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侧下肢复合保温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

2023-08-01曾小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14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体温

曾小玲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过程中患者易出现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可引起患者应激反应。低体温不仅对手术安全性有一定危害,也提高术后感染、寒战等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1]。预防低体温发生一直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取常规保温措施较难达到满意预防效果。为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效果,本文在股骨头置换术中行健侧下肢复合保温,并与常规手术室护理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4例。纳入标准:单侧骨折;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2];生命体征稳定;无髋部手术史。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健侧下肢存在皮肤疾病或创伤;术前存在体温异常、感染;合并血液、代谢系统疾病。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手术由同一组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团队完成,均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宣教、手术室器械与物品的准备检查、心理干预、建立静脉通路、施行生命体征监测、协助患者体位摆放及手术配合等。常规保温措施:将手术室温度设定为24~25 ℃,湿度设定为40%~60%,患者手术时加盖棉被。观察组对健侧下肢进行复合保温,入手术室后在患者身下加铺医用一次性塑料充气保温毯;使用暖风机、棉质坎肩袖套对健侧下肢进行主动加温措施;术中经健侧下肢输注的常温液体、库血及体腔冲洗液均需要采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提前加温至37 ℃。术中减少健侧肢体不必要暴露,若因手术要求需暴露健侧肢体,尽量减少暴露面积,缩短暴露时间,完成相关操作后立即加盖棉被。

1.3 观察指标 两组入室即刻(T0)、麻醉注药时(T1)、手术30分钟时(T2)、术毕(T3)时采用红外耳式体温计测定核心体温;观察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术前与术后12小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术后并发症(如寒战、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

1.4 低体温评定标准 术中核心体温>34~36 ℃为轻度低体温,>32~34 ℃为中度低体温,<32 ℃为重度低体温[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核心体温、应激反应指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Garden分型、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8例,女34例;年龄65~85岁,平均(75.4±4.2)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2~46小时,平均(27.2±6.2)小时;Garden分型:Ⅰ型15例(28.8%),Ⅱ型37例(71.2%)。观察组:男20例,女32例;年龄66~84岁,平均(75.0±4.2)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4~48小时,平均(26.8±6.2)小时;Garden分型:Ⅰ型19例(36.5%),Ⅱ型33例(63.5%)。两组性别、Garden分型、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7、0.70,t= 0.49、0.33;P>0.05)。

2.2 两组不同时间核心体温比较(表1)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入室即刻两组核心体温接近,随手术时间延长核心体温均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仍未低于36 ℃。术毕时核心体温对照组整体已接近于低体温边缘阈值的36 ℃;两组术毕时核心体温均低于入室即刻(t对照组= 6.76、t观察组= 2.04,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核心体温比较 (℃,)

2.3 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低体温1例(1.9%),为轻度。对照组发生7例(13.5%),其中轻度6例,中度1例。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39,P>0.05)。

2.4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表2) 术前两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小时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前升高,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波动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

组 别例数去甲肾上腺素(ng/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ng/L)血清皮质醇( μg/L)术 前术 后术 前术 后术 前术 后对照组5271.0±8.2106.1±12.422.9±4.344.8±7.3233.2±31.9318.6±39.5观察组5271.4±8.398.2±10.623.2±4.338.7±6.2236.1±32.6290.5±37.9 t,P0.25,>0.053.49,<0.010.36,>0.054.59,<0.010.46,>0.053.70,<0.01images/BZ_11_540_2770_570_2818.pngimages/BZ_11_1110_2770_1152_2818.pngimages/BZ_11_1687_2772_1726_2821.png

2.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3.8%),皮下瘀血、切口感染各1例。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15.4%),其中寒战、切口感染各3例,皮下瘀血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8,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效手段[4]。由于患者术前需禁饮、禁食,情绪波动较大,加之麻醉药物、手术室环境、液体输注后冷稀释作用、机体散热等因素影响,患者术中易出现低体温[5-6]。低体温不仅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波动,并会损害脑、肾、心、肺及凝血功能,对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术后康复均有不利影响。

以往手术室护理中一般采用室内温度调节,加盖棉被等常规保温措施预防低体温。但股骨头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特殊性:手术时间较长,健侧下肢暴露范围较大,常在健侧下肢输注液体,体表散热较快,且患者一般为老年人,耐受力较差,即使采用常规保温措施仍有低体温发生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健侧下肢采取针对性保温措施。有学者也指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施行健肢体保温干预,对低体温预防有积极意义[7]。本文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术中健肢复合保温,采用棉质坎肩袖套主动加温,提前预热输注液体和冲洗液,减少输注后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体温稳定,减少低体温风险。结果显示,观察组术毕时核心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原因在于健侧下肢复合保温能减少体表散热,避免热量过多丢失,从而使核心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手术属有创治疗手段,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而术中体温下降可加重应激反应,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分泌大量应激激素[8]。去甲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分泌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属多肽类激素,由垂体分泌,对皮质激素生产有促进作用,两者在应激状态下会大量释放入血。血清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产生的一种类固醇激素,也是评估应激反应较敏感的指标。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波动小,考虑与术中健肢复合保温能减少体温丢失所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关。

低体温可使骨骼肌出现代偿反应,快速节律性收缩产热,诱发寒战;降低凝血酶活性及血小板集聚能力,从而引起出血;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切口感染概率,术中低体温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9-10]。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寒战、皮下瘀血、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术中健侧下肢复合保温可通过提高低体温预防效果,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护理时,应用健肢复合保温的效果较好,可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稳定,有效预防低体温发生,减轻应激反应,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体温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