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医的帮助下,与高血压“和平共处”

2023-07-23尚建霜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7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太溪百会穴

尚建霜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可以改善体液和血压循环,顺调经脉,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包括经络穴位按摩、耳穴按摩、足底按摩。

根据中医学中平肝熄风的理论,经络穴位按摩可以主选风池穴、百会穴、太阳穴等。按摩这些穴位可调整微血管的舒缩,解除小动脉痉挛,达到调和阴阳、疏通气血的效果,可以缓解因为高血压而引发的头痛。方法:用手指按着太阳穴,呈顺时针旋转;用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的风池穴,呈顺时针旋转。旋转1周为1拍,每个穴位共需做32拍。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在耳廓上都有对应的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节各系统的机能。在降压方面,可以选取一侧耳朵的降压沟、角窝上、交感、神门、心穴、肝穴、肾穴中的4~5个,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隔1~2天换贴压另一側耳穴,期间患者可每日自己按压耳穴3~5次,力度以疼痛感可以忍受为宜。

与耳朵一样,我们的脚部也有很多穴位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刺激脚部相应穴位也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方法:坐于床上,用两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经太溪穴、昆仑穴推至足跟,出现局部热感后再终止操作,每日1~2次。另外,常掐后脚跟的大筋以及其两旁的太溪和昆仑穴,也有辅助降压之效。足底按摩可于中药泡脚后进行,足浴方可选择川牛膝、天麻、钩藤、益母草、桑寄生、吴茱萸等具有平肝潜阳、调节血压作用的中草药,加之热水的热力能引血热下,非常适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

食疗进补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一个字:“淡”,即饮食清淡少厚味,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中医有“咸能入肾伤正”之说,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的饮食过咸是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谋而合。所以,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食盐量以小于6克为宜。

此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容易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舌干、烦躁易怒,可择平肝潜阳、降脂降压类的药食两用食材,比如天麻、石决明、杜仲、牡蛎、菊花、绿豆、芹菜等;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以气短乏力、心烦眩晕为主要表现,平时可使用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中药,比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来煮汤食用;痰浊血淤型高血压患者以手脚麻木、头痛为主要症状,要尽量要少吃生冷荤腥、肥甘厚腻的食物,可选择陈皮、厚朴、甘草、苍术、白术、茯苓、大枣、法半夏、石菖蒲、泽泻、草豆蔻、白豆蔻、砂仁、天麻等具有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材与粳米、鸡肉、排骨等一起炖食。

调畅情志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而“气上”会造成血压上升,甚至还可能诱发脑出血。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情志护理,既不要过度悲伤、欢喜、忧愁、发怒,也不要过度惊慌、思念和恐惧。《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能牢记这16字箴言,血压自然就会稳定。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太溪百会穴
诗书画苑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角 色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