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游侠义诗探微

2023-07-21王冬月

今古文创 2023年24期
关键词:游侠陆游

【摘要】陆游与侠和侠文化的关系应该作为对陆游诗全面研究的一部分,对陆游侠义诗的创作研究应是陆游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视角。结合陆游的个人从军经历以及宋代重文抑武的时代背景,陆游的侠义诗对宋代诗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陆游脱离历史环境的禁锢,重新为游侠诗注入灵魂。

【关键词】陆游;游侠;重文抑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4-003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4.009

游侠诗滥觞于先秦,形成于魏晋,盛行于有唐。目前对于侠义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魏晋时期的游侠诗以及盛唐时期的游侠诗研究。宋代侠义诗的研究较少,其中以人物为分类研究发现,陆游的侠义诗数量最多且内容丰富。陆游的侠义诗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诗中涉及侠、剑、刀等字眼的诗句以及未曾对豪侠进行状写但却展现豪侠风范的诗句。陆游的游侠诗在陆游诗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陆游侠义诗的分析研究涉及部分较少,陆游的游侠诗是游侠诗发展中的一次飞跃,是集前人之大成之作。

一、陆游的侠义诗分类

宋代在文化建设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由于宋代重文轻武,游侠诗发展到宋代已经缺少了侠客的豪迈之气。宋代侠诗展现“宋代多文儒,酸臭旧书生,豪侠气不在”的诗坛现状。中兴时期的陆游以其特有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打破了宋代游侠诗的僵局,为宋代侠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战乱造侠义

陆游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降生,陆游出生的那年,苟延残喘的北宋王朝正在面临着灭亡,而陆游也是在其父亲回京路的船上降生,大雨骤至船只飘摇。自此陆游的一生和动荡的时代悄然地联系在一起。在陆游《三山杜门作歌》中,他写道: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呜呼!乱定百口倶得全,孰为此者宁非天。[1]

在这首诗中陆游便指出自己生于丧乱之中,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时。家住在中原却不得已四处流走奔窜。淮边夜里常常听见马贼的声音,跳过不等待鸡叫的早晨,人们常常怀中有饼在草间中藏起来。常常十几天不做饭。本诗是诗人对于自己出生于丧乱生活于苦难的描摹,更是诗人潜在豪情的展现。在写诗时诗人已经具有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历,对出生时往昔的回顾更是表达民生多艰,国家飘摇,吾辈当励精图治。纵使天不随人愿也要凭一己之力在乱世之中为国家谋发展。这是放置于大我的豪侠之情,是激荡的爱国之心。

陆游的爱国之情和豪侠之义是相辅相成的,陆游一身报国有着万死之心。爱国之情是身处南宋的局势而生发出对国家危亡悲痛急切的心情,爱国情具体在诗中表现出的是豪侠气概,好儿郎为国而战为国牺牲义不容辞的壮志之心。在《夜泊水村》中,他写道: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1]

全诗无一豪侠之字,但却尽是豪侠之气,报国之情。全诗开头便自抒豪情,腰间羽箭和燕然未勒相对应,抒发自己的壮志难酬,腰间佩戴的羽箭已经开始掉落没有了往日的风采,遗憾于自己无法到达燕然山刻石下记录自己的功名。这两句本没有提到侠字但却尽显侠情。腰间的羽箭自是豪侠之士佩戴的一种标志,对自己未去燕然山的悲叹也是对自己报国无门壮士无用武之地的抒怀。一个“犹”字包含了诗人多少的辛酸无奈,尽显诗人不甘示弱的心态。本诗写于诗人五十八岁因开仓赈济饥民,受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虽已回乡但报国之心未灭,心仍在江湖处。对于诗人来说报国为国家奉献便是诗人心中的江湖,诗人就是一个侠士为国家铲除外贼。哪怕万死也应以残躯奉献祖国,全诗无豪侠,却尽是豪侠的慷慨激昂之气转而化为浓浓的爱国情。

(二)入蜀铸侠情

游侠诗至唐代,有了全新的发展。边塞诗与游侠诗之间的边界感逐渐降低,边塞诗被列入涉俠诗的范畴。陆游正当壮年之时入蜀关,身穿铠甲披上戎装。参加过大散关的作战。紧张沸腾的军旅生活触发了他的灵感,这也是陆游涉侠诗的一个转折点。在陆游的晚年诗中,陆游也常常把入蜀的回忆写进诗中揉进侠情。在他写的《醉歌》中: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骷髅。[1]

本首诗是陆游在八十二岁的时候回忆中年时意气风发射猎的场景,抒发以身报国的豪情。这首诗虽然题名叫作醉歌,但不是醉中胡乱语言,是对爱国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诗人的一腔报国之志仍气势豪雄,尽显豪侠气概。在《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中,他写道: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原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1]

本诗是陆游以梦境作诗,诗中皆是豪侠气宇,杀气横扫塞上,气势恢宏。羽檄、貂裘、白刃、铁衣……的描写都显现出豪侠儿郎的气概,这一仗定然酣畅淋漓。虽是梦境,但是不难从此诗中看出陆游的豪气、豪情以及铸就侠肝义胆的爱国之心。在本诗中具体描写了敌军受降以及我方战士消灭金国的壮志豪情。描述了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我方战士克服严寒冰冻的自然环境,抛头颅洒热血。诗人以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多年被压抑的爱国情感。

(三)慕白添侠情

陆游诗宗杜而摹白,虽无杜之沉雄,而直率又过于白,陆游对“李白”诗中的侠文化接受在诗中有着重要的体现。诗至唐代,任侠风气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恩仇观已转向为壮志、宏阔的爱国主义气概,其中李白诗歌中不乏任侠之气,陆游在对李白文化的接受过程中不乏也受“李白”侠风的影响。

以李白的《侠客行》为例,在陆游的诗中就有着体现。李白的《侠客行》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座骑等刻画侠客的形象,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侠客的倾慕以及侠客的侠风义胆,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陆游的《剑客行》:

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至宝弃泥沙,光景终不灭。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酒酣脱匕首,白刃明霜雪。夜半报雠归,斑斑腥带血。[1]

在陆游的这首《剑客行》中所描写的剑客与李白的侠客实质上是无差别的,诗人同样在诗句开头对剑客及剑进行描绘。“酒酣脱匕首,白刃明霜雪”这句诗充分展现出侠客豪放不羁的性格,酒肉相伴仗剑江湖。其中诗句“一朝斩长鲸”与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跨海斩长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难发现陆游在诗歌中对李白的模仿与学习占了很大一部分。陆游的《剑客行》同样赞美歌颂剑侠,借指要像侠客一样复仇,彻底消灭敌人。都是对侠客的行侠仗义的行事作风和侠客的穿着佩剑进行描绘,最后借侠客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陆游的另一首《剑客行》虽对李白的接受并不明显,但却处处表现着豪侠壮举激荡的爱国之心。《剑客行》: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入燕诛逆虏。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泪如雨。[1]

陆游以自己作为侠客朋友的视角作叙述,用夸张的手法对侠客进行描写,侠客腾空而起便已经是千里之远。陆游在诗中对“荆轲、专诸”的引用足以证明陆游本人对侠客侠士的欣赏赞扬,本首诗陆游仍是借助侠客的卓越风姿进行描写赞美转而表达出自己一心报国的壮志之心。同样在陆游的《金错刀行》诗中也是借助赞美金错刀来表达抗金报国之志。其中“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1]这一句,也表明陆游愿意与京华奇士、豪侠、剑侠结伴而友,一句“共生死”更是尽显陆游的豪侠风范,与友为伴何惧生死,同生共死。

二、陆游侠义诗的艺术表现

(一)大气磅礴,沉郁悲怆

陆游是豪放派作家中的诗人,他的诗具有豪放派作家那种天才横溢、气吞红霓的创作精神,这在陆游的侠义诗中有着充分的展现。在《西村醉归》中:

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酒宁剩欠寻常债,剑不虚施细碎雠。歧路凋零白羽箭,风霜破弊黑貂裘。阳狂自是英豪事,村市归来醉跨牛。[1]

本诗开篇便以侠气二字统领全诗,一个盖字更能体现诗人的豪放不羁的性格,诗人的豪侠之气已经覆盖了整个中国大地,给人带来大气磅礴的震撼。取“九州”意象营造出气势宏大的意境,从感官上给人震撼,转而陆游抒发的是自己未能有所成的苦闷。全诗前四句以气度制胜,诗人以侠客的豪气潇洒为寄造气,诗的后四句抒发诗人的不得志,结尾以“醉跨牛”的夸张跳跃之法来表达冲天的气概。

陆游创作以养气为主旨,在创作中,气是诗人精神的具体体现。诗人处于不得志的逆境时,才气就化作寓含着不平、忧患、愁苦、寂寞等成分的情气表现出来。陆游在诗中反复强调诗中要有雄健的笔力,体现在语言艺术上就是坚如磐石。

(二)简而有法,意蕴深隽

陆游诗以雄健的笔力造豪迈之势,但陆游之诗不仅仅限于此气。陆游在领略“诗家三昧”的思想后,作诗主张直接从生活中取材。就地取材,触目所及皆可成为诗中之景、诗中之境。[2]以简单的生活素材描绘出广大的意境,为诗造势。陆游诗的豪荡丰腴,即来自天成之才气,也得力于博学和功力。其创作风格除了抒写壮志宏愿的豪放慷慨外,也有善于写日常生活和身边景物的闲淡清秀。《村饮》:

少年喜任侠,见酒气已吞。一饮但计日,斗斛何足论。绿草满雉场,红旗植毬门。三叫落乌帻,倒泻黄金盆……功名信巳乎,万事付乾坤。[1]

本诗看似朴淡而意蕴深隽,以少年喜欢游侠为诗篇开头,描绘朴实简约的乡村场景。本诗以意胜,情深而精微。以简单的笔触对村野铺陈描述,但却给人恢宏之境。诗句之美在气骨,对乡村生活的就地取境营造出广大的境界,为诗句造出壮大之诗。而诗句本身诗简单、清透、质朴的,无华丽雕琢,寄情自然,简单古朴但却不失壮大。

对日常生活的取材,看似简单质朴的生活气息,但实则更是内心壮大的体现,《醉书》:

青草渡头波接天,山翁吟啸自悠然。朝餐偶过卖鱼市,晚泊时逢迎荻船。投老未除游侠气,平生不作俗人缘。一樽酌罢玻璃酒,高枕窗边听雨眠。[1]

宋诗追求“老境美”,陆游的乡野之诗以最简单的场景描写,表现出外朴而中膏的成熟之美。[2]乍看陆游寄情乡野之诗朴素自然,实则中干浑厚。青草、鱼市、荻船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但在陆游的诗中却创出不凡的意境。“投老未除游侠气,平生不作俗人缘”反映了一种人世凄怆的沉郁。在诗人的心中始终具有愛民忧国的意识,即使年岁已老但是仍有游侠气魄,报国之心。

(三)意象丰富,情之细腻

在陆游的涉侠诗经过整理分析发现在其诗中基本以酒、五陵、侠、楚为主要意象。在陆游的涉侠诗中酒作为主要依托出现,酒不仅仅是豪气纵横的意象展现,更是诗人以壮难酬之志的寄托,在诗人的生活中更是把酒临诗,以酒为伴。可以说陆游的诗已经和酒浑然为一体,不仅仅是涉侠诗在陆游的其他诗作中“酒”的意象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但在陆游的涉侠诗部分基本做到有诗既酒。在笔者整理的以侠字为首的二十首侠义诗中,酒字就占有十二首。在陆游的《俶装》“酒量已随诗共退”[1]便指出酒和诗是同进退的,可见酒对诗的重要性。在诗《芳华楼夜饮》中“夜暖酒波摇烛焰,舞回妆粉铄花光。”[1]“酒”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实则是诗人对古来游侠纵酒寻欢放荡不羁豪情的展现,在先秦魏晋时期侠士不仅仅是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江湖英雄,更是有着把酒寻欢阁楼夜饮的放浪之姿。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酒”的意象展现对游侠儿郎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豪放生活的展现。

在陆游的涉侠诗中“五陵”意象也在诗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在唐代的涉侠诗中“五陵”就作为一种重要意象存在并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3]陆游涉侠诗中的“五陵”既是对唐代游侠诗中的继承又是一种发展,不同于唐代而言的是,“五陵”在其诗中并无唐代的文化意义而是属于陆游的豪侠符号。“五陵”原为西汉的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其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更有富商贵族在这里定居形成热闹的局面,此地常常聚集一些侠义之士,如此“五陵”逐渐地成为侠义之地的代名词。[3]其诗《俶装》“颓然衰飒嗟谁识,侠气当年盖五陵”[1],其意便是指豪侠之其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五陵这个侠气聚集的地方,可想而知陆游所要表达的侠气是何等的壮阔。在《题庵壁》中诗人再次在诗的首联写到“侠气当年盖五陵,今成粥饭在家僧。[1]在两首涉侠诗中诗人意在表达自己胸中的豪侠之气,是如此的气势雄浑,不可抵挡。

在陆游的涉侠诗中,“侠”也是一种意象的存在,在其诗中侠以秦侠、洛阳侠、燕侠、节侠为主要意象。于此相对应的是在其侠意象出现的同时伴有“楚”意象相互对应,楚主要是以楚狂、楚歌、楚囚等意象。如《九月六日小饮醒後作》“短剑悲秦侠,高歌忆楚狂”。[1]“秦侠”便是指秦代的豪侠之士,这里便暗含四大刺客,在陆游其他涉侠诗中也特指过荆轲、专诸等,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秦侠应指四大刺客。而楚意象皆指春秋时期以楚国政治环境为内容的指向。《水乡泛舟》“悲歌易水轻燕侠,对泣新亭笑楚囚。”[1]“燕侠”与“秦侠”同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燕地的豪侠,“荆轲”便是燕地人,因此此处可以理解为如同荆轲一般的豪侠之人。诗人对“侠”以及“楚”的对应使用,是诗人对古往今来豪侠的推崇,对豪气的赞歌更是自身气度的一个缩影。

三、小結

陆游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成就与影响对宋代诗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游侠诗于宋代并无唐代的繁荣盛景,相反游侠诗于宋代逐渐走向衰落。宋代重文抑武,宋无唐国力之强盛,外患频仍。但宋人心态平静无波澜,内敛而不向外扩发,其诗深微而不广阔。

陆游的侠义诗到如今对中国的学者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陆游诗是宋诗中的精选,而被忽略的侠部分更是陆游诗的精华所在。涉侠诗既有着爱国情感的同时又具有豪侠的气概,陆游的侠义诗于宋诗而言,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生机。在大的时代背景下,陆游冲破酸儒书生的局限,力争创造出雄浑壮美的艺术境界,一改诗坛沉寂现象,使诗坛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陈莉.唐诗中的五陵情结[J].南都学坛,2010,30(06).

[4]吴婷婷.论唐诗中的侠文化精神与儒家精神的交融汇通[J].安徽文学,2014,(02):12-13.

[5]刘飞滨.关于游侠诗的界定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13,(04):18-21.

[6]黄全彦.论李白的侠义精神及影响[J].当代文坛,2007,(03).

作者简介:

王冬月,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游侠陆游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黑暗游侠 STEPHEN JACKSON
『吃货』陆游
新时期东汉三国游侠研究综述
新时期《汉书》游侠研究
小米游侠记:看戏
小米游侠记:腌咸菜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