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3-08-02古富全李秋雨陈嘉涛丁盛张新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红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古富全 李秋雨 陈嘉涛 丁盛 张新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义教课标”)提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进一步强调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新版义教课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际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加强课程思政和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背景下,构建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红色主题

主题是指相互关联、相互迁移的各部分内容结合而形成的统一的系统模块[1]。红色主题是以相互关联、相互迁移的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结合而形成的统一的红色文化模块。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个阶段。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色文化则主要体现为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2]。

1.2 主题教学模式

主题教学(Theme-based Instructional teaching)以零散知识点组成的庞大内容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教学活动[3]。主题教学模式是通过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打破学科界限,按照清晰的逻辑主线将零散知识点组成系统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情境下展开探究活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活动。主题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两大特点:系统性指教学中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应具有系统性;整合性则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看问题的角度、某种核心能力以及学科概念之间的关联等进行整合,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涉及的学科概念和学生的核心能力等[4]。

主题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教学活动。

2 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主题,紧紧围绕红色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教学活动。该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分析。

2.1 教学目标

新版义教课标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5]。红色主题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在体育品德的目标维度上应重点突出红色文化特有的优秀品质,如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等(见表1)。

表1 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行为[6]。因此,红色主题体育教学的体育品德目标表述应突出学生的行为特征。例如,在排球项目中设计女排精神的主题,其中体育品德目标可表述为学生深刻认识与理解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女排精神的实质。在教学比赛中,表现出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力争上游的精神品质;在武术项目中构建尚武精神的主题,其中体育品德目标可表述为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尚武修身、崇德养性的文化内涵,在学习中表现出追求进步和待人礼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品质。

2.2 教学内容

红色主题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主题为中心,按照逻辑线索整合各个部分的内容,并依据教学内容的属性以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所提出的大单元教学进行编排。

第一,体育教学内容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的技能和知识;隐性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间接、内隐的方式,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7]。首先,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将红色文化与显性教学内容融合。例如,在进行障碍跑的教学时,通过创设“穿越火线”这一主题情境,以少年英雄赖宁救火的故事为背景,通过“体验”这堂特殊的障碍跑,将任务情景化,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而且让学生更加了解救火英雄赖宁的故事,对同龄人为救山火,挽救山村所付出生命的救火英雄自然而然地树立敬佩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强化爱国情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搭建合作学习平台,落实落小落细核心素养培养。其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是指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体育文化要素。因此,隐蔽教学内容的物质层面可以从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师生的服装以及道具等方面入手,而精神层面的教学内容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只能意会的默会知识。精神层面的隐蔽教学内容在运动项目的表现上,相较于单人运动项目,更容易体现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性项目上,也更容易体现出红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因此,在红色主题式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多从集体项目出发,并以红色故事为背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可让体育运动项目更好地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通过“体验”来获得认知以及培养红色文化中的“精、气、神”[8]。例如,创设以“飞夺泸定桥”为故事背景的趣味定向越野跑,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创设“飞夺泸定桥”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导入“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小组为单位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在体验“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设计大单元教学。将红色主题植入大单元教学内容,力求红色主题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在组织红色主题体育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大单元教学的培养目标以及学段与学情、学生能力发展和运动技能特性等方面的因素,领会教材之间、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为补充的内在关联,运用系统的整体教学编排内容,避免割裂完整的运动项目的情况。在各个学段、学年、学期之间设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以确保体育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此外,在落实到每堂课时,需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实施,注意每节课都要有一个主题,进而形成一个主题体系,还需注意各主题间环环相扣,综合培养,通过将红色主题植入大单元教学内容,不光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基础,还有利于红色文化的认知以及体育品德的培养。例如,篮球的大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中,将传球、运球、投篮、攻防转换、传切配合等一系列基本动作技术和攻防战术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循序渐进,并将各部分技术动作的学练组织为红色主题式的教学课堂,并通过视频、图片、故事情节等设置系列的练习站,在加强学生运动技术学练的同时,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激发红色基因和奋斗精神。

如前所述,红色主题体育教学内容不光要从体育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入手,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发挥红色育人的精神作用,也应考虑到通过将红色主题植入大单元教学内容,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更好地为培育体育核心素养服务。此外,教师在教学时,尽量选择与红色文化更易衔接的集体性项目的教学内容,根据球类运动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互帮互学—精诚团结—迎接挑战—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正确看待胜负等一系列的红色主题,最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体系。

2.3 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为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6]。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应紧扣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基础上,通过身体的体验达到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再好的教学设计都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实施,否则难以取得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红色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尤其是心理特点。在实施红色主题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实施,实施的教学内容应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能力,不能超越学生现阶段的身心承受范围和认知范围。第二,创设多种运动情境,将红色文化注入学、练、赛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促进教学过程更好地实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红色主题教学情境时,应避免生搬硬套,着重开发红色主题的情境性和趣味性,需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设置一系列的悬念和探究性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另外,指导学生“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同时,注重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学会、勤练、常赛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所学运动技能和技术,促进学生体能和专项技术的发展,参与多种形式的比赛和活动,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感悟体育的魅力,发扬刻苦训练的精神。第三,红色文化与身体练习的有机结合,保证适宜运动负荷的同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育体”和“育心”并举。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有机地将红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中,身体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注重开发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乐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红色主题体育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学生通过体验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体育课,由表及里,触及心灵。在确保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主动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

通过以上笔者提出的对于体育教学过程实施过程中的几点要求可以得知,在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目前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确定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设置的教学内容和红色主题的难度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设置过高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还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设置过低则没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消极地对待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标准和结果。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还需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结合,促使二者为培育一代新青年发光发热,育心和育体并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难度适中并带有启发意义,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标准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如课前了解、分组探究、师生合作、集体学练、分组竞赛、主题升华、课堂感悟、课后实践等教学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体验这些有意思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知晓学科理念、促进思维发展、凝练爱国情怀,形成价值判断。学生在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受到红色海洋的浸染,促进红色基因的觉醒,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通过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体验,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万里的脊梁,足以撑起未来中国的傲骨。

2.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的主要手段,它对于教学活动起着反馈和推动教学改革发展的作用[6]。该文主要为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体育品德方面。那么在设计红色主题体育教学评价的时候,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体育品德的培养、民族精神的激发等精神认知层面的评价,以及教学评价以定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强调活动中的评价。

在体育教学评价中,精神层面的体育品德很难通过有限时间段评价获得,与精神层面相关的内在品质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呈现[9]。而将红色主题植入大单元教学之后的教学模式,以其情境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和极强的叙事性使得评价情境更加灵活和巧妙,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内在品质进行评价,在情境中评价能够及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红色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内化品质进行引导,而且定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保障评价的可信度[10],实现评价的有效性。例如,在排球的红色主题大单元教学过程中,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体育品德及时进行评价,同时在大单元教学结束部分进行总结性评价。红色主题的体育品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

如上所述,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应从多方面考虑,以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一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对体育品德的评价,包括拼搏精神、规则意识、正确的胜负观等以及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革命建设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评价的方法、手段、主体也应当尽量全面,便于进行综合评价与准确评价以及及时反馈。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品质极少能够通过量化来表现。因此,除了传统的几种评价方法之外,还可以注重教学情境中观察与评价,以便于意志品质、情感、动机等方面的引导以及评价和反馈,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3 结语

新版义教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并增加体育课程的思政性”。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通过红色情境式的教学活动,来达到传承红色文化,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是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现实路径。该文关于红色主题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切实加强体育课程思政性的探索性研究,旨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思路。

猜你喜欢

红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红色是什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