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接器屏蔽片弹簧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2023-06-25韩征权徐凤明罗斌琪

模具工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内切圆冲孔冲压

韩征权,徐凤明,罗斌琪

(遵义精星航天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遵义 563125)

0 引言

屏蔽片弹簧是连接器中的关键部件,用于连接2 个不同的零件以实现屏蔽功能。连接器插合时对屏蔽片弹簧的使用频率较高,要求片弹簧具有高弹性、耐疲劳、不易断裂等特性,因此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领域常采用铍青铜材料,零件成形后经热处理保持形状稳定,达到可靠连接的效果。

屏蔽片弹簧由薄板料成形,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薄板料成形进行了研究,胡海[1]分析了铍青铜接触片弹簧成形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采取回弹补偿、夹具定型辅助时效等措施,解决了接触片弹簧弹力不足、一致性差等问题;徐虹等[2]运用塑性力学理论对拉深回弹进行应力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解决了板料成形翘曲变形问题;陈俊梅[3]对U 形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和模具结构优化,提高了零件生产效率;赵成寅[4]对继电器“Z”形件压弯切断模具进行优化,解决了变形问题;赵建华等[5]利用仿真软件对异形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和模具设计,解决了拉裂问题;刘志良等[6]对带微型槽的连接器零件结构进行分析和模具设计,解决了带微型槽零件易变形问题。现以连接器屏蔽片弹簧为例,分析其冲压成形过程和变形原因,找出改进方法,以提升零件成形质量。

1 工艺分析

图1 所示为屏蔽片弹簧,零件材料为QBeMg1.9铍青铜板,板厚为0.15 mm,要求成形零件表面无凹坑、台阶、毛刺、变形、裂纹等缺陷,生产批量不大,为节约制造成本,采用分工序冲压成形。

图1 屏蔽片弹簧

1.1 零件分析

图2 所示为屏蔽片弹簧三维结构,其类似莲花状,中间是通孔,周圈由22根片弹簧组成,相邻片弹簧根部圆形过渡、顶部内凹,片弹簧上还有3个直径为φ3 mm 的圆形缺口均匀分布,装配时每个片弹簧都起到连接作用,因此如何保证片弹簧内切圆直径是该零件成形的关键和难点。

图2 屏蔽片弹簧三维结构

1.2 成形工艺流程

根据零件结构分析有2种不同的成形方案。

方案1:落料→清洗→热处理→弯曲成形→冲孔→去毛刺→清洗→热处理→检验。

(1)落料。将板料落料为毛坯,完成中间φ6 mm定位孔、3 个φ3 mm 圆形孔、22 根片弹簧的一次成形。

(2)弯曲成形。在毛坯基础上将片弹簧顶部、中间和根部一次弯曲成形。

(3)冲孔。将屏蔽片弹簧倒扣在冲孔模上,进行底孔冲裁,完成零件的冲孔。

方案2:落料→清洗→热处理→弯曲成形I→弯曲成形II→冲孔→去毛刺→清洗→热处理→检验。方案2 主要是将方案1 的1 次弯曲成形分为2 次成形,其余工序不变,零件冲压成形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冲压成形过程

(1)弯曲成形I。在毛坯基础上将片弹簧顶部弯曲成形,保证顶部特征的稳定,片弹簧根部进行预弯成形,减少2次弯曲成形时片弹簧回弹量。

(2)弯曲成形II。对片弹簧根部进行弯曲成形,22 根片弹簧中间弯曲成腰鼓状,片弹簧根部与底面近似垂直,保证根部特征的稳定,完成屏蔽片弹簧的基本形状成形。

对以上方案分析可知,方案1 弯曲成形时片弹簧变形大,顶部和根部有向外扩张的现象;方案2将片弹簧分2 次弯曲成形,保证了片弹簧顶部和根部的特征,因此方案2更合理。

2 屏蔽片弹簧变形原因分析

成形的屏蔽片弹簧入库检验时发现φ14.3 mm尺寸超差,且每根片弹簧成形一致性差,通过对屏蔽片弹簧生产流程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2.1 冲压工序不合理

(1)弯曲成形II模具结构如图4 所示,经弯曲成形I 后的片弹簧正向放置在下模中,弯曲成形时靠屏蔽片弹簧的中间定位孔进行定位,上模向下运动,完成片弹簧成形,然后上模向上运动。由于零件结构特殊,屏蔽片弹簧为上小下大结构,弯曲后会紧包裹在上模,靠人工将屏蔽片弹簧从上模取出,存在片弹簧变形的可能。

图4 弯曲成形II模具结构

(2)冲孔结构如图5所示,将屏蔽片弹簧倒扣在下模,上模向下运动完成冲孔,考虑片弹簧取出变形,设计下模外径比屏蔽片弹簧内切圆小0.05 mm,由于公差相对较小,人工取件时有变形情况,屏蔽片弹簧会发生明显变形,图6(a)左侧部分片弹簧向外扩张,图6(b)下半部分的片弹簧向内凹。

图5 冲孔结构

2.2 清洗环节

去除毛刺后,将屏蔽片弹簧放入圆形载具中,利用设备进行自动清洗、焙烘,20 min 后完成清洗,经检查,未发现零件互插、变形,说明清洗环节不影响片弹簧变形。

2.3 材料回弹影响

屏蔽片弹簧材料为铍青铜材料,在模具设计时考虑了变形因数,将模具零件尺寸进行相应设计,冲压成形过程中,单个片弹簧还是存在反向的弹性变形,导致屏蔽片弹簧内切圆尺寸与设计尺寸不一致。考虑成形后应力的影响,清洗后进行热处理,消除成形时产生的应力,零件尺寸稳定。

3 模具结构改进

因冲孔后取件发生变形以及材料回弹的影响,在冲孔工序后增加整形工序,以保证零件成形尺寸满足要求。

图7 所示为屏蔽片弹簧整形模,屏蔽片弹簧在成形过程中由于回弹和取件导致变形,整形模可以消除回弹和取件变形这2 个因素,取件环节的模具设计非常重要。考虑取件的方便性,将上模按片弹簧内切圆尺寸设计,保证屏蔽片弹簧整形时内切圆尺寸,根部设计比内切圆尺寸小,并考虑了零件回弹补偿,整形模由4个四分之一圆组成,非工作时为敞开状态,工作时下模镶入1根定位芯,定位芯顶部设计有凸台,凸台穿过屏蔽片弹簧根部内孔并与底部贴合,用于屏蔽片弹簧整形时定位。当斜楔向下运动与滑块接触时[7],整形模为闭合状态,实现片弹簧整形;当斜楔向上运动与滑块分离时,整形模分开,即可将屏蔽片弹簧从上模取出,完成整形,片弹簧尺寸较好,无变形,如图8所示。

图7 整形模结构

图8 整形后屏蔽片弹簧

4 结束语

根据屏蔽片弹簧结构特点,对冲压成形过程和变形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回弹补偿和增加整形工序的措施,得到了合格的成形零件,并提升了零件的合格率,采用斜楔式整形模对该类零件成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内切圆冲孔冲压
冲孔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
三个伪内切圆之间的一些性质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与三角形的内切圆有关的一个性质及相关性质和命题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仅与边有关的Euler不等式的加强
集流管内壁冲压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
端拾器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上应用
The United States Set Out to Build a New Generation of Unmanned Drones SR-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