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2023-07-22文/

军工文化 2023年6期
关键词:手册理念建设

文/

编者按:

本刊惊悉贾春峰老师于5月4日不幸去世。贾春峰老师有“文化力之父”“‘文化力’研究第一人”之美誉,是中国企业文化学界的第一代大师,他的溘然长逝,让企业文化学界深感痛惜和不舍。本期特刊发贾春峰老师的文章《我们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以及两篇缅怀文章《首倡文化力 清气在人间——怀念贾春峰老师》《文化高地少一人——缅怀“文化力之父”贾春峰先生》,以表达怀念之情,并向贾春峰老师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敬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段是放在“文化力”与企业文化研究上了。在这篇文章中,我以一个企业文化手册的收藏者、学习者、见证者、研究者和随意性的感想发表者的身份来发表评论和建议,主要从实用的角度、从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层面、从实践给我们的启示讲以下几个问题。

在企业文化设计中怎样把握和体现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和要素?

企业文化设计的主要内涵和要素是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这也可称之为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当然不只是这两个方面。

从丰富繁多的企业文化内容中突出这两个方面,便于操作实践,这是中国企业文化界作出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普及和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一大贡献,我们没有必要去照搬照套或者去“接轨”国外的一些繁琐化的做法。 但回头看,我们现在通行的一些做法在实践中也有需要纠正、改进的地方,有些则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一些企业的文化手册来看,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不能把企业文化手册搞成若干理念口号的简单汇编,而没有行为规范、没有行为文化。那样做不仅会失去体系上、逻辑上的完备性,而且失去了企业文化的实践性和可操作价值。

二是特别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在一本企业文化手册中,应注意解决好理念系统和行为系统的关系问题。优秀的《企业文化手册》,不仅应当有特色鲜明的理念系统,有不可缺失的行为系统,而且还表现在要处理好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理念系统和行为系统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应和的内在统一关系。价值理念本身蕴含着应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而行为方案、行为规范、行为习惯又体现着价值理念的引导,二者有内在逻辑,是浑然一体的。这也可以说是理念引导行为,行为体现理念;理念渗透于行为,行为使理念看得见、摸得着。我们绝不能把二者搞成机械的、互不相干的、失去内在联系的、孤立的两个板块。

提炼和确立企业的价值理念有没有需要把握的总原则?

有。 提炼、培育和确立企业价值理念,有一个总的原则,这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实现企业价值、员工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包括用户价值)的有机统一。这三个方面一个也不能少,必须是均衡协调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打一,不能择其一不要其二,也不能择其二不要其三。

在企业文化设计与企业文化建设中怎样避免文化“双脚落地?

企业文化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相融合,要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相融合。两个融合也可以叫作两个融为一体,而不能搞成“两分开”,搞成“新两张皮”。不难想象,如果企业文化脱离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实践相脱节,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那样的企业文化还有什么用?这个关键点是最大的难点,也是人们对企业文化产生疑问、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瓶颈式问题。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将企业文化力渗透在诸如战略、管理、人力、流程、营销、品牌,以及各层级人员的行为中,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建设实践来说,都有一系列复杂多样的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和总结。两个融合的问题解决不了,两张皮就会永远存在,企业文化就永远是花架子。我们应当在这方面找到许多有效途径、方式方法和具体措施。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文化与员工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与员工文化的有机统一,而不能把企业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老板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要坚持两个“文化自觉”,实现“两个大家”,即是说既要有企业家、企业决策者、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和文化自觉,还要有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文化自觉。这两个积极性、两个文化自觉缺一不可。企业家、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倡导者、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和第一实践者。纵观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深深地打着企业家的思想烙印、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但我们绝不能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简单地划等号,以为只要有了企业家的积极性和文化自觉就可以了。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必须为广大员工所认同、所确认、所信奉、所实践。卓越的企业文化,都有这样一个特性。这也叫作“两个大家”:大家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大家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如果变成少数几个人的文化,甚至一个人的文化,那这样的企业文化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肯定是不能长久的。事实一再说明,企业文化要做好,要体现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要表现在经营业绩上,就必须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实践。

怎样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点?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增强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

要深化对“以人为本”的认识。现在各个领域都在讲“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问题已不是要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而是应当深入研究在企业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怎样体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其次是要不要确认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样的关系问题。应当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灵魂的部分。不能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仅仅归结为某种技术、某种知识、某种设备、某种资源,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明确这样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自觉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在企业文化设计中,如何挖掘和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根脉和深厚底蕴?

我们建设的是具有国际视野而又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体现“中国特色”有两个不可忽视:一是不能忽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丰厚的传统文化根脉,实现现代企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二是不能忽视地域特色文化的长久影响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地影响着、渗透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包括企业家、企业人、广大员工的思维方式、思维惯性、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中。这里的关键是“融合”二字,在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企业文化手册设计中,企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有机融合的,而不是机械套用、简单罗列起来的。

发展现代企业文化,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实践方略,怎样探寻体现大众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

这就是要坚持多年来已被企业界广泛认同的“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即“四好”的建设方略。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手册要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简明扼要、有效管用,企业文化在企业是大众文化,而不是固守在学术殿堂中的书斋文化,要化繁为简,而不能化简为繁;要深入浅出,而不能浅入深出;要让人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如果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入繁琐化的境地,引入空洞化、玄虚化的境地,引入雷同化的状态,那必然窒息企业文化力的勃勃生机。

《企业文化手册》如何贯彻推行?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己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并非一日之功,并非一时之力。不能说只有制定了企业文化手册才算有了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手册的制作,这是对已有文化整合、提升的结晶,标志着企业文化的“系统化”“精炼化”和进一步“行动化”,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但是有了企业文化手册,有了自己企业的一套价值理念,这仅仅是第一步,重要的还在后面,这就是把企业文化手册所确立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贯彻到广大员工的言行中,让人们认同、信奉和实践,即化文本为行动、化理念为实践。

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对文化手册、价值理念进行贯彻实施推行,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就是发挥企业故事和企业格言的作用。企业故事就发生在员工身边,员工会感到很亲切,这就让企业文化易于理解,融会贯通。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生动地反映了企业故事与企业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怎样看待企业文化“落地”“深植”“落地生根”?

企业文化要“落地”“落地生根”,又有一种说法叫“深植”。讲“落地”也好,讲“深植”也好,讲“落地生根”也好,这些形象化的说法,无非是要说明,企业文化不能停留在文本之中,不能仅仅贴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不能“双脚离地”,而必须入耳、入脑、入心,让理念扎根于广大员工的心灵深处,并且化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行为自觉、行为规范、行为习惯,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从而化为行动,转化为经营业绩。

怎样看待企业文化的变革性和稳定性?

很多企业已有了文化纲要、文化手册,但不要以为,一旦文化手册在手,企业文化建设就可以说到此成功了,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企业文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僵滞凝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今天,对于企业文化来说,应强调它的创新性。这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形态在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化,企业组织制度在不断创新,所以“企业再造”在不停发展,企业的运作形式也在发展变化。 过去是单枪匹马式的竞争,现在是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实现双赢多赢,叫“竞合”或“合竞”。企业的外部竞争形态发生了变化,那么,这就需要研究协作竞争的新思维新文化。 过去是什么都由企业自己做,现在讲“外包”“外购”,这是一种智慧型的运作。企业内部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有新的文化观念。 现在研究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还要从市场导向转向用户导向,市场导向与用户导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企业文化研究应当立足于企业本身的发展变化;而企业本身运作的发展变化又必然要求在企业文化上得到反映。这才是倾听实践的呼声,才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要处理好企业文化的变革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文化具有变革性、流动性、创新性,也具有稳定性。什么时候要保持稳定,什么时候要变、必须变,这是一种工作艺术和必须把握好的一个“度”。

在我们的研究视野和建设实践中,不可忽视企业战略的确立及其调整的意义,也不可小视品牌战略与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文化的基础工程,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闪光点和综合展示点,也是企业文化传承的一个纽带和辐射的一个光环。

猜你喜欢

手册理念建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