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处理人的内宇宙

2023-07-13闵莉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讲座教授文学

闵莉

5月18日,中国作家协会公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239部作品通过初审。入选名单中既有余华的《文城》、阿来的《云中记》、冯骥才的《艺术家们》、叶兆言的《仪凤之门》等名家名作,也有不少新晋青年作家入选,例如,葛亮的《燕食记》、蔡崇达的《命运》等等。另外,花甲之年开始写作,80岁时出版第一本书的杨本芬凭借“秋园三部曲”(《秋园》《浮木》《我本芬芳》),成功通过初审。

5月21日下午,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教授受沈阳市时代文仓城市书房文学沙龙《阅读的力量》邀请,作了一场题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5年来的小说现状》的讲座。孟繁华教授认为古代文学,甚至现代文学基本完成了经典化过程,评论一个时代的文学,要更多看其高端成就。一个小时的分享中,孟繁华教授全方面分析了近几年的文学创作,也对网络文学与纯文学的关系、ChatGPT写作等问题给出自己的解读。

本月新书热销榜单印证了孟繁华教授对近年来当代文学与写作的总结:体量大,内容丰富。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声名显赫的文学大师,也是位高产作家,他的散文集生活阅历和智慧与一体,风趣幽默诙谐打诨中道尽人情世故。《允许一切发生:过不紧绷松弛的人生》和《无用之美》则是两位年轻作者与读者分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态度。比如,李梦霁在书中坦陈所有脆弱、纠结、不完满——年少成名的红利与辛酸;面对爱情的摇摆和错付;原生家庭的对峙和羁绊;职业生涯的重创与重生……

《盐镇》是本非虚构写作作品,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展现12位女性在城乡、阶级、偏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2008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施一公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全职回母校清华大学发展生命学科,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10年后,他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创办西湖大学。他在56年的人生历程中,总是作出让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抉择。什么促使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如何发挥理想的力量?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又是什么?相信读者可以在他的《自我突围》中找到答案。

听完孟繁华老师的讲座,我去逛書店,发现译林出版社的新书《红与黑》有了一些小变化,把作者译成“斯丹达尔”。这本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杰作自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书中所塑造的于连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近200年后,关于人生、奋斗与选择的讨论还是青年朋友们最关心的内容。孟繁华教授讲座后与读者的互动环节中,一位来自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一女生提出自己和相当一部分同龄人正处于“没有青春、没有目标”的“丧文化”中,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指点迷津。孟繁华教授用他今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开启回答:“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处理人的内宇宙的一个领域……”

就像孟繁华教授说的那样,文学无法直接产生GDP,但文学又是一个时代最不可缺少的精神指引和精神指标。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回答这位与于连同龄的年轻人的问题,就像孟繁华教授告诉这位年轻人的,“人生就是这样的,追求意义是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文学虚构中的人生还是现实中的人生,我们都要努力寻找目标和意义,200年前的于连是出人头地,200年后的人生意义则要靠小朋友慢慢去尝试、去选择、去总结。

猜你喜欢

讲座教授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