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看待AI艺术

2023-06-27王小豪

南风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南风窗人类艺术

王小豪

几天前,歌手孙燕姿就“AI孙燕姿”的爆火发表了一篇沉静的自述。她用混杂着达观和无奈的语气说道:“人类无法超越它已指日可待。”

相似的无力感,正在藝术领域四处蔓延。诗歌、绘画、摄影、音乐……纷纷成为代码和算法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有人担忧,没有生命、对生活无切身感受的AI,是否正在瓦解艺术的价值。

南风窗专访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研究院专家、南开大学哲学院陶锋教授。陶锋是最早提出人工智能美学概念的学者之一,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并参与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的制订。

他认为,AI确实剧烈地冲击了现有的人类艺术,但也为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可能。AI艺术背后的智能文化工业在使艺术大众化的同时,也蕴含着压抑人类生命力的危险。他提倡,置身于AI革命洪流之中的人类,应通过对AI艺术的探索,引导AI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懂艺术的艺术家

南风窗:今年AI艺术可谓是井喷式爆发,你怎么看目前的发展态势?

陶锋:我虽然从事哲学研究,但以前也是一名艺术家。2016年,我进入人工智能美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进行一些AI艺术的创作。其实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AI艺术应用,比如今年最火的ChatGPT、新版的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总是能给我带来新奇的、意想不到的感觉。

以前我对AI艺术总体持批判立场,认为它只能生成一些批量化、同质化的平庸作品。但是最近的这些应用出现之后,AI创作的艺术作品质量大大提高,开始出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甚至有些作品具有AI特有的艺术特点,这打破了我以前对它的刻板印象。

同时,AI让艺术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命题和新尝试。有一个叫Dragan Ilic的外国艺术家,把自己绑在一个大机械臂上,机械臂不断地运动,他则拿着画笔在画布上涂抹,这其实就是在反思人与机器的关系。最近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毕业生展,也有相当多的AI艺术的身影,大家都在积极探索AI为艺术带来的新可能。

南风窗:通常认为只有人类才可以理解并创造艺术,AI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把AI产出的这些作品称为艺术吗?

陶锋:我和很多艺术家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问我,AI创作艺术的行为和蚂蚁在沙滩上划出一个图案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怎么能说它创造的东西叫艺术呢?我当时就反问他们,无论从行为上、功能上、表现上,AI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我们理解的艺术品是一回事,人们可以去欣赏、品鉴,凭什么认为这不是艺术品?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说,AI能不能理解艺术根本不重要,只要它的行为和结果符合我们对艺术行为的认知,我们就可以说AI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其实图灵测试也是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它也不在乎AI是否具有心灵、思想,它只凭产出的语言结果来判断AI是否具有智能。

更深入地讲,AI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契机。在AI出现之前,我们认为艺术、创造性、想象力都是人类独有的,无法想象机器代替人类思考,因为我们认为艺术的本质,如创造性、超越性等,只能被人类掌握。但是AI出现之后,极大挑战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平等的视角看待非人的事物。

我期望的是,AI应该打碎人类中心主义迷梦,但不应设立另一个中心主体,不需要用AI中心主义来取代人类中心主义。

南风窗:我感觉AI创作的绘画、摄影等作品虽然五花八门、风格各异,但仍十分类型化,似乎缺少开创性。而艺术发展到现在,开创性是十分重要的。

陶锋:这取决于我们怎么理解开创性。当我们在谈论开创性的时候,一方面说的是艺术范式的革新,比如说立体主义画派,它是对传统绘画透视原理的革新,这种开创性必须建立在对艺术的理解之上才有可能,但AI并不理解艺术是什么,或者说它并不以人类的方式理解艺术,它只是在按照指令执行一种类似艺术的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AI是否创造了新的艺术门类,比如19世纪中期照相机的发明,直接催生了摄影、电影等新的艺术形式。目前看来,AI艺术仍停留在绘画、音乐、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的范畴里。从这两个角度来看,AI艺术还不具备开创性。

AI应该打碎人类中心主义迷梦,但不应设立另一个中心主体,不需要用AI中心主义来取代人类中心主义。

不过,AI艺术并不是完全没有新的东西,它具有一定程度的新奇性(novelty)。AI的确创作出了一些我们此前没有见识过的艺术风格和作品,这一点无可否认。未来AI或许会创造出新的艺术门类,比方说超声波艺术,但人类无法理解。

南风窗:或者不承认。

陶锋:没错,这涉及我们如何定义艺术,进入现代以后,我们就已经不再给艺术下具体的定义,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集合,我们可以不断地往里头添加新的元素。其实,现代艺术早就和古代艺术完全不同了,所以照现在的发展速度,AI有很大的潜力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这是值得期待的。

南风窗:AI的发展太迅速了,未来会不会人类对艺术的定义权都被AI夺走?

陶锋:不排除这种可能,其实类似的事情已经逐渐发生。现在很多人都在用ChatGPT写论文、制定规章制度,久而久之可能就习惯于让AI给我们制定标准、提出观点,最后很有可能出现,我们会向一个并不理解艺术是什么的AI询问什么是艺术。

南风窗:在进行AI艺术创作时,人类要做的只是语言输出,剩下的交给AI完成就行了,这和传统的艺术创作已经有了本质区别。

陶锋:是的,传统艺术往往和身体技艺联系在一起,弹琴、画画都需要学习、训练,高级的艺术正是通过不断地提升身体的技艺来达到艺术的境界。到了现代艺术领域,技艺相对就没那么重要了,毕加索、马蒂斯、梵高他们的作品在技巧性上,比古典时期的达·芬奇、伦勃朗简单多了。这不是说他们的技艺不高,而是现代艺术的侧重点已经从技艺转向了思想、眼光以及对艺术的理解。AI艺术出现之后,艺术和身体就彻底无关了,艺术创作不再依赖身体技艺,而只需要把我们的想法告诉AI就可以了。

南风窗:这是否意味着AI艺术会使过往的艺术经验和理论不再具有意义?

陶锋:艺术品的意义其实是和艺术史联系在一起的。现代艺术是对古典艺术的彻底反叛,但是如果没有古典艺术,现代艺术无法成立。很多人都说毕加索的画就像小孩子画的一样,但如果了解古典艺术的话,就会知道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突破性在于对古典艺术焦点透视手法的反叛。AI艺术同样如此,AI艺术是对人类艺术的反叛,但没有人类艺术,AI艺术也不能成立,所以这并不意味着过去的经验不再具有意义。

南风窗:当人类需要做的只是输入几个词语时,此时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谁?

陶锋:这是有争议的地方,因为AI艺术的创作仍需要人来驱动,AI目前还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作。从行动学派的理论来看,AI艺术其实是人与机器共同构成的行为主体。不过今年3月,美国版权局主任Shira Perlmutter在相关准则中指出,如果人只是进行了输入提示词的工作,那么并不拥有AI艺术作品的版权。

智能文化工业

南风窗:你在论文里提到,AI艺术背后是一整个智能文化工业,它有什么特征?

陶锋:我们要意识到,AI艺术目前仍是AI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AI的诞生与发展是资本驱动的结果,OpenAI投入了上亿美元开发ChatGPT,背后一定是营利动机在驱动。虽然我们可以用ChatGPT来写诗,但OpenAI不是为了写诗才创作这个工具的,它的初衷是解决语言识别的问题,从而成为人类的AI秘书、助理,这样它才可以赚钱。只是随着AI应用越来越先进,资本发现AI艺术也有利可图,才慢慢地把钱投进来,促成了AI艺术的繁荣,这是AI艺术发展的根本逻辑。

从技术层面来看,AI艺术的本质是科学对艺术的整合。我们通常认为科学技术具有确定性和真理性,而艺术则是不确定的、神秘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但是,科技天然排斥偶然性,用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其实就是在让艺术抛弃掉偶然性和辩证性的部分,只留下确定性,变得具有规律。

当前这一波智能化艺術的浪潮,其实是科技对艺术的第二次整合。第一次是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结果是艺术被纳入工业化大生产,艺术品可以在工厂里大批量复制,进而产生了文化工业。AI艺术则在“复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了对艺术过程、艺术机制和艺术风格的“模拟”。比如让AI画一幅野兽派的画作,它做的事情不再是复制一张已经存在的画作,而是生成一幅独一无二的野兽派风格的作品,这是智能化艺术和工业化艺术不同的地方。

因此,我们可以把AI艺术的发展过程理解为资本将艺术进一步整合到科技的确定性之中,从而实现艺术品的智能工业化生产的过程。

科技天然排斥偶然性,用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其实就是在让艺术抛弃掉偶然性和辩证性的部分,只留下确定性,变得具有规律。

南风窗:智能文化工业对艺术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陶锋:我们需要辩证地看。积极意义在于,AI能极大简化艺术流程,降低艺术创作的门槛,乃至替代初级的艺术工作,为大众提供廉价的艺术品。现在我们买一幅画,最便宜也要几十块、上百块钱。让AI帮我画一幅,再配个画框,可能十块钱就足够了,而且得到的还是“真迹”。以后每个人的家里都能摆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真正地让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很好的事情。

消极意义在于,AI艺术会挤占艺术家的生存空间,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再做艺术了。我以前很喜欢写诗,每年都会给我的朋友们在节日送上一首藏头诗,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九歌”诗歌写作系统,它让写诗这件事变得特别简单。只要把对方名字输进去,马上就可以生成一首藏头诗,不用我费力去想了,我就开始把“九歌”写的这些藏头诗送给我的朋友们。

渐渐地,我不写诗了,因为写一首诗要花很多时间,但是AI一下子就能写完,朋友们也还挺喜欢,我完全没有必要费那个劲自己去写。到后来我干脆就不送诗了,本来我写诗送人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情感,但AI一键生成让这件事变得特别廉价,送诗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南风窗:AI艺术没有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这让我联想到了电子乐,与用钢琴等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相比,电子乐里每一个音符都是均质化的,有观点认为电子乐是音乐理性化、机械化的产物。未来这种情况或许会在更广泛的艺术层面发生。

陶锋:这就是科技把艺术整合到确定性之中的结果,AI艺术的后果之一就是审美的进一步理性化。以前我们认为艺术很珍贵、很重要,是因为里面包含了一些神秘的、不可控的东西,阿多诺认为艺术保留了部分巫术传统,它是人与自然的交感和谐,是人类原始生命力的表达。

除了神秘性外,艺术还具有超越性,艺术的超越性源于人类精神的超越性,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而AI本身并无生命,从这方面来说它并无有限性,所以它也不需要去自我超越。

因此,AI生成艺术的逻辑和人类完全不同。人类的语言、艺术和文化都建立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互动之中,但AI艺术其实是代码程序下的封闭产物,尽管它需要一些词汇来驱动,但其实与外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是全然内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AI艺术生成的其实是一堆“物质”,没有精神,没有生命。

南风窗:这产生了一个悖论,即AI虽然可以产生大量低廉的艺术品,但这些艺术品其实是一种无机物。当这些没有精神能量的艺术品充斥于我们的生活空间,人的生命、情感会不会受到压抑?

陶锋:这很有可能。但我们不必悲观,当AI试图控制和取代人类时,更在提醒我们要培养对生命和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南风窗:此时艺术的价值是否会被AI消解?

陶锋:其实这个时候艺术的价值才更重要了。目前,AI只能在某些已成熟的艺术门类如书法、诗歌、绘画中表现很好,因为这些艺术门类非常成熟,其基本规律已经被人类摸清了。这也激励我们去思考艺术中还有什么元素是不能被AI破解的。我前几天还在想,要写什么样的诗才可以让AI无法模仿。我相信AI不会完全消解艺术,因为人类艺术总在不断创新。

AI艺术是一场社会实验

南风窗:艺术曾被赋予“人的解放”的重任,AI艺术是不是与此背道而驰?

陶锋:这是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等思想家提出的命题。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的人们普遍对社会感到失望,觉得人的理性都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怎么还会出现战争?阿多诺等人就提出,应该通过艺术救赎人和社会。所以,现代艺术很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否定性和批判性,通过内在否定去否定外在的工业社会。

相较之下,文化工业会控制人的审美,进而控制人的意识和判断。AI艺术是理性干涉艺术的产物,自然也会如此。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机器文本海洋”的概念,由于AI的创作速度和产出远超人类,未来可能会形成像大海一样无限量的机器文本,对人类文本进行替代。尽管机器文本源于人类,但它的逻辑和人类终究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看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这些被“污染”的机器文本时,最后人类肯定会被这种思维影响。

南风窗:人的灵动的思维慢慢变得机械化、逻辑化了。

陶锋:我举个例子,现在不少人写英文文章时都在用AI翻译。我们知道中英文的语法逻辑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照顾AI的翻译需求,我们在写作时会尽可能地根据机器翻译的特点来写作,这样就失去了文章的美感。但你不這么写,机器翻译得就不好。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写作就已经被机器异化,机器在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根据它的要求去工作、生活,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

目前,AI只能在某些已成熟的艺术门类如书法、诗歌、绘画中表现很好,因为这些艺术门类非常成熟,其基本规律已经被人类摸清了。这也激励我们去思考艺术中还有什么元素是不能被AI破解的。

南风窗:也许我们会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是自由的。

陶锋: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问题。我最早提出“人工智能美学”这个概念的时候,遭到了一些研究AI的哲学家的嘲笑,他们觉得当前重要的是探讨AI的伦理、版权和隐私等问题,艺术不重要。但其实,社会变革的先导往往是艺术和文化变革,甚至可以说艺术就是一场社会实验。我们看五四运动的发展就知道,它的先导是新文化运动。

为什么有些人恐惧AI,害怕AI将来取代人,因为AI现在正处于一个可控与失控的辩证状态之中,我们对它的生成机制和逻辑不清楚。如果我们弄明白了它的规律,就可以驾驭AI这个很好的工具。发生在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如果失败了,不会伤筋动骨、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所以一些人工智能的核心命题也可以在艺术中先试验,知道哪些领域需要限制,哪些领域可以放开,从而引导AI的发展。

南风窗:目前实验的核心在哪?

陶锋:我认为主要是信任问题、异化问题和失业问题。

南风窗: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陶锋:我觉得信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阶段我们缺少人工智能文艺领域的行业规范。我举个很基础的例子,一幅画是不是AI画的应该标注清楚吧,但没有人这么做。告知身份相当重要,否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这个问题发生在艺术领域大家还能一笑了之,但如果放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构成很大问题。因为没有身份告知,所以我现在接电话的时候都要先判断一下对方是不是AI,它是不是在骗我;再比如影视行业现在很流行换脸,但我们也知道换脸被用在了很多违法的地方。如果任由这种不信任蔓延,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异化问题则更深远,仅靠规章制度难以解决,它需要学者和艺术家共同思考、推动,让普通人重视这个问题。至于失业问题,AI在替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岗位,我们能做的就是吸取这种变动的经验,然后再推广到其他行业。

猜你喜欢

南风窗人类艺术
《南风窗》新媒体营收激增原因分析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爆笑街头艺术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
《南风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