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项目化学习,助力劳动素养提升

2023-07-29江军波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项目化学习劳动教育

江军波

【摘   要】项目化学习是指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利用关键问题驱动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实验、改进等方式,解决一个开放性问题或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以《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项目化学习为例,教师可通过“设置任务驱动、制订设计方案、指导动手制作、实践检验评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素养;项目化学习;风筝制作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劳动项目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素养。项目化学习是指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利用关键问题驱动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实验、改进等方式,解决一个开放性问题或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本文以浙教版《劳动》五年级下册《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项目化学习为例,打造项目化学习路径,聚焦劳动素养培育,构建劳动教育新样态。

一、设置任务驱动,明确项目目标

教师通过驱动性问题推动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解,围绕劳动素养的表现,明确指向具体任务的学习目标,开启劳动学习。

(一)联结经验,分析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发现自我劳动需求。《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课始,教师以古诗《村居》引入,让学生围绕风筝的制作材料以及放风筝的体会等进行交流。教师提炼出“怎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让风筝既有创意,又能飞得又高又稳呢?”这一驱动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小组互动交流,确定了风筝制作的三个环节:设计风筝、制作风筝、放飞风筝。

(二)分解问题,确立目标

上述三个环节对应《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项目化学习的三个子任务:任务一为设计风筝,让学生在了解风筝结构的基础上,设计风筝样式和结构;任务二为制作风筝,让学生运用扎、糊、绘、拴等技艺开展制作活动;任务三为放飞风筝,让学生对风筝放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要询问专业人士或上网查询资料。如对于风筝制作活动,学生网上查询制作过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操作要领、制作步骤等。教师以驱动性问题为引导,用子任务跟进,根据劳动素养各个方面的表现确立本项目的学习目标(如表1)。

二、制订设计方案,完成图样设计

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收集到的资料,制订设计方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获得学习体验和个性发展。

(一)学习资料,构思方案

设计方案前,教师要尽量提供丰富的资料,包括产品的结构组成、材料的选择对比、制作的步骤流程、设计的创意表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在《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先要了解风筝的历史起源、结构组成、制作流程、放飞原理等。接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资料搜索、调查询问等形式构思设计方案。在初步构思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各小组用小报、视频、PPT等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汇报小组的设计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图样设计,认知探索

图样设计指的是在实践活动前对产品性能、方法步骤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以图样的形式呈现。在《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要进行规范的图样设计,包括:总体设想、外观颜色、材料选择、数据标注、制作程序、功能要求等。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前期收集的材料,从风筝的大小、造型和类型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图样设计要从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合理性等角度出发。图样设计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认知探索的过程。经历该过程,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设计能力,形成规范的劳动行为和良好的劳动意识。

三、指导动手制作,规范技术操作

劳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劳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设计、制作、实验、改进等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规范操作,明晰步骤

《课程标准》指出:在劳动实施阶段,主要进行学生劳动技能的淬炼、劳动习惯的培养及劳动品质的塑造,要让学生完成真实的劳动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规范操作流程,明晰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如本项目中的“菱形响弓风筝制作步骤及技术要点”,聚焦扎、糊、绘、拴四种技艺,引导学生开展实踐制作,学会正确的绑扎、绷线、蒙面方法与提线技巧。每一步的制作都有相应的图解及技术要点说明,避免学生在操作中走弯路。实践证明,一份好的操作图表就是一份操作说明书,它能清晰地呈现操作步骤,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二)适时点拨,突破难点

在教学示范中传授技法是劳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示范操作,教师可最大限度地把技术要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抓住技术要领,突破技术难点,提升技术素养。本项目化学习中,“骨架十字绑扎”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对此,教师提前录制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学习操作。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重点演示,使操作难点迎刃而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强化质量,及时修整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使每个步骤、环节都精准到位。在风筝制作过程中,针对“竹片削得不均匀,风筝重心不稳”,可运用细砂纸打磨;针对“十字骨架老是滑动”,可用点胶固定;针对“制作骨架时棉线容易松开”,可用美工刀在竹条上刻一个小口子嵌线;针对“风筝的提线位置与设计位置不符”,可重新计算数据……实践中,学生难免出现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听取建议,及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优化和修整。

四、实践检验评估,完善技术验证

技术验证是实践检验评估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按照图样设计、初步完成产品后的必要试验环节,体现了“实践—尝试—修正—再实践—再尝试—再修正”的过程。学生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多种解决方法,不断优化产品设计。

(一)实操展示,掌握技巧

实操展示既能检测产品设计、制作情况,又能发现产品缺陷。如本项目化学习中,“放飞风筝”的环节就是实操展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放风筝,并根据飞行情况对风筝进行分析、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采集风筝的放飞数据,对风筝进行二度设计,设计出易掌握、好放飞的风筝。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产品制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掌握修整技巧。

(二)剖析问题,提出改进

产品检测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反思自己的设计,通过团队协作,提出改进措施,设计出更为满意的成品。如在“放飞风筝”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要经历放风筝的全过程,还要对风筝飞行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如表2)。“飞行表现”记录风筝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種问题,“原因分析”可在个人分析或小组共同讨论后填写,学生可据此提出改进方案。由此,学生能在迭代升级中体会劳动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如:出现“前倾”表现,可将上提线放长些;出现“摇摆”表现,可将风筝尾部加长或加一个尾坠。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剖析问题,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正,提出改进建议,再进行实践。这样的过程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再创造的过程。

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在项目化学习中成长。教师挖掘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劳动需求出发,设计项目方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经历真实的实践过程。实践证明,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张军林.新劳动   育新人:“童心成长”理念下的小学劳动素养培育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9).

[4]张鹏峰.从设计与制作到设计思维的培养:浙江省劳动与技术关键问题解决暨设计课程推广会[J].浙江教学研究,2020(5).

[5]蒋雄超.项目化学习支持下的小学创造性劳动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22(11).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项目化学习劳动教育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依托“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实践探索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