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胃炎患者如何打赢保“胃”战

2023-07-23黄丽丽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7期
关键词:皮化生癌变萎缩性

黄丽丽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尤其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年轻化趋势。

慢性胃炎一般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这种胃炎非常常见,在胃镜检查中,大多数人都有慢性的非萎缩性胃炎。不伴胃黏膜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可能伴有糜烂、胆汁反流,在膽汁反流出现之后会有一定可能性导致慢性炎症更严重。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胆汁大量反流入胃、长期进食粗糙或刺激性的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增加患病风险;在烟草、酒精、药物的长期作用下,也可患上这种疾病。此外,焦虑、抑郁、压力等不良情绪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也有关系。

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进食之后出现饱胀以及恶心等现象,也有部分患者在患病之后无明显症状。无症状的患者,在不治疗的基础之上,日常需要给予适当保护。如果患者出现腹胀或者腹痛等情况,需要到医院展开检查,寻找病因后再给予对症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主要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出现萎缩现象,胃黏膜要比正常情况下薄很多,黏膜基层变厚,可伴有肠化生和(或)幽门腺化生。这种胃炎可能是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存在癌变风险。随着病情加重,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癌变率增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类似,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反流、长期食用破坏胃黏膜的食物及药物、酗酒等。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以及反酸等症状,导致日常进食受到影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浑身乏力、消瘦、焦虑、抑郁等现象。更严重的情况是,随着病情进展演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发展成胃癌。

从慢性胃炎发展到胃癌,一般需要经历这几步: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个过程短则几年,长则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整体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在0.5%~1%,需要重视,但也不用过度紧张。为了进一步降低癌变几率,慢性胃炎患者应做到:

个体化用药

如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常需根治治疗。目前我国推荐方案为秘剂四联(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菌药物)方案,疗程一般为10天或14天,视情况而定;针对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用促动力药。为预防慢性胃炎复发,患者生活中一定要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

饮食多样化

患者日常饮食应该多样化,避免偏食。鸡蛋蛋白质丰富,但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多吃,以免加重胃的负担,每天1~2个为宜,可以食用容易消化的软蛋羹。对于奶类食物,喜欢饮用牛奶,而且没有出现腹痛或者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适当饮用牛奶,每天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50克。但建议胃酸很低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尽量不要饮用牛奶,因为牛奶被认为能够中和胃酸,更适合胃酸分泌较多的患者。主食方面最好选择松软易消化的,如米粥等。肉类可以选择猪肉或者鸡胸肉等,但是不要太过油腻,少吃腌制、熏制的肉类。避免过于粗糙、刺激的食物及长期大量抽烟、喝酒。

保持心情舒畅

胃被认为是情绪器官,生活中压力大、焦虑、生气、难过时都可能出现胃不舒服的情况,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猜你喜欢

皮化生癌变萎缩性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