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恼人的过敏性鼻炎,用对药就不怕

2023-08-02石浩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康复 2023年7期
关键词:组胺鼻塞鼻炎

文/石浩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主任药师

目前,缓解与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的临床常用药物有减少充血剂、皮质激素类、抗过敏药物等。

减少充血剂:缓解暂时鼻塞,不宜长用

减少充血剂可以缓解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如伪麻黄碱、羟甲唑啉、麻黄素等。但是由于此类药物可能在用药过程中产生反跳性鼻充血,从而加重鼻塞症状,故一般不宜长期使用。

皮质类激素:临床推荐一线药物

皮质类激素目前是临床推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其主要通过抗炎作用发挥药效,相对于口服给药,局部用药(鼻喷剂)不但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对症状达到有效的改善与控制。

常用的激素有布地奈德(雷诺考特)、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糠酸莫米松(内舒拿)等。辅舒良适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最佳疗效会在连续治疗的3~4天后出现,一般用药不超过7天,12 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长期使用应定期监测身高;雷诺考特适用于成人、6岁及6岁以上儿童;内舒拿适用于成人、青少年和3至11岁儿童,其分泌进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低,生物利用度仅0.42%,对于怀孕的鼻炎患者的短期用药也相对安全。

激素类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各不相同,数小时、数天甚至2周左右都有可能。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可在花季来临前2周左右开始小剂量地鼻内给药,花季结束后2~3周停药;使用激素鼻喷雾剂时,用前应轻轻摇动喷雾剂,头微低并避免用力吸气。

抗过敏药物:减少喷嚏、鼻痒、流涕等过敏症状

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抗过敏药物有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组胺药物可拮抗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从而有效减少喷嚏、鼻痒、流鼻涕症状,但对于鼻塞症状无改善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较为明显,易引起困倦,常见的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第二代药物相较于第一代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较弱,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为第二代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或光学异构体,既保持了镇静作用弱的优点,又无心脏的毒副作用,如替卡咪唑、左旋西替利嗪等。

肥大细胞稳定剂常用的有色甘酸钠,其安全性较好,一般为预防用药,但用药频次较高后,患者的依从性会变差。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可有效改善鼻充血、喷嚏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组胺鼻塞鼻炎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葱汁治鼻炎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