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2023-07-14郭艳玲

参花(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馆藏数字化文献

一、引言

图书馆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教育、馆藏资源开发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功能,内部有着相较于完整的文献信息中心,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全面、科学的信息支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发展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文献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由于部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质量不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需求。因此,新时期图书馆应继续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调整工作内容、方式,以求建立更加便捷、可靠的信息化平台,提升文献资源建设成效,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改革创新特点

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广泛融合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对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成为一个规模大、文献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中心。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脚步的加快,其内部文献资源建设也出现了明显的改革和创新,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载体形式多元化

数字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大规模增长,为图书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信息,信息载体逐渐从单一朝着多元共存的方向过渡。目前图书馆不仅有纸质文献资料,还包括光磁介质载体的文献、缩微资料、印刷文献、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虚拟资源等,载体形式多元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1]

(二)获取渠道多样化

以往人们获取文献资源信息,更多的是前往实体图书馆寻找,或在图书馆网络平台进行简单的检索。而数字时代背景下,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即可便捷地获取各类文献资源的详细信息。通过智能搜索引擎,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实现在线阅读,能够极大地满足用户个体信息获取的需要。[2]网络上包含的信息类型十分丰富,遍布人类知识各领域、各行业,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生活服务、工程技术等。并且网络上的资源信息正处于迅速增长态势,因此,图书馆除了通过购买、捐赠和交换等方式获取文献资源,也开始在网络上收集信息资源,丰富馆藏。还有部分图书馆是通过付费方式,与文献资源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购买使用这些电子文献资源,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三、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不足

从当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现状来看,总体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尽管很多图书馆能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来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文献资源建设成效。

(一)馆藏结构不合理

由于数字化资源获取和传播的便利性,其收获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尽管数字化文献资源无法完全替代纸质资源,但逐渐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体,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部分图书馆却未能适应这一转变,在文献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理念偏颇、操作失误的情况,极大地影响到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合理性。[3]一些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文献资源建设方面过分拘泥于传统的文献载体形式,数字化资源在馆藏中占比较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而且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和内容严重失衡,主要是以社科类、文学类和娱乐类资源为主,专业类和学术类的文献资源却少之又少,甚至缺乏特色馆藏资源,对读者的吸引力度不足。文献资源更新频率缓慢,新进文献资源少,类型单一,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合理性。

(二)文献资源质量偏低

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可观成果,但是一些图书馆盲目、大规模地购买引进图书,导致大量劣质图書资料进入图书馆,不可避免降低了图书馆整体的文献资源质量。[4]还有一些图书馆缺少精品数字化文献资源,主要是因为这些精品数字文献资源引进价格较高,图书馆管理人员认为得不偿失,不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去购置。加之优质数字资源售卖价格往往偏低,以至于很多出版社不愿意将数字资源版权转让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三)部分资源利用无序化

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总量不断增长,除了传统的现实馆藏以外,还多了虚拟馆藏,共同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资源支持。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内容更新速度快,因此部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陷入一种无序化状态,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性大大下降,严重阻碍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脚步。

(四)文献资源重复引进

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诸多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因此要在充分调查馆藏结构和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引进文献资源。部分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丰富数字化馆藏量,盲目地从知名、大型数据库采购文献资源,很少能够与个别数据库联合采购,以至于数字化资源采购成本高,增加了图书馆运营压力。[5]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可以拥有所有的文献资源,或是满足所有读者的信息需求,而这种单独购买文献资源的模式可能会出现重复购买、引进文献资源的情况,造成文献资源无度浪费。具体表现在不同图书馆购买相同的文献资源,或是同一个图书馆购买的文献资源交叉重复,导致个别数据库资源闲置。相较于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尽管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但信息规模大,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去研究信息获取方法,而很多读者习惯了获取所熟悉的文献资源,对其他不熟悉的资源的获取兴趣不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献资源利用率。[6]

四、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有效路径

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应出台合理有效的措施,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建设文献资源数据库,在丰富馆藏资源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

(一)持续优化和调整馆藏结构

为了顺应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转型要求,推动文献资源高质量建设,在推动图书馆馆藏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应促进文献资源大范围共建共享。[7]

首先,根据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信息需求,适当增加数字文献资源的采购力度,有计划地采购文献资源,避免资源重复采购引进。相较于普通文献,电子文献更加经济、简单,包含的类型多样,如网络期刊、网络工具书、网络数据库等。也可以同其他图书馆或是文献数据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采购数字化资源,如光盘、数据库或是虚拟数字资源等,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图书馆馆藏结构优化调整。其次,保证学科结构合理性,充分考量读者个性化需求,统筹规划,编制合理的资源采购计划,除了娱乐、文学类资源以外,也要注重专业性、学术性等文献资源的采购,调整学科结构比例,突出馆藏特色。最后,适当增加馆藏资源更新频率,丰富馆藏资源总量,以便读者能够获取到最新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二)提升文献资源质量,坚持为用而藏

图书馆在有计划地购置文献资源时,应保证所购买的文献资源质量,避免劣质文献资源进入图书馆。可以在文献资源采购中转变以往的批量采购模式,坚持质量为主、内容为首的原则,注重文献资源精品化,便于突出馆藏特色,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同时,在数字资源采购方面,由于信息增长速度较快,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严格为数字资源采集、筛选和传播把关,依据数字资源评估结果来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8]

此外,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还应该摒弃以往重视前期馆藏,轻视后期利用的观念,在提升文献资源质量的同时,也要充分调查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依据调查數据编制成可行性报告,以此来客观反映出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方向和兴趣倾向等。在文献资源采购中,要从实用性和趣味性角度来采购读者所需要的文献资源,除了采购知名数字资源以外,也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在网络上深挖有价值的数字资源,旨在为读者解决实际难题提供帮助。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信息需求和检索习惯,引进更被读者所需要的文献资源,在提升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图书馆应立足于当前文献资源建设条件,在明确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增强图书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分担数字资源的采购和管理成本,并实现优质文献资源的传输和共享,对规避重复采购、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际上,同类型的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共享机制,除了需要本馆单独购买的文献资源外,可以联合采购一些优质的文献资源以共同使用。相较于单体采购方式而言,联合采购优势不仅可以降低文献资源采购成本,还可以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避免资源重复浪费,真正意义上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四)建立一站式检索平台

根据不同需求,读者检索信息时需要涉及不同的数据库,但是现有的技术条件尚无法实现数据库之间的统一,因此可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一站式的信息检索平台。首先,在充分掌握数据库结构、运算方式和系统运作等内容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并结合服务反馈结果,动态优化调整管理框架、管理手段,促使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对接。其次,提供分类链接,图书馆将收集的各类文献资源分类保存,各类目下提供网络资源的链接。一般情况下,图书馆所收集的网络资源均源于正规、可靠的网点,这些网点多配备了用户查询数据库,以及类似图书馆的分类标准与方法,大大降低了读者获取网络资源的难度。建立一站式的信息检索平台,能够促使图书馆各类资源合理化配置与利用,在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方面大有裨益。此外,在检索平台建成后,还应重视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通过定期进行系统更新维护来有效消除数据库漏洞,增强数字化图书馆的生命力。同时定期查看信息反馈,以此实现数据的修改、替换和管理,及时更新和完善数据库信息,以此来保证用户能获取最新的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质量。

(五)提升图书馆员专业素养

鉴于数字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需求,还应高度重视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吸收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此来充实图书馆员队伍。新时期图书馆员队伍除了具备扎实可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也要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情报意识,能够在多元载体环境下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利用文献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定期组织馆员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文献资源信息采集质量。

五、结语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内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为图书馆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了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应多角度推动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量,以便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推动图书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基于二维码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纸电资源相融合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J].兰台内外,2020(23):58-60.

[2]朱群燕.全媒体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23(03):122-125.

[3]尤晓静.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13):14-15.

[4]宋家明.基于开放获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5):69-70.

[5]王蕾,郭芳茸,王五选.浅谈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J].才智,2019(28):244.

[6]刘小杰.“互联网+”时代的文献资源整合和共享创新——以郑州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3):96-98.

[7]国爱民.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革[J].黑龙江科学,2016,7(24):152-153.

[8]吕先梅.谈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办公室业务,2016(07):131-132.

(作者简介:郭艳玲,女,本科,桦甸市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馆藏数字化文献
馆藏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