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自由思想研究

2023-07-21孟柳肖梦鑫

今古文创 2023年24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自由共产主义

孟柳 肖梦鑫

【摘要】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基本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以劳动为基础,从人本质出发,表达自己的自由思想。不同于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马克思把人理解为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扬弃了黑格尔的劳动观和自由观,认为人通过具有能动性的对象化活动进行自我确证。他提出实现自由一是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二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建立共产主义。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辨别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的含义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自由;人本质;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4-007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4.024

自由是古往今来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马克思所有研究内容中的关键之一,并且有诸多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自由思想的研究取得了成果。我国学者们对《手稿》中的自由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探讨主要包括其本质、结合美学、实现路径和现实意义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对自由本质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学者王南湜认为《手稿》中马克思自由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表示马克思局限在人的类本质层面,没有从现实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自由。学者林锋则认为劳动实践是马克思真实的出发点,不是从人的本质出发的。国外学者对《手稿》自由思想的研究大多站在人道主义角度解读,少有系统的、全面的解读,因此他们的观点带有一些片面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内容是什么,他是如何阐释的?实现自由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研究《手稿》自由思想有什么意义?本文将主要通过文本梳理、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手稿》中的自由思想进行研究。

一、《手稿》中自由思想的内容

人是自由的主体,对自由的理解因其身份、地位、立场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展现在他各个时期的不同作品中,从他的博士论文中就蕴含着对自由的见解。随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不断深化,《手稿》已经是人们研究马克思自由思想内容发展过程的重要著述之一。

(一)人是自由的主体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以黑格尔劳动思想和自由思想为基础,从这一土壤中汲取营养,丢弃糟粕,扬弃了黑格尔的自由思想,在《手稿》中从人本质出发,并且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类”“类本质”等的哲学词语。但这一时期,马克思关于“类”的思想已经不同于费尔巴哈的“類”思想,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黑格尔认为人是理性精神的产物,能够根据自由意志去改造和创造世界,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中的人。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认为人既不是抽象的精神的人,也不是完全自然的人。他意识到黑格尔思想里面人的意识能动性作用,并且把能动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克服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局限,他认为人脱离不了自然界和社会,不能抽象地去揭示人的本质,人在自然界中而成为人,而正是在人与自然二者相互作用的统一下社会才得以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是在自然和社会两种活动中形成的,而自由也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和自然界相互影响,自然界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界也受人的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人化的自然”。现实中的人不仅处于自然界之中,也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联系。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从自然和社会的两个方面讨论自由思想。

谈自由,离不开人。自由是在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追求自身成长的过程中,对人和自然的解读与追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209那便能够一方面能动地利用自然界的条件,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自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利用和改造,形成了人化的自然,这是人们的自由意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因此,通往自由的人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去理解,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

(二)劳动是自由的基础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不同的部分分别提到“劳动”,但所代表的含义却不同。在工资这部分中说劳动是特殊商品,这里指的是个人劳动;在资本的利润的部分说积蓄的劳动,这里指的是社会劳动。二者有所联系,社会劳动是个人劳动组成的,但同时它消解了个人劳动的特性。而人的劳动是属于个人劳动还是属于社会劳动,其实二者之间不可以割裂开,个人劳动是社会劳动的基础,社会劳动由个人劳动构成,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们进行的劳动应该是二者的统一。人们在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中追求自由,人们通过劳动活动实现自由。

黑格尔的劳动观和自由观都是以绝对精神为基础,建立在理性思辨之上。马克思并没有完全认同黑格尔的思想,批判他的思想只是从抽象的绝对精神出发,提出劳动要从现实的人出发,进而抓住人的本质,现实的人在劳动中成为自由的主体。《手稿》中体现的自由思想是围绕着人的类本质的自由,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是通过感性直观的角度来认识人的本质。但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劳动观和自由观,以及对费尔巴哈人本质思想的积极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获得真正自由的途径。工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劳动进行自我确证,满足自我需求。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类特性做了阐释,认为人和动物在生命活动上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动物不能够进行有意识的自由的生命活动,而人却不受限,这也说明人的类本质是从劳动中展现的。以上马克思的阐释从根本上与费尔巴哈直观的“类”本质思想有所区别。

自由是非理性的,是现实的人的劳动的自由。马克思认同人就是感性的存在物这一观点,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1]209。人的感性以现实性为基础,因此自由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自由自主的进行劳动生产,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比动物的类本质更具有普遍性。因为人是有自己的意识的,能利用条件和规律服务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进行有意识的活动是自由的,相反动物所进行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因此它们是不自由的。

二、《手稿》中自由思想的实现

人的本质与劳动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都是无法达成的。人的劳动受资本家的压迫,原是自由的活动,却演变为毫无幸福感、无法进行自我确证的活动,从而人的本质也无法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里,劳动者通过贩卖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然而资本家付的工资却仅够工人维系基本的生存,只是为了不断培养廉价的工人。人们的对象化活动反而与自己相对立,马克思意识到了“异化劳动”的问题。由此可见,异化劳动造成了人本质的丧失,认清了这一点,无疑是为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指明了一条道路。

(一)消除异化劳动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重要思想,他从工资、资本的利润以及地租等多方面、多角度解释异化劳动的产生。他批判国民经济学家的虚伪,指出国民经济学的观点与现实的不符。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属于劳动者,并且人们可以通过劳动来进行购买,但却把工人排除在“人”之外。认为工人领到的工资是产品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是最少的,工人只能通过自己低贱的劳动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买到。现实是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的劳动为自己扩大资本,只需要向工人支付低廉的工资就可以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富,工资只是资本家为了繁衍“奴隶”,而不是为了繁衍人,这使得工人丧失了真正的自由。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因此,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1]167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以及工资是因果关系,并且三者紧密相连,想要消灭工资的不合理性,必然就要消灭另一方。

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自然和社会中进行劳动活动,复归人的类本质,才能实现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活动是人们认识和有意识地改造对象的活动,人们不像动物被动消极地接受世界的一切,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世界,获得本身需要的工具或物质资料,按照自己不同的需要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是主动付出,自己支配,不仅能够进行自我确证,还能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外化的人、异化劳动等一系列概念的说明,揭示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只有通过对这种中介的扬弃——但这种中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积极地从自身开始的即积极的人道主义才能产生。”[1]216这里的“中介”就是指的私有财产,它是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所以,私有财产具有历史性,是发展变化的,也就说明,是可以变革消灭的。只有变革私有财产,解除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与对立,才能消除异化劳动,获得真正的自由。

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只有无尽的痛苦和贫困,并且不断消解自己的价值。而资本家却在工人的痛苦之上建立起高高的财富壁垒,致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资本家打压工人,积累财富,资本成为劳动的积累。工人受异化劳动的影响,沦为劳动的机器,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对社会进行创造性的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深受影响。因此,消灭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是解放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正确方式和途径。

(二)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没有停留在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层面上,而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劳动与资本相对立的根源在于其社会基础,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通过历史观,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出发,找到一条新的道路:共产主义。

在马克思的思想观念里,共产主义不仅与粗陋的共产主义不同,与政治的共产主义也不同。粗陋的共产主义更加着重于所谓的“平均化”,这样是将人抽象化,将社会抽象化;政治的共产主义不彻底,无法解决真正的自由问题。马克思认为的“共产主义”绝不是简单的对于私有财产的完全否定,他解释道:“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1]185它既不是单纯的经济的,也不是单纯的政治的,而是社会的,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用社会的全部财富建立起来的。他没有全盘否定私有财产,他意识到私有财产在走向共产主义道路上的积极作用,他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提供了一个方向。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社会分工的不同,逐渐分化出两极分化的阶级。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饱受资本家的压榨,无时无刻不处于痛苦之中,随着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两极分化的更加严重,工人变为资本家积累财富的工具。马克思指出,在这样的制度下,工人永远没有办法获得真正的自由,甚至遭受永远的折磨,通过牺牲人的自由换来的社会财富不是马克思想追求的。共产主义是顺应历史潮流,人们积极主动的选择。在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对立方的矛盾,都能得到解决。人的本质回归到现实的人本身,人的精神层面也可以得到解放。人们不再消极被动地进行劳动,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世界进行利用和改造,成为全面发展自己的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直到人本质的完全复归,实现真正的自由。

共產主义社会中,各种事物之间都会达成平衡状态,例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能解决,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世界在人的利用和改造下持续健康的发展,人们完成了自我确证,自然与人之间的矛盾消失。

三、《手稿》中自由思想的意义

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为此,西方资本主义提出新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实际上是对资产阶级的维护。研究《手稿》中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新的自由主义的真面目,以及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自由的思想。

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的自由思想是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地追求,从这一立场上来看,西方提出的新的自由主义却对其他国家有思想侵蚀的嫌疑。人们应以《手稿》中的自由思想为有力的理论武器,加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追求自由,不断探索。学会辨别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潜在危害,树立正确的自由观、价值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自由。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快速流通,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信息传播提供了途径。青少年处于快速发育和成长期,他们接收信息的速度较快,学习马克思自由思想,有利于他们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从正确的立场看待自由,有助于他们勇敢追求自由。

研究《手稿》中的自由思想,有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自由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自由。实现自由,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带来的物质基础,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环境,还有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马克思《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的说明,都为人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不同于西方所表达的新的自由主义思想。

四、结语

马克思在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由思想,在《手稿》中,他明确批判黑格尔抽象的劳动思想,表达了与费尔巴哈“类”本质不同的人本质思想,他站在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角度,阐释了自由的内容。马克思对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并指出,异化劳动的最终结果是私有财产的存在,而这些显现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追求终极的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消灭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走向共产主义。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坚守这样的信念,才能形成正确的自由观,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而努力奋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宫敬才.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宫敬才.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传统[J].河北学刊,2008,(02).

作者简介:

孟柳,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肖梦鑫,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自由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