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列拥挤未必要拔牙正畸

2023-07-04刘月华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康复 2023年18期
关键词:牙床牙弓牙列

■文/ 刘月华 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儿童青少年拔牙正畸需要三思后行

很多口腔医生在向患者介绍拔牙正畸治疗方案时,通常会说:“牙列拥挤需要通过拔牙来获得牙齿排齐的空间。”类似的解释通常能获得患者的理解。

但当我们重新反思拔牙矫正时,或许会有新的思考。

首先,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原始简单逻辑是“牙量-骨量不调”,即牙齿宽度的总和(牙量)大于牙床的总长度(骨量),牙齿无法整齐地排列在牙床中,因此需要拔牙腾出空间排齐牙列。但这种简单的逻辑忽视了一个问题,儿童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量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轻度或部分中度牙列拥挤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骨量以排齐牙列,并能兼顾面型美观和疗效稳定。

第二,拔牙是不可逆的。天然牙拔除后就意味着永久失去,无法再生,而且随着间隙关闭,牙弓总长度减小,牙床也随之减小。牙量减小伴随着骨量的丢失,这种影响是难以挽回的。

第三,拔牙矫治不意味着疗效稳定。从已经有的研究来看,拔牙与不拔牙正畸治疗后的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都存在类似的复发倾向。

第四,拔牙使得固有口腔容积(牙弓内侧区域)减小,舌体被迫后退,可能导致上气道变窄。对于本来存在上气道狭窄的儿童青少年,拔牙矫治带来的上气道改变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睡眠呼吸问题,甚至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也增加了矫治后复发的可能性。

第五,正畸治疗的美学目标是建立协调的鼻-唇-颏关系。儿童青少年的鼻和颏部也在向前发育,唇的相对突度下降,牙弓突度要给鼻、唇、颏的生长发育留出空间。如按照成年人矫治的思路治疗儿童青少年,临界拔牙病例在正畸后很容易出现唇颊凹陷问题。

事实上,除了拔牙之外,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小牙量-骨量不调,比如扩弓、磨牙远移,利用替牙间隙,下颌前导、垂直向控制等。

正畸治疗“三观”要端正

牙列拥挤的本质是牙量和骨量不协调,正畸治疗中我们可以采取减少牙量或增加骨量的方法。通过拔牙减少牙量,能够快速解决牙列拥挤的问题,并能有效改善前突。但拔牙缩短了牙弓长度,不可避免带来牙弓宽度变窄、上气道变窄等问题。

当我们遵循正畸的“健康美学观”“整体平衡观”和“长期稳定观”的原则,特别从长期稳定来分析正畸方案时,就会发现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拔牙矫治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青少年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拔牙带来牙量减少的同时,还会损失“骨增量潜力”。从侧貌美学方面来看,青少年鼻、颏部的生长发育尚未完成,上下唇应维持适当的丰满度,为鼻和颏部的生长发育留出空间。

总之,对于儿童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对拔牙矫治应慎之又慎,对于临界拔牙病例,应当更多地考虑能否通过其他途径增加骨量以获得牙齿排齐的空间,而非贸然进行拔牙矫治。当然,对于严重拥挤伴上下唇前突的儿童青少年,拔牙矫治依然是最佳方案。无论是拔牙矫治还是不拔牙矫治,都应该遵循口腔正畸的“三观”,从美学、功能、稳定等多方面进行权衡考虑。给儿童青少年患者制订正畸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潜力。如何才能为孩子制定最佳的矫治方案,应寻求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多维度综合诊断及全要素个性化分析。

健康口腔正畸,要做到“因龄而异,因畸施治;早不如巧,适时干预;审慎拔牙,审慎掩饰;对标要素,长期稳定;适度干预,健康至上”。

猜你喜欢

牙床牙弓牙列
重阳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老屋
正常垂直骨面型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牙弓/牙槽骨弓的塑形矫治
——基于牙弓形态发育不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与阻断治疗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假牙老掉怎么办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