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壮族服饰图案中的图腾文化

2023-06-21黄锦希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

【摘 要】图腾作为一种表象符合,是原始氏族的神秘标记,在云南壮族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有众多的图腾符号出现,服饰图案作为图腾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存在,依照圖腾的色彩和式样、文化表征应用在服饰中,有崇尚生命、寄寓吉祥等含义,在壮族的服饰图案中我们能够找到图腾崇拜的踪迹,本文主要探讨云南壮族服饰图案中的壮族图腾,在云南壮族服饰图案中找到壮族图腾可寻的依据。

【关键词】云南壮族;服饰图案;图腾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

云南壮族历史悠久,在悠远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特色的壮族文化,云南壮族人民依水而居,长期居于相对偏僻的地区,由此服饰中尚还保留着较多的传统图案及纹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开放,传统服饰受到了相应的冲击,壮族的许多传统服饰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探究壮族传统服饰就显得尤为重要。云南壮族有侬人支系、沙人支系、土支系三大支系,各支系的服饰各有特点,图案纹样色彩也各有不同,壮族服饰图案纹样及色彩与壮族的信仰、文化相关,在壮族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壮族图腾以其多样性、混沌性的特点,对壮族社会生活乃至服饰产生着巨大影响。图腾是我们研究云南壮族服饰传统图案和纹样的重要文化资源和信息,壮族服饰中常有的图腾为:蛙图腾、鸟图腾、鱼图腾、蛇图腾、老虎图腾、太阳图腾、花草图腾,云南壮族服饰中的图腾主要有以下功能:1.崇尚生命,期盼子孙繁衍昌盛;2.寄寓吉祥,祈福避祸的寓意,以期美好、平安的生活。

一、云南壮族服饰中的动物图腾文化

动物图腾作为壮人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源于自然。云南壮族居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水坝中,自然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动物图腾源于对人类生殖的崇拜。

(一)蛙图腾文化

蛙纹在云南壮族服饰中的应用是壮族特有的符号和表征,蛙神代表祖先,它是壮族生命价值的寓意和体现,也是云南壮族颇具民族气质和代表性的图腾符号,青蛙被云南壮族赋予了美好且丰富的遐想,是壮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祈求。在云南壮族心目中,青蛙是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两栖类动物,青蛙具有产卵数量多、生命力强等特性,壮族先民也因此将其视为生,崇拜并祭拜着,以祈求家族人丁兴旺,蕴含了丰富的观念性内涵为祈嗣怀孕的象征符号,代表氏族丁口的繁衍,寓意吉祥美满图案,通过表象功能体现出壮族社会文化特征。在壮族传统观念中,青蛙图案蕴含着“母性崇拜”等文化内涵。[1]

在壮族背被图案设计中,背被中以简洁抽象化、线条流畅的蛙纹做基本的框架,框架内图套图是壮族背被图案常用的手法,青蛙图案生动有趣,概括性强,简单明了,阿恩海姆在艺术中的视知觉一书中提到,视觉的基本规律在于对简单的形状的刺激,通常我们在观看事物时,简单的和规则的图形更能吸引我们的眼球,在壮族背被图案设计中,蛙纹以漩涡式正负形出现,给人以循环的动感,蛙纹与蛙纹之间共用轮廓线,正形图及负形底互相借用、互相反转、互生互长,整体构思巧妙,形与形轮廓之间既独自成型,又保持图形的整体感,整体与局部紧密联系,视觉中以无限循环的动感,内部填充为鸟纹、鱼纹、厥纹、铜钱纹等图案,整体彰显了壮族的文化元素。(如图1)

在云南壮族头部服饰纹样中,由菱形、“W”、“M”三种元素做基本形的构成和变化,是蛙纹的简化,菱形重复排列,呈“W”形,上下均被“M”环绕,有一定次序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该形状虽抽象简洁,但整体形似蛙纹,是蛙纹的简化体现了对蛙的崇拜。壮族人民对蛙的崇拜应用体现在壮族服装图案的用色上,壮族服饰崇尚蓝黑,蓝黑色也同样源自壮族先民对蛙图腾的崇拜,青蛙为青色和黑色,壮族先民在服饰中对青蛙图腾进行图案运用的同时也使用了青蛙图腾的色彩,他们相信图腾的色彩跟图腾一样,也能起到驱邪祈佑的作用,是壮族先民祈求美好生活心理的反映。

(二)鸟图腾文化

壮族先民崇拜鸟,他们称自己是“骆越”(鸟的后裔)或“濮侬”(鸟人),在壮族,无论从生产生活再到民族民间艺术,都展现了壮族人民鸟崇拜的文化现象。壮族侬支系的鸟图腾文化遗迹至今还遗留在服饰上,壮族先民认为,凡能上天的,有翅膀,都类似鸟,壮族认为“百鸟衣”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吉祥物,有通天的本事,又是谷物丰收的象征,为此壮族侬人传承穿鸟衣,鸟衣是壮族女性穿在身上的历史。早期,侬人女性穿戴的传统服饰——师侬(鸟衣),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云南文山西畴县上果村的“女子太阳山祭祀”,在祭祀活动中壮族侬人支系的女性穿“师侬”(鸟衣),鸟衣的特征是为衣袖像鸟的翅膀,衣角往上翘像鸟翼,侬语称鹰翅膀;百褶裙在臀部着禽尾,侬人叫做禽尾;银项圈做成鸟首的样式,色彩也为鸟的黑蓝色。在壮族的儿童帽、腰带、肚兜、背包的的设计中,都有鸟图案的形象出现,鸟设计成飞翔状,圆眼,喙细长,颈弯曲,翅羽上翘,将鸟的形象设计更为贴近生活,以祈求平安、幸福。

(三)鱼图腾文化

壮族服饰图案中多见鱼图案的出现,鱼纹图案是因鱼为多籽的动物,象征着男女的繁衍行为,传达出求子意愿,以此将多子多福、种族繁衍、长久延续、生活富足的象征性文化,寓意巧妙。

文山壮族背包中,铜钱纹被造型生动的鱼纹所环绕,飘带两侧的鱼纹根据曲线来装饰,在包的内部图形中两条鱼首尾方向相反,相对的鱼头,两侧的鱼身,结合成新的装饰鱼纹,纹样演变简化、抽象,这反映了壮族抽象审美水平的提高,将鱼和植物纹围绕圆形和方形,成圆形分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巧妙的传达 “生命崇拜”“种族繁衍”等含义,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壮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儿童鞋中的鱼采用剪纸风格,造型大胆,有一定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蛇图腾文化

壮族先民自称蛇的后裔,壮族有以蛇为祖的图腾崇拜意识,在云南壮族土支系的服饰中,背腹绣有方块,又被称之为蹼,相传在明、清年间,因抗交趾国有功,特让妇女在衣服前后绣上像官服一样的蹼,在土支系衣服的背部的蹼中都有蛇图腾的存在,蹼整体以方形做色彩分割,蛇的造型生动有趣,蛇的图案造型犹如龙,是蛇与龙的结合体,在图案的设计中,蛇昂头回望,有脚和尾巴的设计,翘尾,脚和尾巴都为有一定的分肢,造型简洁抽象,生动有趣,动感十足,充满活力,整体饱满丰盈,流露出鲜明且浓烈的神秘感。蛇图腾为壮族人民心理带来祥瑞宁静的寓意,整体有一种神秘感,蛇能降福于人,传达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美好的意愿。

(五)虎图腾文化

在壮族的图腾崇拜中,老虎是代表威严,是山神的象征,掌管山林仲的一切生灵,虎是森林之王,象征着权力也象征着平安。在壮族的《麽经布洛陀》中记载和壮族的民族民间传说中,雷王、布洛陀、图额、老虎是四兄弟,为了管制天下,他们各司其责,分管其下:雷王管理天上的事务,如雨水雷电等,图额管理水域,如鱼虾等,布洛陀则管理人间,老虎管理山林里的鸟兽,老虎掌管山林仲的一切生灵,是山神的象征。

在云南壮族服饰的图案应用中,老虎形象主要被设计在儿童的服饰中,如儿童的帽子和儿童的鞋子中,儿童帽饰中的虎头纹造型可爱,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弯弯的嘴巴,曲线造型往上翘的胡须,色彩运用大胆,对比色的使用符合儿童喜好。在儿童虎头鞋,造型生动,自然,采用对称的形式对虎头纹进行抽象概括,虎头鞋对儿童的看护和庇佑。

二、云南壮族服饰中的物体图腾

(一)太阳图腾

壮族可称之为“崇尚光明的民族”,与对其他自然现象的崇拜一样,壮族对太阳的崇拜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万物有灵观念的作用下,凭着想象和幻想,认为有太阳神在主宰着太阳的升降、阳光的强弱,太阳给大地带来阳光和生命的繁衍,但有时又给人们带来酷热和惊慌;由于先民们对这些自然现象感到不可理解,于是就将其神秘化,创造了有关太阳的神话,祭拜仪式等。在壮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太阳的传说,如《特康射太阳》《勒妈找太阳》等,为庆祝太阳重回天上,祈求平安顺意,同时云南壮族至今仍然传承着崇拜太阳,祭祀太阳的民俗活动,在国务院批準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云南文山西畴县上果村的“女子太阳山祭祀”入选,壮族侬支系的妇女穿鸟衣,为太阳神树进行祭祀,是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节日。[2]壮族背包的设计中,以太阳纹为基本形,圆圈中心纹向外不断扩张,呈环轴套合或放射状状,图案层次分明、造形精美,独具匠心,色彩鲜艳,犹如太阳的光芒向四周进行扩散,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体现了云南壮族对太阳的崇拜。

三、云南壮族服饰中的植物图腾文化

(一)花、草图腾

壮族人民爱花,花图案中隐喻着与原始生态对话的信息,这与壮族先民的生殖崇拜密切相关,以期盼子孙繁衍昌盛。壮族关于花的神话故事众多,曾有“花生人”的说法,壮民以为花中人由花所生,即人类先祖祖女性生于花。 在云南壮族服饰中,还有众多具有独具特色的花边图案。如:位于衣服领口、袖口、衣脚、裤脚花的图案,造型多样,色彩的搭配多姿多彩,充分彰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祈求全家安康的民族心理。同时在花的色彩上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如金色的花边象征着五谷,寓意着丰收;绿色三角花边图案,代表着树木代表生命,象征着万物充满生机。衣服下摆的凹凸纹样的花边图案等。在侬支系壮族服饰中,漩涡的卷草纹以柔和的波曲状,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单片叶、双片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以表达了自由奔放,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美感。绣的腰部装饰图案秀丽,绣工细致,形象传神,树枝做简洁的造型,鸟作飞翔形,昂首、尾上卷,生动有趣,鸟花的组合,延展的枝叶,舒展自由奔放洒脱,呈现的是一种热切的生命律动之美。(如图2)

四、云南壮族服饰中的色彩崇拜

云南壮族相信图腾的色彩跟图腾一样,也能起到驱邪祈佑的作用,这也是图腾崇拜观念的扩展,不再局限图腾的外在造型,壮族先民认为色彩也是壮族先民期盼美好生活心理的反映。云南壮族服饰以蓝黑为主,蓝黑色是壮族传统服饰最常见的色彩,蓝黑色在壮民的心目中是严肃、庄重的象征。壮族以黑为美、以黑为贵,起初,壮族先民纹面纹身使用颜色均为黑青色,还有牙齿被染黑,以黑齿为美的习俗。壮族在做客、盛大节日、祭祀、参加婚礼等重要场合,人们才穿上黑色盛装,将黑头巾、黑衣、黑裤、黑裙作为礼服,这与汉族忌讳在婚嫁、节日中使用黑色的习惯是截然不同的。壮族以蓝黑为吉祥色,是壮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产生独特的壮族的色彩观。

五、结语

云南壮族服饰是云南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云南壮族服饰中的图案纹样与壮族先民的图腾符号及壮族的传统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壮族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服饰中的图案作为一种表象是对图腾文化这一深层次文化的诠释,为是我们探究壮族图腾渊源的有利的依据,同时通过壮族传统服饰的研究,对壮族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参考文献:

[1]戴光禄,何正廷.勐僚西尼故:壮族文化概览[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2]陈丽琴.壮族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为《云南壮族服饰图案暨图形元素形式构成研究》(项目编号:2014C200Y)。

作者简介:黄锦希(1985—),女,湖南郴州人,硕士,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