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哲学融入绘本教学启发幼儿多元思维策略探究

2023-06-21顾竹彦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启发绘本教学幼儿

顾竹彦

【摘 要】幼儿能够在游戏化的情境下感知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发展其多元思维力。本研究在儿童哲学视角下,从绘本刺激物的选择、提问方式的变换和设置哲学故事思想实验等三个方面探究启发幼儿多元思维的策略:一、巧选刺激物启发幼儿多元思维;二、变换提问方式启发幼儿多元思维;三、设置哲学故事思想实验启发多元思考。

【关键词】儿童哲学;绘本教学;启发;幼儿;多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在现实研究中有专家指出,我们中国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一在于课堂中中国的学生很少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总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唯一且正确的答案。我们深刻认识到哲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阅读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组织中努力立足于哲学视角,让幼儿能够在游戏化的情境下感知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发展其思维力。本研究从绘本刺激物的选择、提问方式的变换和设置哲学故事思想实验等三个方面探索启发幼儿多元思维的策略。

一、巧选刺激物启发幼儿多元思维

在儿童哲学的教学模式中,刺激物的选择、开发与应用往往是最起始的环节。国内儿童哲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源自生活,有实际价值;第二,问题探究式,激发思考;第三,多为真善美的内容,培养关怀性思维,但实际中很多教育活动内容与达到这些特点仍有距离,尚需不断打磨修改。

(一)选择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哲学绘本内容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幼儿的生活。因此教师在绘本选择中会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哲学绘本作为幼儿学习的课程内容。让幼儿在接触绘本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境进行经验对接,从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幼儿理解绘本中蕴含的哲学价值。例如绘本《绝妙的馊主意》,绘本讲述了一家九口人在拥挤狭小的屋子里居住时的前后感受,教师借助绘本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启发幼儿。下面是师幼的对话:

教师:你们觉得他们一家子住在屋子里是什么感觉呢?

小鑫:我觉得他们一定很难受,这个屋子太小了。

曦曦:他们听了长老的话把鸡鸭牛羊都放到屋子里了,后来就很安静。他们是有比较的。

教师:比较什么呢?

曦曦:比较屋子里小动物来之前和走之后。

俊俊:我觉得他们后来就开心了,虽然小屋还是很小。

通过绘本阅读幼儿感受到了主人公一家的矛盾点——屋子太小人太多。但是通过阅读、观察、对比、推理和深入的探讨,他们也逐渐理解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条件都没有做任何的改变,然而在生活糟糕和相对的安宁对比下男主人的心境發生了改变,也从中找到了幸福感。与此同时幼儿们感知、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

(二)选择悬念设置式的哲学绘本内容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思维与语言》一书中综合了符号学和发生学,论证了语言与思维的统一性,并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到了思维的发展受到语言的影响。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很难从科学论证中得出到底是思维影响了语言,还是语言促进了思维,但是能确定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必然联系,而问题探究的策略便是有效促进幼儿思维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典绘本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而扣人心弦,其中很多悬念设置的相关画面不仅能够吸引幼儿兴趣、提出问题,而且能激发幼儿进行问题探究。以下在阅读绘本《十一只猫做苦工》的封面时师幼的对话:

教师:封面上除了十一只猫还有什么?

幼儿:还有怪兽。

教师:咦?故事的题目叫《十一只猫做苦工》怎么还有一个怪兽呀?

幼儿:一定是那只怪兽让它们去做苦工的。

幼儿:怪兽躲在它们家附近,后来就把它们抓走了。

主人公十一只猫从一开始的一味破坏规则到最后利用规则智取大怪兽的情节深得幼儿们的喜爱。巧妙设置悬念让幼儿进行合理化的推理、猜测,思考怪兽出现的原因,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们的想法和猜测层出不穷,一下子获取了兴趣和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得以运转的源动力。这样的问题探究模式能较好的促进幼儿直觉思维的发展。

(三)选择蕴含道德思考的哲学绘本内容

《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基本社会性情感的形成等是可以借助绘本、戏剧、影视等多种途径实现的。因此在绘本内容的选择中,具有正面引导价值的道德教育哲学绘本,让生硬、古板的德育教育通过绘本阅读的形式渗透在关怀、美好与爱的体验之中,让艰难晦涩的主题也能有温和的诠释。

一些道德主题鲜明、画面鲜活又很美好以及文字简洁流畅、能传递出公平、友谊、生命等重大问题的绘本,幼儿阅读完了能初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

例如绘本《最棒的礼物》书中没有完整而连续的故事情节,但是主题鲜明,

“你们觉得什么是最棒的礼物?”在阅读前和阅读后教师分别提问幼儿。“上次妈妈送了我一个跟人一样大的芭比娃娃。”“我爸爸送了一辆能变形的警车,太酷了!”绘本阅读前所有的幼儿都认为礼物就是各种精美的物品,但是在阅读绘本后再让幼儿陈述时就有不同维度的表达了“和妈妈一起睡觉、跟好朋友一起骑车、一起坐一次旋转木马……”礼物不再只是能用金钱衡量的物质产品,而是更多能体会亲情、友情等无形的价值,与此同时感知、思考、判断等思维力也得以发展。

二、变换提问方式启发幼儿多元思维

选择了合适的阅读内容并不是就已然达到了引发幼儿哲学思辨的目的,在长期缺乏哲学辩证思考的幼儿中,当幼儿们初次接触到此类绘本时他们往往更关注绘本的故事情节,而对于绘本中蕴含的这些哲学价值和辩证思维的角度是幼儿不会关注的,这需要教师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哲学思维的逻辑关系和不追求唯一答案的问答方式。下面着重谈谈引发幼儿哲学思维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开放式提问拓宽幼儿思维空间

开放式提问设计能较好的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教师借助围绕绘本内容为主题的开放性提问,促使幼儿能聚焦问题、积极探究,真正实现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在思辨训练中更多需要老师启用开放性的问答模式,给幼儿创造多元化的回答空间,让他们能通过调动已有经验、运用合理化的思维填充、创造性的想象可能的情节,从而让思维活跃、表达多元。

例如语言活动《十一只猫做苦工》中猫队长带着10只猫经过花圃,这时10只小猫都进到花圃去采花了,猫队长一个人留在花圃外。“猫队长会怎么做呢?”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幼儿们的回答会因其切入点不同而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例如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那么幼儿的回答是这样的“我觉得它会提醒小猫不要去采花了,花儿是给大家欣赏的。”也有幼儿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它看到这么多小猫都进去采,它也会去采的。”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犯的老问题——从众心理;另外幼儿们也有会根据画面中给出的信息来进行判断“我看猫队长站在花圃外,双手高举着,他好像在一边招手一边提醒小猫们快出来!”不同的视角幼儿回答则是多样,而不是唯一的。

(二)讨论式提问拓展幼儿思维深度

讨论式提问主要引发幼儿围绕绘本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激发幼儿的思维发展能有层次性和丰富性,教师注意充分挖掘哲学绘本教材,预设出多角度的讨论内容,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有效引导儿讨论的方向、激发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让幼儿在倾听和陈述的过程中来表达自我、倾听他人的意见,进而充实、修正自我的观点或接纳他人的思考模式。

在语言活动《失落的一角》中,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了一场辩论赛:“如果你失落了一角,你会去寻找吗?”问题一经抛出幼儿们就分成了两组 “我觉得失去的一角原本就是属于它的,所以它一定会去寻找。”“如果不去寻找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了。”而反方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它找到了一角变成了圆以后就滚得太快了,它也不开心啊。”“当失落的一角跟圆分开以后就变成了真正的自己。”在他们充分表达分享观点的中幼儿对这个故事和人物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而这也将影响他们今后更客观的理性评价遇到的问题。

分组式讨论让幼儿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融入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差异、认同感受,在集体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把幼儿各自的观点进行融合、修正,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深度。

(三)自发式提问延伸幼儿思维的宽度

幼儿教师对幼儿哲学天性的保护意识淡薄,多为一问一答式问答,不能引发幼儿深层的哲学思考 [3]。然而好问是幼儿的天性 “小鸟为什么在天上飞?小鱼为什么在水里游?”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幼儿渐渐的就开始学会被动接受信息,而少了这些疑问性、质疑类的语言?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多给幼儿创设发问的机会,从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开始,不断有此类质疑性语言的刺激输入,逐步过渡到问题输出。循序渐进地鼓励幼儿主动发问,尝试改变以往活动中的师问幼答的传统模式,让幼儿主动思考绘本中的疑惑与不解,延伸了幼儿思维的宽度。

绘本《像狼一样嚎叫》中莫卡想要摆脱成人约束的想法正是大班幼儿真实的心里写照,能较好的引起其共鸣。于是在自主阅读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问:“故事看完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为了给幼儿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教师给予幼儿充足的思考和输出时间,同时给幼儿每人提供一份纸笔把自己的疑问用简笔画的形式进行记录。“为什么莫卡要逃走?”“莫卡不是一直想要学做狼吗,为什么它在爬上山想要学狼叫的时候反而不开心了呢?”等等幼兒用自己的图式记录方式表现出来。他们的问题多样而具有思考意义,其中有关于莫卡绘本中情节理解的相关问题,有对于认知常识的问题这些丰富的问题,正反应出幼儿对于绘本内容的思考以及他们所关心的科学认知,拓展和延伸了幼儿对于绘本思考的思维宽度。

在分享中教师再次退后,让幼儿们自己观摩他人的记录内容,在阅读、解答他人疑惑的过程中丰满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在相互探讨辩论的过程中提升记忆、倾听、表达、思维的能力。在幼儿们表达不同观点的时候教师及时鼓励,充分给予幼儿宽松、愉悦的表达表述空间。

三、设置哲学故事思想实验启发多元思维

思想实验 ( thought experiment) 是哲学家常用的一种技巧,旨在围绕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或理论)而设计某种假想的情境,以便激发个体运用思考力进一步探索此问题(或理论),从而获得更深度的认识与理解。基于高振宇设计的道德思想实验“五步骤”,哲学故事思想实验遵循以下基本步骤:一、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或辩论;二,运用“如果(不)……,那么它会……”;三、创设情境,基于幼儿已有经验与认知、情感水平,排除或控制其他有关无关因素,设计情境,布置场地;四、情境表演,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进行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推断和表演。五、得出结论,阐明所获得的新认识,判断原来的观点是否合理。

以绘本《坐井观天》为例,故事学习完以后,我们按照步骤设置了如下思想实验:第一,围绕“青蛙到底会不会跳出井呢?”这个议题展开讨论;第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运用“如果青蛙(不)跳出井,那么它会……”;第三,如幼儿将椅子围成一圈变成“井”,换上青蛙、小鸟的服装,准备开展对话;第四,当“青蛙”找各种借口不想跳出井的时候,“小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阐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当青蛙终于要出来时,“青蛙”说自己跳不出来,“小鸟”们连忙去找来了绳索等去将“青蛙”拉出了井口,青蛙高兴地说:“哇!原来外面真的很大!”。第五,幼儿得出了以下观点:青蛙本来不想跳出来,但是听了小鸟介绍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时,借助“小鸟”的帮助可能还是会跳出来的,发出了原来世界真的很大的感叹。

思想实验的本质是让幼儿置身于故事的真实情境中,让幼儿去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真实情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哲学内涵。是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体现了让幼儿亲身体验、实践探索等精神。运用思想实验,可以让幼儿对熟悉的场景进行重新设计,进而拓展幼儿思考问题的视野,激发幼儿对事物新的认知与情感。

四、结语

从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需求来看,在他们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与困惑,在他们迷茫困惑的时候则需要他们能够去思考,并且尝试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这便是哲学思维力带给幼儿的意义与价值。绘本是帮助幼儿用哲学的方式进行思辨的最佳途径之一,我们将持续探究支持幼儿哲学视角下思维力培养,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1-07-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0107/ t20010702_81984.html.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EB/OL].[2012-10-09].https://baike.baidu.com/item/3-6%E5%B2%81%E5%84%B F%E7%AB%A5%E5%AD%A6%E4%B9%A0%E4%B8%8E%E5%8F%91%E 5%B1%95%E6%8C%87%E5%8D%97/4980621.

[3]高振宇.儿童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理念、路径与策略[J].新课程评论,2021(1).

[4]王宇娇,王萍.儿童哲学与儿童哲学教育的研究回溯与展望——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J].早期教育,2021(Z4).

[5]卢红博.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6]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启发绘本教学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