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讨

2023-07-14侯彩霞

参花(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民众图书智慧

图书馆是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随着近年来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了转型创新的探索,着力打造智慧图书馆,并不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民众的文化体验。从实践层面来讲,智慧图书馆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整合馆藏资源,搭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传统的图书馆通常受到人工服务、营业时间、建筑地点的限制,让民众难以获得良好的文化服务体验。智慧图书馆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搭建了多元化平台,形成了信息系统,而这也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种种限制,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民众需求。具体而言,智慧图书馆视角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构建数字图书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电子图书及多媒体资源的阅读与管理,是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的互动平台及信息门户,为民众提供了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数字化学习的资源中心。图书馆通过整合馆藏资源,将纸质书籍实现数字转化,并根据国际标准,上传多种国际电子书标准格式,如PDF、EPUB、DOCX,上传自动分类、自动获取书籍封面、书名章节、ISBN、作者、简介、自动分词与关联,为民众的文献检索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系统能够对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实现集中管理、分类管理,在批量上传的过程中自动截取视频某帧为视频封面,并支持服务器上传或者远程上传,支持记忆功能、画中画播放及倍速播放。例如,民众可以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根据一目了然的书籍目录寻找所需书籍,扫描书籍与章节中的二维码,实现阅读;根据系统的记忆功能,自动定位阅读进度,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这样能够为民众创造更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此外,该系统还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与各地区图书馆、出版机构形成强强联合,共同为民众提供海量优质的图书。

第二,构建图书馆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图书馆编目管理、借阅流通、数据统计、图书检索、图书预借、个人信息查阅等一系列操作,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方便性、快捷性,并与各种自助设备无缝结合,让借还更轻松,阅读更有趣,也让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更智能。图书馆通过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更好地感知、分析、整合图书馆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转型成为激扬智慧、交流创新、共享包容的“知识交流共同体”,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地方资源为一体的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在智慧管理系统的运行下,图书馆在图书、数字资源、音频、视频、空间、活动等各种阅读需求方面做出智能响应,让民众享受更智慧化的阅读体验,为民众提供更智慧化的阅读服务。

第三,构建大数据平台。平台基于图书馆管理系统、RFID自助借还系统、RFID安全门等智能设备,并集成大数据分析决策、信息推送及荐书系统功能,对进馆人次、图书流通率、借阅排行、民众兴趣等信息智能统计,为全民阅读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图书馆借助技术力量打造大数据显示屏,直观展示图书馆的借还书情况以及各个分馆之间的借阅排行、总借阅量、总办证量等相关信息,减少图书馆管理员去统计各馆借阅量的时间,有效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效率;实时编辑发布最新数据,实时对图书馆进出馆人数、借阅排行榜、图书排行榜、图书推荐、天气预报、图书馆资讯、名人名言等进行个性化定制信息展示;根据需要定制模块,既可以一张图展示单馆馆情,也可以一张图展示区域图书馆运营状态等。这样的系统平台可以为民众阅读提供向导,也可以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指南。

综上,智慧图书馆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一工程中各个系统相互配合,能够将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呈现在民众面前,极大地满足民众对各类阅读体验的需求,也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

二、组织推广活动,丰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

智慧图书馆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以民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并为他们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目前,通过线上平台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已经成为民众的重要选择,因此,智慧图书馆应立足自身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积极组织推广活动,并通过线上渠道吸引民众参与,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例如,某区图书馆基于自身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开展线上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具体来讲:第一,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内容。为做好此次线上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图书馆相关工作小组精心策划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针对特殊情况积极应对,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丰富线上活动内容,尽量保证活动参与者足不出户也能获得优质的文化服务。针对特殊环境下民众出行受阻的情况,图书馆在免费开放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同时,建立QQ群和微信群,通过“中外文文献服务平台”,及时为有需求的民众提供文献查询和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并保证工作质量。第二,积极宣传动员,扩大活动影响力。为了让民众第一时间了解此次线上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参与方式,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对每次活动进行推送、宣传,发起话题,吸引流量,以尽可能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例如在“您选书、我买单”的线上活动中,图书馆在微博发起话题,并放置链接,引导民众顺利完成操作,获得优质图书。第三,开拓创新,丰富活动内容。为适应民众多元化的阅读和服务需求,图书馆积极开拓创新,改变原有经典活动的举办方式,根据线上活动的可行性,开展了线上图书选采、知识竞赛、资源培训、摄影、图书分享直播等多种活动。其中包括与传媒公司合作,共同举办“您选书、我买单”活动,民众只需要登录指定账号即可線上采选自己喜爱的图书;独立开展“中国力量ing”朗读活动,采用朗读微信小程序征集“中国力量”相关朗读素材的音频,并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最佳网络人气奖,引导民众互动交流,促使民众通过阅读感受中国力量;与具有影响力的直播平台合作,在世界读书日开展“2020·新新青年阅读季”读书分享直播活动,激励新时代青年加入阅读队伍;与知名数据库公司合作开展读书月知识竞赛活动,希望广大民众珍惜时光、阅读好书。此外,还有与不同机构合作开展的以“漫漫求索书为径,始知文字乐无穷”为主题的趣味文献发现活动、超星杯“书脸秀”摄影活动、全国共读最美书评大赛及各类线上直播和培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满足了民众的多元化需求,丰富了数字文化服务的内容。

综上,智慧图书馆通过举办线上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图书馆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距离,全面丰富了民众的阅读体验,同时引导民众以读书求新知、求进步、求发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三、推动项目运行,扩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范围

智慧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网络信息服务方面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建设了不少规模不等的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但是,智慧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逐渐受到关注。例如部分图书馆呈现出“孤岛”状态,与其他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难以实现知识共享。因此,智慧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机制及业务的创新开展实践项目,并通过项目运行打破时空隔阂,让知识实现真正意义的共享。

例如,国家图书馆与京港地铁共同创意发起“M地铁·图书馆”大型公益项目,旨在依托地铁这一公众交通出行平台,开放部分国家图书馆的优质资源,让乘客在日常出行中多一个阅读的平台和场所,方便公众利用碎片化的出行时间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某次活动期间,国图精选了10种历史文化类图书,让民众通过阅读,与历史展开对话。一起探秘古物中的丝路文明,领略唐宋明清的世俗百态,发现老北京的趣闻传说,一览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采。带领民众搭乘书籍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共同踏上探寻文明印迹的发现之旅。民众可以在京港地铁运营的4号线、14号线、16号线车站内扫码免费全文阅读此次活动的精选好书,其中有《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漫画世说新语》《好看到爆的大清秘史》《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东京梦华录》《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显微镜下的大明》《晚唐风云》《故宫五十年》《老北京趣闻与传说》等。同时,民众还可在国家图书馆站和次渠站观看线下专题展览,在出行与阅读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欣赏相关历史文物展品,亲身体验中华文明的魅力。

例如,某区图书馆在文化惠民工作中,依托自身丰富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数字化乡村图书馆,将书香送到村民身边。在实际工作中,区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数字资源阅读推广服务,帮助群众查找数字资源、开展线上阅读,指导群众参与图书馆线上听书、听课、看展览等服务活动。同时,图书馆发挥作用,支持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书库、儿童角,引入人脸识别系统、电子书借阅机等设备,指导图书馆规范管理,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宣传,营造良好社会阅读氛围,推动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走进线上线下图书馆,积极参与阅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智慧图书馆这一便捷灵活的方式送文化下乡,方便群众线上阅读图书,解决群众看书难的问题,从而提高群众的阅读兴趣,为基层群众送来了实用性的“精神食粮”,同时提供现代化的阅读设施和高质量的阅读服务,真正做到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综上,智慧图书馆通过项目运行能够推出更加多元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活动,并通过运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从而打破时空界限,实现知识共享,在最大范围内为民众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建设人才队伍,保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量

智慧图书馆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持,因此,图书馆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結构,做好培训与管理,促进馆员转型发展,进而为民众提供高质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第一,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培训,深化培训内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民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打下坚实基础。智慧图书馆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思维计算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新媒体素养、多学科研究能力等。对于传统馆员而言,要想促进他们实现转型,适应新的环境,图书馆就应该搭建平台,加强培训。例如某市图书馆随着共享书柜正式投入使用,其数字文化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图书的流动性得到大幅提升,这对图书的加工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图书加工和管理流程,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图书馆针对“图书标签使用维护”相关内容组织培训。培训邀请技术领域专业人员就图书标签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共享书柜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通过培训,图书馆职工进一步掌握了图书标签加工的方法,增加了共享书柜等智能设备使用相关知识,也在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中展现出了更加专业化的素养。

第二,利用现代技术规范管理。智慧图书馆应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例如,针对馆员的服务活动、培训与测试等业务进行审核、审批、查询、综合分析、信息发布等,并通过大数据资源形成“画像”,进而制定出精准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

综上,智慧图书馆重视人才培养,促使人才了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相关理论、技术前沿、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引导他们交流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理念、方法和经验,推动他们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新技术、新理念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进而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将转型升级迈入“智慧图书馆”发展新阶段;未来,图书馆将变得越来越“智慧”,为民众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上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智慧图书馆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当然其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公共数字文化事业发展要求和自身的馆藏特色,坚持不懈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完善智能化服务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塽.新时期地方文献智慧化建设研究——以首都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3,40(05):19-21.

[2]吕珍妮.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福建晋江市数字图书馆为例[J].文化学刊,2022(09):148-151.

(作者简介:侯彩霞,女,本科,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全民阅读推广)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民众图书智慧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智慧派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