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对郑州市信息技术工作者超重肥胖的联合作用

2023-08-02刘佳棋赵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工作者身体强度

刘佳棋 赵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出行方式的便利以及电子屏幕的广泛使用等因素,使大众的生活行为方式产生了变化。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有所增加[1],肥胖问题愈加明显。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疾病,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增加糖尿病、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风险。针对肥胖问题,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实现“健康中国 2030”目标的重要任务。

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身体能量消耗≤1.5 METs 的清醒行为,包括坐着、斜靠或躺下等多种行为[2]。通过对屏幕时间和坐姿时间调查来衡量久坐行为。长期处于久坐不动的生活行为方式会增加心脏病、癌症和2 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病的风险[3]。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及娱乐出行方式,减少久坐时间,积极参加身体活动锻炼,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指运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骨骼肌收缩牵拉骨骼产生的身体运动,PA 的衡量标准是能量消耗高于静息代谢率[3]。身体活动的强度、频率、形式、持续时间和练习环境是其特征形式。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并进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升全身的供血量,调节血压,增强自身免疫力,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4]。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是其特征,主要应用于获取、加工、管理、处理和实施信息资源活动系统及应用软件[5]。从事相关信息技术职业人员称为IT工作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IT行业蓬勃发展,从事IT行业的工作者越来越多,在巨大的工作竞争以及生活压力下,经常久坐加班、长时间面对电脑、饮食不规律等职业行为方式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6]。

超重肥胖由多种因素交叉相互影响,为了探究国内人群超重肥胖的原因,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预防以及指导肥胖干预工作,需要在不同人群中开展研究,了解各种因素与肥胖发生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针对久坐行为、身体活动与郑州市IT 工作者超重肥胖联合关系的研究鲜少,该研究通过调查郑州市IT 工作者超重肥胖现状以及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行为方式,探究久坐行为、身体活动与IT工作者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分析两种行为的联合作用与IT工作者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郑州市IT 工作者超重肥胖产生原因提供依据,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倡进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郑州市自愿参加调查的IT工作者推送电子问卷链接,点击链接后首先阅读电子版知情同意书,调查对象如果同意参与,点击“同意”后填写自填式电子问卷,不同意者点击“不同意”后自动退出,调查为匿名进行。

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具有意愿参与问题调查;(2)稳定从事IT行业的工作者。

排除标准:(1)从事IT行业时间较短;(2)具有哮喘等疾病不能运动的IT工作者。

该研究根据人力资源、发放周期时间等原因确定样本量为300,为了防止错误填写及样本流失,参与调查发放问卷时增加10%的样本量。问卷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 年6 月至2022 年9 月。该研究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为94.2%。

1.2 调查工具和方法

对IT 工作者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使用ONAPSPAQ 量表进行测量。ONAPS-PAQ 量表显示出良好的信效度,重测信度为0.61~0.99,效度为0.56~0.86[7]。为PA和SB的测量提供了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接受的有效性。ONAPS-PAQ 问卷共21 道问题,分为3 个区块:工作活动(A)、公务差旅(B)、休闲或家庭活动(C)。询问个体的体力活动情况共计15道问题,询问个体的久坐情况共计4 道问题。身体活动情况包括:活动类型(工作活动、日常出行、娱乐休闲)、活动强度(高等强度、中等强度)。在每类活动中,询问3 种不同强度身体活动的1 周频率(天/周)和每天累计时间(min/天)。通过计算各种强度运动的MET(MET 赋值×每周频率×每天时间),再将各强度运动的MET相加获得身体活动的总体水平。根据量表中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划分标准将身体活动水平分为[7]:高等强度身体活动(高等强度、中等强度、低等强度三种身体活动天数相加≥7d,并且每周总身体活动水平≥3 000 MET);中等强度身体活动(高等强度、中等强度、低等强度三种身体活动天数合计≥5天,并且每周总身体活动水平≥600 MET);低等强度身体活动(虽然有些许活动,但是不满足高等强度及中等强度的分组要求)。

该研究以过去一周平均每天久坐时间(Sedentary Time,ST)大于8h作为久坐行为的衡量标准[8]。久坐时间包括以下三部分:(1)工作活动过程中坐着的时间;(2)日常娱乐过程中的坐姿时间(在屏幕前坐姿时间和不在屏幕前坐姿时间);(3)差旅过程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私家车的时间。最后依据久坐时间结果的平均数分布情况,将久坐时间划分为两类,久坐时间≤10.6 h/天,久坐时间>10.6 h/天,进行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对IT工作者超重肥胖发生率的联合分析。IT工作者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采用身体指数(BMI)来判别。根据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BMI划分标准对其进行分类,体重超重肥胖:BMI≥24.0;体重正常:18.5≤BMI<24.0;体重消瘦BMI<18.5[9]。

1.3 质量控制

问卷调查过程中严格依据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在确认知情同意后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电子问卷由简道云软件生成。数据回收后再次对数据进行校准,排除不合格的问卷。

2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表示,分类变量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采用Logistics 回归分析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对IT工作者超重肥胖风险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组别的比值(Odd Ratios,OR)。将两种行为相结合形成了6组(3 组身体活动水平组×2 组久坐时间组)组合变量来探索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与IT工作者超重肥胖的联合关联性,比较不同身体活动水平和久坐时间的组别之间超重肥胖风险的大小(将ST≤10.6 h 高PA 组设置为参照组)。

3 结果

3.1 IT工作者的基本信息和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现况

由表1 可知,共纳入IT 工作者311 名,其中男性占比87.5%,年龄范围18~40 岁,研究对象高等强度身体活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低等强度身体活动的比例分别为20.3%、30.2%和49.5%,调查人群过去1 周平均每天静坐时间为(10.68±1.21)h,久坐行为(即久坐时间超过8 h)的比例达到100%,久坐时间≤10.6 h/d 的比例达到54%,久坐时间>10.6 h/d 的比例达到46%;工作久坐时间≤8.2 h/d的比例达到71.1%,工作久坐时间>8.2 h/d的比例达到28.9%。

表1 不同组别IT工作者身体活动、久坐时间状况

3.2 不同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分组IT工作者体重状况比较

由表2 可知,调查人群中超重肥胖检出率为 53.1%。久坐时间≤10.6 h(19.9%)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低于久坐时间>10.6 h(33.1%)的超重肥胖检出率,ST≤10.6 h高PA组、ST≤10.6 h中PA组、ST≤10.6 h低PA组、ST>10.6 h高PA 组、ST>10.6 h中PA 组、ST>10.6 h低PA 组六组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6%、4.8%、13.5%、1.9%、5.8%、25.4%,以ST≤10.6 h 高PA 组为参考变量,与其他五组IT工作者超重肥胖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组别IT工作者体重状况比较(n,%)

3.3 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对IT工作者超重肥胖的联合作用

将不同强度身体活动(高、中、低)和不同每日久坐时间[久坐时间:(≤10.6 h/天,>10.6 h/天)]进行组合,构建两种行为的联合变量,共计6组,以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最低的每日久坐时间组作为参考变量。由表3可知ST≤10.6 h中PA组IT工作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比ST≤10.6 h 高PA 组IT 工作者增加0.008 倍(95% CI=0.002,0.031);ST≤10.6 h 低PA 组IT 工作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比ST≤10.6 h 高PA 组IT 工作者增加0.023倍(95% CI 0.008,0.068);ST>10.6 h高PA组IT工作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比ST≤10.6 h高PA组IT工作者增加0.095 倍(95% CI=0.034,0.264);ST>10.6 h 中PA组IT工作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比ST≤10.6 h高PA组IT 工作者增加0.025 倍(95% CI=0.007,0.094);ST>10.6 h低PA组IT工作者出现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比ST≤10.6 h 高PA 组IT 工作者增加0.057 倍(95% CI=0.019,0.172),在高、中、低三种身体活动分组中,超过8h的久坐行为均是IT工作者发生身体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表3 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对IT工作者超重肥胖的联合关系

4 讨论及建议

4.1 郑州市IT工作者超重肥胖现况分析

此次调查IT 工作者超重肥胖检出率为53.1%,高于2018 年中国成年人中超重肥胖患病率50.7%[1]。IT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挑战的行业,IT 工作者具有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在工作中从事脑力劳动来攻克技术难关,与其他大部分行业相比,人际交往相对闭塞[6],使IT工作者的身体情绪不佳。先前研究表明,不良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消极的情绪是国内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增加的诱导原因之一[10],情绪低沉和心理健康障碍问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例如情绪低沉、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高油脂高钠饮食习惯等,继而增加超重肥胖风险。另外,消极的情绪降低运动积极性,使身体活动量减少。拥有积极向上的情绪促使运动动机增强,主动参加锻炼促使身体活动量增加,有利于预防肥胖。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生活工作压力加大,很多工作者不能按时用餐,加上许多加工食品、精制碳水、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使外出就餐越来越普遍,营养不均衡的就餐习惯导致工作者的膳食脂肪摄入量逐渐增加[11],IT工作者具有饮食不规律的特点,无规律的饮食习惯促使肥胖风险增加。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郑州市IT工作者超重肥胖现况不容乐观,Nasui[12]通过对罗马尼亚的IT 工作者进行调查发现,IT 工作者超重肥胖比率大大增加,与该研究的结果一致,说明IT工作者普遍存在超重肥胖现象,应当合理调试情绪、采取均衡饮食,适当参加运动等积极方式进行预防和干预。

4.2 郑州市IT工作者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分析

该研究结果显示,IT 工作者平均每天久坐时间达到10.6 h,比法国成年人在工作日久坐时间的10 h[13]高,以及高于韩国居民久坐时间的8.3 h[14],且在平均每天的久坐时间中,工作中的久坐时间达到8.2 h。研究表明,不仅存在不容乐观的久坐行为,而且有49.5%的IT工作者仅仅处于低等强度身体活动,据调查表明,有64.3%的中国IT 工作者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在8 h 以上,56.6%的人每天面对电脑时间达10 h 以上[1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中国IT工作者工作久坐时间较长以及身体活动缺乏现象严峻,针对如此研究现况进行合理方法改善刻不容缓。此外,研究发现,超重肥胖的IT工作者久坐时间更长,低等强度身体活动的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高等强度身体活动的工作者。IT工作者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长时间面对电脑、加班时间长、工作时间久、久坐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机动车出行的增加,便利的交通方式减少,步行时间日趋减少,以及智能家居的出现应用,进行家务劳动频次的大幅降低,日常身体活动量的减少,都是导致IT工作者日常运动较少,运动不足的原因,而久坐少动是中国肥胖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此可见,通过对IT 工作者久坐行为以及身体活动的现状研究,探究IT工作者超重肥胖的产生原因,为合理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IT工作者超重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4.3 久坐行为、身体活动与IT 工作者的超重肥胖联合关系的解读

该研究结果显示,以ST≤10.6 h 高PA 组为参考变量,ST≤10.6 h低PA组与ST≤10.6 h中PA组IT工作者的超重肥胖率风险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身体活动强度可弥补久坐行为给身体带来的伤害。相较于ST≤10.6h高PA 组,在ST>10.6h 中,不论IT 工作者处于高PA 还是低PA 中,IT 工作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要更高,研究结果显示,久坐时间的大量增加下,久坐时间对IT工作者超重肥胖风险带来的负向效应可能比低等强度身体活动更大。研究表明,久坐少动行为所花费的时间与较高肥胖水平和体重状况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6]。久坐指的是一整天不积极活跃的生活状况,累积性和长时性是久坐的特点。即便成人生活活动满足每天或每周中等到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建议标准,或许依旧在工作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久坐行为[17]。由于工作因素及其他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每天的久坐行为对中等到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并非起关键性作用。参加中等到高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是为了愉悦身心,稳定情绪,加速身体能量的消耗等,而不是为了减少日常久坐的行为。在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的联系中,与久坐行为相关的是低等强度身体活动,并非中等到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因此,减少久坐行为并不是对身体活动缺失的弥补,而是采用低等强度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的转换,比如在工作中采取站立与座位交替的方式带来健康的效益。

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是评估IT工作者行为方式的2个不同维度,久坐时间累计过多并不等同于身体活动不足,相较于身体活动,久坐时间与IT工作者的关联效应值可能更强。曾霞[18]在对广州市儿童超重肥胖与久坐时间和身体活动的联合关系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结论,与该研究结果一致。世界卫生早期研究,1997年的一份专家协商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全世界肥胖症流行的根本原因是久坐不动的行为方式和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该研究提示,今后在防控IT 工作者肥胖率持续上升时,除了一如既往地要关注增加IT 工作者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也要注意减少久坐时间,对于日常身体活动水平低的IT工作者,更应该注重在生活、工作中降低久坐时间,并增加身体活动以防止超重肥胖产生。

久坐行为作为诱因,长时间的久坐行为使相关人群下背部不适、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增加。此外,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身体活动致使心情不畅,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19]。中国关于职业人群在工作活动中坐姿时间的研究鲜少,但研究发现,由于职业人群身体活动的类型及时间下降,在1991—2011 期间,国内职业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及能量消耗呈下降趋势[20]。由此可见,通过干预减少工作中的久坐行为,加强身体活动,对于促进IT工作者身体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IT工作者:

(1)养成规律的就餐习惯,合理搭配膳食,增加优质蛋白、维生素摄入,营养均衡全面,减少高温油炸的烹饪方式,低盐低油清淡饮食。

(2)日常生活中减少惰性的生活方式,增加步行的出行方式,增加家务劳动,在工作过程中可采取适量时间的站立工作方式,每隔40 min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身体保持同一状态。

(3)日常娱乐减少电子屏幕(例如看电视、玩游戏)的使用时间,增加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的运动方式,每周进行150~300 min 或75~150 min 的中等或高等强度体力活动,可选取慢跑、羽毛球、游泳等运动方式,选择合适的运动频率。

5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由于时间、经费的原因,样本量有限,研究探索了久坐行为、身体活动与IT工作者超重肥胖的联合关系,其因果关系需进一步探讨;二、产生超重、肥胖的身体状况是由多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组成,对久坐行为以及身体活动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使用三轴加速度等相关仪器设备,客观评价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

综上所述,当前郑州市IT 工作者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身体活动不足以及久坐行为严重,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与IT 工作者超重肥胖间存在联合关系,IT 工作者久坐时间过长,应注意久坐时间,合理调控,依据个人体质增加身体活动强度的频率和时间,以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减少脂肪堆积,促进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工作者身体强度
关爱工作者之歌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致敬科技工作者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我de身体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