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2023-07-26赵杭莉沈欣

职业时空 2023年2期
关键词:三维培养体系双元制

赵杭莉 沈欣

摘要:将职业教育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的培养过程是时代的需要,中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培养定位有偏差、高校对实践应用环节落实不到位、社会组织对市场需求传递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市场需求的弱化,文章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点,构建需求导向型“三维”培养体系以实现路径突破。其中,国家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打破校企信息壁垒;高等院校应躬行实践为先,把准教学方向对接产业需求;而社会组织则要持续传递市场需求,增加职业教育参与度与话语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双元制;“三维”培养体系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应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大学通常以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办学方向重在“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的核心环节。它的职业教育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又区别于高职专科教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强调高端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征,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中的技术型人才,是解决文创类技术型人才短缺的全新路径。[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教人使用技术,更教人理解技术,在为个体创造基本谋生手段的同时,糅合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于学生的发展之中,实现与人才链、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培养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等职业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跨学科人才。[2]职业能力较为通用的解释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任职资格、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等,它直接决定着主体行为的效率与目标达成度。[3]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仅凭单一的学历证书能力不能充分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就业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交换价值偏低”[4]的社会现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就业能力提升的操作推进思路,持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学生“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期间被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其中,一般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应用能力、数学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从事相关行业所必备的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跨职业的能力、解决问题变通方法的能力及社会交际等能力。受传统因素影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满足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问题的根源主要集中于市场需求引入不足,而德国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

一、表象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足

(一)国家高等教育历史定位影响的存在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方向。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定位为普通教育中的专科层次,本科层次院校的办学主要着眼于培养学术精英,强化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本科层次既定的发展路径决定了理论教学及研究的重要地位[5],相应减少了对生存和社会就业需求能力方面的教育,本科层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短板较为明显。

新形势下,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并不显著。受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历史定位的影响,转型期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自身定位认识并不清晰,一些院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培养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难以脱离学术型与研究型的影响,导致课堂内容更强调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重视度不够。“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基本的职业能力之一,以此能力为代表,课题组围绕着认知度、能力度、需求度、认可度、课堂培养度、实践培养度6个变量,设计问卷,于2022年历时4个月,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形式对123所应用型大学在校本科生和146名具有本科学历且工作三年左右的就职者进行了“高校市场调查与分析应用能力培养现状”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517份,有效率93%。

这123所院校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西部省份61所高校,中部省份22所高校以及东部省份40所高校;被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18~27岁之间,均为在校本科生和工作三年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其中,男生占比68%,其余为女生;理工类院校占比24.8%,文科类院校占比29.38%,综合类院校占比45.82%。调查的结果表明,36.39%的院校未开设培养该能力的相关课程,学生很难得到专项培训;而开设了相关课程的院校有69.82%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占比87.42%的院校考核方式倾向于理论考核,导致多数本科人才未能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职业能力。

(二)高校对实践应用环节的落实不到位

实践在社会和高校中的表现不同,社会实践表现为发挥劳动力本身作用创造价值,高校则主要表现为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参与具体专业和职业内容的实践活动。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表明,123所高校中开设有市场调查与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仅占19.68%、12.94%和9.16%;有36.39%的学生表示没有学过与市场调查能力相关的课程,他们通常在参加比赛和项目研究时才学习和提升该能力;此外,被调研的本科学生中仅有32.61%在校期间参与过市场调查活动,其承担角色多为发放问卷,从事数据分析与撰写调查报告的学生仅占9.92%与13.22%;剩余67.39%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参与过市场调查活动,说明目前多数应用型院校对实践应用培养环节落实不到位。

当前多数院校会安排实践活动,短期内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场所合作培养,安排学生“三下乡”或者去“基地”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数大,考虑到安全与住宿等多种因素,很难组织团体实践活动,仅能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实践。也有部分高校将实践任务落实到个人,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单位并撰写实践报告,但是学校的监察力度及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少学生的职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培养與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调研结果显示,35.04%的学生表示不能独立撰写调查报告,39.62%无法独立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42.59%难以设计出科学的调查问卷,46.63%未能掌握应用科学调查方法的能力,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实践环节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

(三)社会组织对市场需求的传递存在不足

社会组织作为本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高等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社会组织以第三方机构的形式介入高校和市场之间,能发挥出自身独立性、客观性等特征,能有效传递市场需求。与社会组织脱节的高等教育若只依靠校内教师,实践培养环节将会受限。高等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强,但与企业等社会组织接触较少,缺乏实践教学历练,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因为对职业能力相关的社会实践认知不足,所以在指导学生时会偏理论,而当前背景下占比不高的多数社会组织外派实务导师又缺理论支撑,导致其对高校本科人才“市場调查与分析”等职业能力实践性方面指导十分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86.3%的学生认为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参加社会组织的比赛活动,34.2%的学生表明这一活动中最认可的指导老师是校内导师,其余超过60%的学生认为校外导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稍欠缺,而校内指导教师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不足。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教学的延伸,需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这对专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根源探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根源

(一)国家相关机构与立法不明确

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源自发展中各种矛盾关系转化而成的改革需求。高等院校的发展主要受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动力以及内部自身提升需求动力的影响,[6]其中政治因素作为社会的“调节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提供蓝图。从历史的视角观察,高等教育一直在改革,从“国家集中管理”到“高等院校自主办学”再到“大规模扩招”可谓成果颇丰。

但具体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问题上,国家暂未提出明确的解决办法。因此这类高等教育改革动力的不足,体现为国家相关机构的空缺,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模糊化,使国家难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本科职业能力的实践环节提供政策支持,为高校与社会组织的衔接做好“硬保障”。同时,政治动力、经济动力与学术增长动力之间联系不紧密,各种动力之间只有相互联系产生碰撞或者融合才能促进问题和漏洞的产生,而现有的环境下组织内外之间缺乏有效的冲突,因而导致此类高等教育改革难以实现突破。

(二)高校社会需求导向不明显

高等教育改革应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及时调整院系和专业设置,盘活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而不是脱离社会发展,处于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框架外。[7]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既需要关注职业需求、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需要关注适合普通教育不同的智力特征的人所具有的价值、潜能和个性。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从院系调整到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实质性的变化并不大,考虑社会职业能力需求度不够。

调研结果中67.39%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参与过市场调查活动的现状说明,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着社会需求导向融入不明显的问题,导致学生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三)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不充分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高等院校应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此社会组织的参与配合是必须的,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多数缺乏实践背景,也没有时间精力了解行业内社会改变,正如调研结果所示,63.61%学生认为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各有所长,因此将二者强强联合是该类型职业教育的最优方式,例如可以与校企合作帮助教师提升实践背景,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与方式以跟上行业需求。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教融合大多缺少实训基地,需要社会组织提供场地和环境,双方必须共享资源培养后备力量。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影响着未来该行业人力资源质量的发展,“用工荒”与“就业难”的情况亟待解决。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国家、高校以及社会组织三大主体存在的问题有其深层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客观原因。无论是国家相关机构与立法不明确,还是此类高校教育中社会需求导向融入不明显以及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不足,都源于市场因素引入不足,未能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导致的社会成本内耗现象。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本科人才绝大多数是面向市场就业的,必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将市场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三、改革路径:职业能力“三维”需求导向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中国教育事业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题、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传统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构应与“需求”对接,这涉及政府、企业、社会、职业院校等各方面,每个场域内包含着多个要素,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及动态性等特征的现代化教育培养体系。[8]

该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所有培养环节均围绕本科人才的发展需求展开,以国家、高等院校与社会组织为基础构建的需求导向型“三维”培养体系(见图1)中,国家担负着监督与联络高校与社会组织的职责,负责协调与监督二者的合作。高校和社会组织作为培养本科人才的两大供给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院校应积极关注和掌握社会需求,主要负责相关理论课程的传授,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模式、教学安排、课程模块设置等;社会组织则应向高校积极反馈社会需求,并践行实践环节辅助高校的培养,同时为自己储备优秀的人才充实组织实力,完善组织人力规划,节约社会资源,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然,高校与社会组织除了各负其责,还应该保持积极的互动,共同完成本科人才的教育与训练任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维”需求导向培养体系

(一)国家维度: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打破校企信息壁垒

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存在断层,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组织未参与到本科人才的教育培养中。社会组织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理念不同,学校社会资源相对短缺,社会需求消息不通畅,很难有效地保持教学目标与课程的时代效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高等院校与社会组织在互动中转变观念,形成相互衔接配合的培养体系,这需要国家发挥协调保障作用,积极引导约束相关主体行为。

1.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瞄准技术产业变革。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应紧扣变革性与时期性,清晰现代职业教育的定位,以“职业”二字作为方向,区别传统学术类型与典型化职业教育;以“现代”二字作为目标,从当前社会需求出发,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挖掘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大国工匠”等核心竞争力。借鉴从满足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角度发展职业教育的德国“双元制”,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也应充分发挥“对接产业、服务产业”的作用,坚决咬定行业、产业及区域定位不放松,[9]最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协调高校与社会组织关系,加大制度创新与政策供给。各级政府应该协调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促成其紧密连接。借鉴“双元制”在克服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培训成本偏高、灵活性不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等方面经验,由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协助高校引进企业等社会组织,引至校园的社会组织可将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探索“理论学习”与“上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此外,可以建设具备专业水准的产业人才需求数据平台,减轻因信息差造成的人才资源浪费。只有在国家相关政策营造的良好制度环境下,才能有效地鼓励高等院校与社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进而促使社会组织参与到教育培养中,和高等院校共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壁垒。

(二)高校维度:躬行实践为先,把准教学方向对接产业需求

高校要积极关注和掌握行业社会需求,在传授相关理论课程时,根据需求调整培养模式、教学安排、课程模块设置等;当前高等院校对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培养目标,从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两方面入手,层层推进全面提升。

1.切合实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环节改善课程教学。高等院校应积极与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及时调整与当前社会现实相悖的课程。要及时掌握社会或市场对人才的各方面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落实到培养课程的设置中。教学模式中,可尝试将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教学,一部分为基本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深入社会组织实践打好基础。

2.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强化比赛与项目研究等实践应用环节。建设开放有效的“小社会”,模仿现实社会中的生态与动态组织运营,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具体表现为组织相关比赛与项目研究。在高等院校内部,比赛与项目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好的实践训练,可以锻炼本科人才的组织、调查、合作、协作及写作等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组织维度:持续传递市场需求,增加职业教育参与度与话语权

社会组织作为学生职业能力社会需求的落脚点,承担着使用与检验高校培养本科人才效果的重任。客观上要求它及时地向高校反馈人才使用与评价的信息,为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具体可通过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吸纳学生参与组织实践,为高校培训相关教师的实践技能,来传达自身对学生培养主体功能运行的反馈信息。

1.参与教育培养方案制定,反馈信息。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将自身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人才类型等需求传达给院校,为确定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提供参考。协助院校将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要求融入教材中,提高课程针对性,保持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一致。在确定培养方案的评价指标时,学校主要负责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两大板块内容,企业及行业则可从产业增值视角出发,负责评估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式的合理性。[10]

2.建立社会课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市场化就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应用性,建立社会课堂能弥补学校实践性、应用性不足的缺点,使学生亲历行业实践,完成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科学进行专业课程学习。[11]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在学校老师和社会导师的双重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完成课堂教学延伸。

3.引入教师培养机制,丰富高校教师实践经验。社会组织作为实践教学的供给主体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参与高等院校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工作,拓宽高校教师的职业视野,加深对现实职业的认知并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拓宽企业技术人员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通道,让有意从事职业教育的企业技术人员通过系统学习具备胜任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12]在社会组织的充分融入下,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适时地将组织文化、组织职业条例由教师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其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还有利于自身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张元宝,沈宗根.本科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13):57-62.

[2] 苏荟,张月.技术哲学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行动的反思与解读[J].现代教育管理,2022,390(09):103-110.

[3] 赵健.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第二课堂项目供给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828(32):60-66.

[4] 张志军,张蕴启,范豫鲁.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9(22):11-16.

[5] 閆佳坤,孙逸达,张传英.应用型本科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7):18-19.

[6] 楚旋,王少媛..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要素及局限性分析[J].江苏高教,2021(01):34-38.

[7] 周建松.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81-84.

[8] 梅清.制约与协调:职业教育体系重构研究——基于治理现代化视角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7,669(17):88-92.

[9] 周劲松,张晓湘.基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职业本科学校专业集群发展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J].河北职业教育,2022(12):57-62.

[10] 邹烈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局审视与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5):62-67.

[11] 陈裕先,宋乃庆.校企合作构建“企业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52-53.

[12] Department of Teacher Affairs,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论纲[J].教育研究,2022,43(08):20-30.

收稿日期:2023-02-08

基金项目: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依托课堂、项目、比赛提升商科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的探索与实践”(XJY201805);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以‘自主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方法改革研究”(XJYY202106)

作者简介:赵杭莉(1974- ),女,西北政法大学资源冲突与利用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三维培养体系双元制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