml/ 亩,兑水 50 kg 喷叶,控制旺长。

7 春季麦田管理

7.1 返青拔节期(2 月下旬~3 月上中旬)。此期以麦田化学除草补防为主,兼顾小麦条锈病挑治。对于小麦条锈病、蚜虫、红蜘蛛等的防治,要根据田间发生情况决定用药,小麦条锈病早发常发区,坚持“带药侦查,封锁菌源”,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或三唑酮等药剂喷雾防治。春季化学除草一般选择3 ~5 d 气温连续稳定在5℃以上,无风或微风天气时,顺风喷药。选用药剂及防治技术与冬季化除相同(轮换用药,避免出现抗药性)。田间喷药时,土壤墒情要足,亩用水量不能少于30 kg。

7.1.1 麦田控旺。在小麦返青期对于群体过大或旺长麦苗,亩用20%麦巨金25 ~30 ml 兑水15kg,或50%矮壮素30 ~40 ml,兑水50 kg 喷叶,控制旺长。

7.1.2 灌水追肥。在返青拔节期,视春季苗情追施氮肥。群体在60 万以下的在返青期追施;群体在60 万~80 万的在拔节中期追施;群体在80 万以上的在拔节后期追施。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 kg/亩。

7.1.3 预防倒春寒。小麦在低温来临前1 ~2 d 浇水,调节近地面小气候,预防“倒春寒”危害;也可在降温前12 h 内,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奇善保或冷克星、磷酸二氢钾或含腐殖酸类的叶面肥,增强植株抵御能力;也可在田间通过烟雾机释放烟雾,使烟幕能基本覆盖全麦田,直至日出前,有烟幕笼罩在地面效果最好。

7.2 拔节孕穗期(3 月中下旬~4 月上中旬)。主攻小麦条锈病,兼治白粉病、蚜虫、红蜘蛛。

7.2.1 病虫害防治。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等可湿性粉剂,要前移防治关口,在病害发生初期防治,川塬区应在3 月25 日前完成早春普防,控制菌源扩散、蔓延。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治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或三唑酮等药剂。蚜虫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红蜘蛛重发田块可用哒螨灵、阿维菌素或三唑锡等药剂防治。

7.2.2 预防倒春寒。喷施氨基寡糖素、芸苔素等免疫诱抗剂,预防早春冻害,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在低温来临前1 ~2 d 浇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也可在田间通过烟雾机释放烟雾,使烟幕能覆盖全麦田。

7.3 抽穗灌浆期(4 月下旬~5 月上旬)。此期以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麦穗蚜、吸浆虫等为防治重点,全面开展“一喷三防”。抽穗扬花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多种病虫发生的高峰期。鉴于此期各类病虫交织发生,集中危害,须实施穗期“一喷三防”,实现一次喷雾达到防病、防虫、防早衰的目的。防治上应坚持因地因虫制宜、分类施策,以统防统治为引领,全面开展群防群治,川塬区叶面追肥应在5 月15 日前完成。“一喷三防”杀菌剂推荐选用啶氧·丙环唑、肟菌·戊唑醇、丙环·嘧菌酯、烯肟·多菌灵、戊唑醇等;杀虫剂推荐选用氯氟·吡虫啉、阿维·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

8 适时收获

当小麦达到完熟初期时进行机械收获。选择损失率≤2.0%、破损率≤2.0%、含杂率≤2.5%的小麦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旺长条锈病吡虫啉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棉花:多雨易旺长 加强化学调控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果树旺长别高兴 赶紧做这事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