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小成大 立志树人

2023-07-04王晓芳张暖杨黎明

中小学德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立志志向小事

王晓芳 张暖 杨黎明

摘 要立志教育是引导学生结合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自主建构并主动实践个体志向的过程。立足以小成大原则,通过立志,在信念驱使下“定向发力”;通过持志,在个体修习中“省思笃行”;通过成志,在集体活动中“成事立人”,促进学生丰盈内心、蓬勃发展。

关 键 词 立志教育;以小成大;立志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6-0017-03

立志是个体自主建构志向的行为,立志教育要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志,驱动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以积极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等为指导,努力做适合校情、生情、学情的校本化立志教育,从日常“小事”出发,帮助少年儿童建立成功感、自信感,唤醒价值感、责任感,从而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充分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人生的大志向而努力。

一、立志:在信念驱使下“定向发力”

立志教育是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的成长提出了立志、勤学、修德、自强、创新、笃实等要求,其中将立志放在第一位,[1]可见立志之重要。少年儿童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只有确立和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树立远大志向,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不走错路,不做错事。志不立,无以远,高远的志向是引领学生走好未来人生路的关键。学校通过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在树立志向问题上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树立了正确的志向,并为之努力;树立了正确的志向,但缺乏行动力,不能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有志向,但着眼个人享受及舒适等,恐难为之付诸行动;没有志向和目标,在师长安排下被动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励他们不断朝着目标努力。一是杜绝不良思想侵害。当前,网络文化的无孔不入,让缺乏是非分辨能力的学生极容易受负面舆论的影响,形成错误价值观。为此学校通过社会热点的剖析,引导学生辨识社会舆论,建立正确价值观,认识到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从而立志做一个正直上进的人。二是加强追星教育。针对当前学生热衷“追星”的现象,教师们主动分析“偶像”的经历,让学生们明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勉励学生像自己的“偶像”一样,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最好的追星是“成为最好的自己”。三是树立身边榜样。理想过于远大容易“失真”,因此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大力打造校园里的“明星”,让身边榜样激发他们比学赶超的劲头,树立“我也要成为校园明星”的信念。

务实而具体的立志教育,让学生们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

二、持志:在个体修习中“省思笃行”

“立大志”易,“成大志”难。因为“大志”体现在“大事”上,而“大事”是由持续不断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累积而成。[2]学校认为,通过立志教育培养学生远大志向,关键需引导学生坚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让他们在“日成小事”中“苟日新,日日新”,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

(一)在日成小事中研习本领

少年儿童因心智发育尚不成熟,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却、放弃。为此学校通过开展“生立大志 日成小事”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持志”。如开展“四晨熠”活动,让学生每天清晨开展班际晨韵巡演活动,面向师生展示个人才艺,形式包括器乐演奏、歌舞、魔术、小品、相声、朗诵等,让学生通过大胆自信的展演认识个人价值,体会成功快乐。开展“晨练”,每天清晨各支体育运动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专业训练,通过日复一日的晨练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将体育锻炼中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斗志延续到学习和人生的赛场。开展“晨读”,每天清晨学生与诗歌为伴、与经典为伴,增长知识,丰富底蕴,让良好阅读习惯滋养终身。开展“晨劳”,每天清晨学校爱心菜园和包干区热火朝天,学生通过接触自然、动手实践,形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日成小事通过最容易“上手”和坚持的每日小事,让学生在满满的成就感中研习本领,修炼技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在日省吾身中坚定志趣

只有自我驱动的成长才是真实的成长,才能坚持不懈而不半途而废。学生自我驱动来自外界激励,也来自自我反思。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最为看重的八个品质进行分解,并将之提炼为十六种行为养成重点,再根据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教养要求,编列了学生核心品质主要行为训练及评测点,制定了《立志教育修炼手册》,人手一本下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自我日评、家长周评、班级月评、学校期评、家校年评,对自己的行为养成进行反思、观测、检验、调整、积累、提升,将“持志笃行”落实在每日每件小事上,如此以日积年,最终让学生通过践行体验,观照自身,对照榜样,坚定自己的志趣追求。

三、成志:在集体活动中“成事立人”

个体心理学认为,儿童天生就有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兴趣。阿德勒称之为“社会兴趣”。这种社会兴趣需要在集体活动中发展。据此,学校通过班级自主管理和学校主题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既服务他人,又成就自我。

(一)在自主管理中服务他人

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民主参与班级大小事务的管理,学生能充分发挥班级小主人精神,将个人志趣落实在行动中。为此学校鼓励各班树班风、立学风、集众智、凝班魂,从班名、班训、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的制定,到班歌创作、班徽设计,尽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在民主建设过程中,师生每年都会联手打造具有班级文化基因的教室“软装”,并定期更新和优化。如此一来,各具特色的中队角、图书角、特色角、绘画天地、“科技空间站”、“昆虫幼儿园”等层出不穷,学生创意与智慧充盈其间,润物无声的教育和启迪无处不在。

自主管理催生了班级中的很多“小能人”。为了激活他们的管理才能,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各班结合学生个性和成长情况,设置了劳动岗、管理岗、学习岗和值日岗四类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同时鼓励全员主动报名参与岗位竞选,经培训后再正式上崗。这样从“大管家”到“台长”,从“专职”到“兼职”,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自愿做,处处用心做”的良好班级风尚。每周五的班干部例会时间,岗位“小主人”们就会集中在一起,对自己的岗位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提出困惑,讨论对策。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经过培训、实践、反思、改进,在服务他人中发光发热,个人能力得到发展,个人志趣在实践中“兑现”。

(二)在主题活动中成就自我

学校认为,每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可以通过挖掘他们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坚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使他们都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寻志、持志、成志,成为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据此,学校在原有的时节活动、少先队主题活动、各学科节等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彬彬有礼好少年”“孜孜以求好少年”“勃勃生机好少年”“灼灼其华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力求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中发展能力、成就自我。

“彬彬有礼好少年”培养学生温文尔雅、大方自信的形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做到谦和友善、仪态得体、言行有度、乐于交往,为此学校开展了“以礼相待,以敬处世”国旗下讲话,“学习雷锋,文明礼仪伴我行”“遵纪守法,争当优秀小公民”等系列宣講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照践行。

“勃勃生机好少年”树立学生朝气蓬勃、阳光自立的形象,引导学生形成合作、自信、勇敢等良好精神风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发展。为此学校开展了“奥运健儿,我的榜样”“走进天河,走进运动场馆”“运动与我(我家)”“秋风展旌旗,健儿扬志趣”等系列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孜孜以求好少年”引导学生格物致知、勤勉自励,将学业要求细化为认真学习、勤奋钻研、勇于反思、敢于创新四个方面。通过评选“天河小院士”,建立“昆虫幼儿园”,开展“小眼睛看建筑”等活动,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灼灼其华好少年”倡导展艺亮能、坚毅自强,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展现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学业优良、乐于分享等榜样型人格。学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大力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发展空间。每个班打造一项特色文化品牌,如语言艺术班、科技班、管乐班、弦乐班、民乐班、美术班、书法班、英语班等,从学生个性、班级发展愿景出发,对班级课程资源进行最优化设计和处理,形成目标清晰、步骤完善的培养体系。

多样的活动,多彩的舞台,成就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灼灼其华,亮点频闪,让立志教育有了现实的载体,激发学生成志立人。

实施立志教育以来,学校师生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凝聚发展合力,学校发展态势显著提升,教师在专业发展良好,学生积极进取,累计共有两百余人次在学科类、科技类、体艺类比赛中获奖,赢得了家长、社会的支持与肯定。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立志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49-53.

[2]王晓芳.生立大志·日成小事——"学·做·评一体"小学榜样教育创新探索[J].中小学德育,2023(04):43-45.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立志志向小事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