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活动模拟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效果

2023-08-01胡丹静陈可英周黎辉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14期
关键词:居家髋关节出院

胡丹静 陈可英 周黎辉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具有切除病灶,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稳定和肢体功能的作用,但THA术中会对患者的肌腱、肌肉及韧带造成损伤,影响患者髋关节协同工作能力[1]。临床上THA患者术后多以视频、口头宣教等方式进行康复指导,缺乏系统训练帮助患者从医院过渡到家庭,使术后患者适应家庭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本文将患者日常居家活动模拟场景应用于THA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中,以期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基础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满意度,为进一步完善THA患者术后康复内容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我院骨科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首次行单侧THA患者127例。纳入标准:① 年龄18~70岁;② 术前具有行走能力。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 合并影响髋关节功能的疾病。本方案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2例。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术后腓肠肌按摩、踝泵运动、髋关节被动屈伸运动、直腿抬高、下肢肌力训练、屈膝屈髋练习、站立、行走训练,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居家活动模拟训练方案,依据《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内容,通过对患者居家生活的访谈,参照患者居家生活活动内容,编制患者模拟居家活动训练方案。

1.2.1 早期训练阶段 于术后1~2天在病房完成。患者以床上活动为主。由康复治疗师与护士指导,在家属协助下开展渐进性床上坐位、转身、患肢抬高、下肢关节屈伸、踝泵运动,以上动作每日两次,共练习30分钟。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强度,护士每日记录患者训练效果,患者能够独立完成训练内容且患侧肌力达到3级及以上,双上肢及健侧下肢肌力正常,视为达标,可进入下一阶段训练。

1.2.2 单项练习阶段 于术后3~7天在病房完成。以床下居家活动训练为主。患者在家属陪同下,逐一渐进性进行每个项目的单项练习,可完成的项目,每日两次,共练习30分钟。由康复治疗师与护士指导,在家属协助下,患者练习下床、坐位、站立、辅助行走、转身、拾物、洗脸、刷牙、穿衣、上下楼梯等居家活动项目。当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每个单项内容,即视为达标,可进入下一阶段。

1.2.3 场景模拟阶段 于术后1~2周在病区康复室完成。以床下连续性居家活动训练为主。在康复治疗师与护士指导下,患者由家属陪同进入病区居家活动模拟康复训练区。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康复训练区的设置及患者需要锻炼模拟的流程。患者需要渐进性练习连贯性动作,如先进行上楼梯、进门、换鞋、拾物、上床、换衣物、下床、坐下、洗漱、修饰、整理、进食、起身、如厕、换鞋、出门、下楼梯等动作,每日两次,共练习30分钟。当患者能够一次独立完成以上连续动作即视为达标,可进入下一阶段。

1.2.4 考核巩固阶段 于出院前1~2天在病区康复室完成。为患者出院前的考核阶段。评估考核患者居家环境摆设,对以上居家活动模拟康复训练区物品重新摆放,尽量满足患者自身习惯及居家物品摆放顺序,每日两次,共练习30分钟,患者可进行反复练习。由康复治疗师与护士指导,纠正患者错误方法,确保患者安全。患者能够一次独立完成即视为达标。

1.2.5 居家管理 于出院至出院后1个月在居家环境完成。出院前指导患者及家属填写康复训练表,要求每日填写训练时间与训练内容,患者进入THA微信群。出院后,通过微信群每日提醒患者训练,每日两次,共练习30分钟。患者每天训练拍照打卡,每周上传两次康复训练表。通过微信提醒患者调整训练内容与强度,确保每周与患者至少沟通两次以上。

1.3 观察指标 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出院后1个月患者满意度。

1.4 评定标准

1.4.1 髋关节功能 采用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量表由髋部疼痛、洗澡及擦干全身、乘车、穿裤袜、走路时间长髋部疼痛加重、跛行等12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1~5分,总分12~6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好。

1.4.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共包括进餐、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等10项内容。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3 患者满意度 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满意度,量表得分0~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与一般满意合计为总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性别、入院诊断分布、患者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BMI、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Barthel指数)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6例,女39例;年龄平均(51.1±7.9)岁;BMI平均(24.3±2.1)kg/m2;入院诊断:股骨颈骨折28例(43.1%),关节炎/坏死37例(56.9%)。观察组:男20例,女42例;年龄平均(50.8±7.8)岁;BMI平均(24.4±2.2)kg/m2;入院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48.4%),关节炎/坏死32例(51.6%)。两组性别、入院诊断、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0.82、0.36,t= 0.22、0.26,P>0.05)。

2.2 两组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变化比较(表1)入院时两组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接近,出院后两组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均呈上升趋势,出院后1个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均高于入院时(t对照组= 8.08、t观察组= 13.38,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变化比较 ()

表1 两组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变化比较 ()

组 别例数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对照组6555.0±5.658.9±5.863.3±6.1观察组6254.4±5.462.8±6.168.5±6.3

2.3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表2) 入院时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得分接近,出院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出院后1个月Barthel指数均高于入院时(t对照组= 17.46、t观察组= 24.89,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 (分,)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3) 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6.8%(60/62),高于对照组的80.0%(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57,P<0.01)。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THA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以恢复髋关节功能为主,中期为加强患肢肌力,晚期需要加强抗阻训练[2]。如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未获得及时指导与纠正,会导致整个康复过程锻炼不足,引起关节功能受限或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果显示,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居家活动模拟训练能改善THA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THA患者因关节囊与肌肉受损,一旦髋关节发生过渡屈曲、内收、内旋等动作时,易发生髋关节的脱位[3]。为预防髋关节脱位,患者或出现紧张焦虑,甚至不敢活动,限制患者进行早期康复,从而增加了照顾者负担。本文设计居家活动模拟训练,通过进食、如厕、穿衣、拾物、行走、上下楼梯各个环节的细心指导,教会患者在日常动作上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及禁忌的各种动作,如穿脱裤袜的动作,下蹲的动作等,不仅能够循序渐进地恢复患者日常自理能力,还能不断提高患者髋部的活动度与肌肉的力量,增加了髋关节的稳定性。患者出院1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有了明显改善,进一步满足患者自理与康复锻炼的需求。另外,本研究中康复治疗师或护士全程参与指导,在医务人员的鼓励与支持下,消除了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顾虑,增加患者参与训练的信心,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进一步加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临床常规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及行走能力,而忽略了患者居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将延长患者回归社会的时间。THA患者术后长因体位不当而发生假体脱位,由于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顾虑,会影响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满意度[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居家活动模拟训练能提高THA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患者满意度。在病区康复室建立患者居家活动模拟康复训练区,并按照患者家庭设置进行物品摆放,满足患者居家环境设置,便于患者回归家庭后快速适应居家生活的需要。患者院内系统训练期间,均由康复治疗师与护士在旁指导,保障患者各项动作的安全、有效,促使患者快速适应与掌握实施居家生活各项活动动作的要领,提高了患者的康复信心,也促使THA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居家活动模拟训练能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水平,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对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居家髋关节出院
髋关节活动范围
《居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