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桂英、佘太君的历史原型可能是鲜卑女英雄

2023-07-13张松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太君党项穆桂英

张松

小说《杨家将》在中国社会家喻户晓,书中塑造的穆桂英、佘太君等经典形象与讲述的精彩故事,更是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穆桂英、佘太君二人的历史原型却不是汉族人,而可能是能征善战、叱咤风云的鲜卑女英雄!

穆桂英原为鲜卑慕容女

穆桂英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业的孙媳妇。虽然史书上对她无记载,但民间认为穆桂英当有其人,而且是一个顶天立地、勇冠三军的女英雄。民间说她原为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具备当时很多妇女没有的心理素质和出类拔萃的英雄行为:年纪轻轻,自作主张,挑选丈夫,不受礼制等框架束缚,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男人不同意,就把他缚绑,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这种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快速结婚模式,是穆桂英的一大创造;刚过门的媳妇,就敢于挑大梁,挂帅破天门阵,丈夫不服令,铁面无私打军棍,可晚上回帐,仍是柔情脉脉,尽到做妻子的义务,柔中有刚,刚中见柔;每临战阵,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完成了忠节大义。

穆桂英的性格很难从汉族女性中找到渊源,中国的穆姓,除了源自商汤的汉族后裔之外,还有北魏王朝丘穆陵氏,以及清军入主中原的满洲旗人改姓为穆。据清《保德州志》称:“杨文广之妻慕容氏,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辽兵将均畏之。”又据该志说,慕容氏家乡在保德州(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保德二县)的穆塔村,而“慕”与“穆”姓音贴近,所以,卫聚贤撰《杨家将及其考证》一文以为,穆桂英姓实为慕容氏。

杨文广、杨琪均与慕容氏联姻

具体而言,穆桂英的历史原型是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氏。

在具体介绍之前,必须先介绍一下杨家辈分的关系:杨业的长子叫杨延昭,由于英勇善战,是北宋抗辽名将,故辽国人称其为天上的六郎星下凡,世人也称他为杨六郎。杨延昭一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传永、杨德政和杨文广,而小儿子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氏便为穆桂英的历史原型。

据清《保德州志》卷二记载:“延昭子文广,娶慕容氏,善战。今州南慕塔村,犹其故地云。”

慕容氏为鲜卑族人,慕容也为古鲜卑族的大姓,边境游牧民族自古善战,所言不虚。在五代十国时期,国家政权长期分裂,却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有不少鲜卑族人与边境汉族人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人通婚,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

杨文广的堂兄杨琪也娶慕容氏为妻,据欧阳修《杨琪墓志》记载:“杨琪初娶慕容氏,又娶李氏。”

可见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了宋代,而杨家又长期驻守边疆,所以杨文广和慕容氏也算得上是琴瑟和鸣。

“穆”与“慕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谐音关系,翦伯赞先生赞同这个观点。

慕容氏作为穆桂英的原型也实属合理,二人都英勇善战,忠于北宋王朝,但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穆桂英与杨文广的关系却逐渐错乱,历史上的慕容氏并非杨文广的母亲,而是妻子。

佘太君的历史原型是胡人而非汉族人

穆桂英身世存疑,与其名气相仿的佘太君也非汉族人。据说,这位杨门女将的领军者很可能与鲜卑有关,其家族为躲避灾祸,迁至黄河折角处生活,故取汉姓为“佘”。读法上,“折”字和“佘”字是同音,因“折”字不吉利,遂改“折”为“佘”,由“折太君”变为“佘太君”了。

据清《晋乘搜略卷二十》载:“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之亲援桴鼓然。”意思是:“在故乡传说之中,折太君擅长骑马杀敌,她的所有奴仆比士兵还技艺高超,他们用兵战胜敌人的样子正如蕲王(韩世忠)夫人亲自擂动战鼓时那样英勇无畏。”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折太君近似戏曲小说中的佘太君,一样的武艺高强,一样的无所畏惧。

“折”姓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考古学家戴应新根据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对折氏家族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在《折氏家族史略》一书中称,“依据文献,折氏家族属党项羌民族,当无疑义。”

宋邓明世撰《古今姓氏书辩证》指明,“羌族有河西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族。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節度使。”

师从著名民族史专家周伟洲先生的赵海霞博士,撰《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文称:“唐初,吐蕃势力北上,鲜卑折掘氏部随党项羌北迁至府州等地。鲜卑折掘氏与党项羌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融合,至唐末五代时期,鲜卑折掘氏逐渐融入党项羌,并开始以党项折氏之名见于史籍。宋代以后,折氏随着与汉族的长期通婚,又逐渐融入汉族之中。”这种观点在《宋事实类苑》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就是说,折氏家族的民族身份存在这样一个转换:匈奴-鲜卑-羌族-党项-汉族。五代至北宋,我国黄河上游地区民族矛盾尖锐复杂,政治态势变幻无常。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辽、北汉、北宋和西夏都曾经在这一地区建立过自己的统治。就在这风云激荡、狼烟四起的年代,折氏家族崛起于黄河以西。

据清《保德州志》载:“杨业娶折德扆女。”折家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武将世家,折德扆为折太君的父亲,折太君历史上记载得并不多,还仅局限于其生活方面。

折太君不仅是家族中的女中豪杰,也是夫婿家的贤德内助。她会在杨继业在外征战之时管理好家庭,也会训练仆从来鼓舞士气。为什么佘太君这名角色会给人如此深刻的印象?因为原型本就极具魅力,惹人喜爱。

折太君很长寿,活了整整77岁,在历史上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形象,这也是佘太君在作品中很长寿的一个原因。

猜你喜欢

太君党项穆桂英
我的“穆桂英”太姥姥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从内部规律和外部比较看党项语第一小循环的构拟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从中日史料的角度再考日伪时期的“太君”用法
试析唐代内迁党项的社会经济
难忘的一次表演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婺剧《穆桂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