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对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认知能力及脑电图指标的影响

2023-06-19张彬

系统医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卡西平左乙拉西

张彬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镇江 212000

癫痫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为脑功能紊乱导致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原因复杂,主要受遗传因素、脑部病变、代谢异常影响,饮酒和剥夺睡眠也可诱发此病[1]。疾病发生后,患儿可有反复发作的肌肉抽搐、意识、感觉及情感等方面的短暂异常,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智力低下和脑损伤,影响癫痫患儿的健康成长。现阶段临床主要是通过抗癫痫药物来对疾病进行治疗,对于部分性发作癫痫,奥卡西平为首选药物,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在改善认知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单独用药效果一般[2]。左乙拉西坦是吡咯烷酮的衍生物,为新型抗癫痫药,可用于癫痫患儿的治疗,尤其是针对部分性发作,多次给药不影响其清除率,无性别、种族差异性和生理节奏差异[3]。为促进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镇江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诊治的60例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研究奥卡西平单独应用和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诊治的60例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经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7岁,平均(5.44±0.3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36±0.54)年;疾病类型:全面性18例,部分性12例。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7岁,平均(5.36±0.40)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42±0.57)年;疾病类型:全面性16例,部分性14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小儿癫痫诊断标准[4];②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存在脑组织结构异常或脑电图检查有癫痫波形者;③年龄4~7岁;④入组前3个月至少发病1次;⑤对所用治疗药物不过敏。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严重者;②伴随外伤、器质性脑损伤者;③其他因素所致智力受损者;④现行其他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奥卡西平片(国药准字H20040192,规格:0.3 g)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5~10 mg/(kg·次),2次/d;根据患儿病情改善情况,以每周5~10 mg/kg的剂量递增,最大给药量不超过48 mg/(kg·次)。观察组加用左乙拉西坦片(国药准字H20184031,规格:1.0 g)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5~10 mg/(kg·次),2次/d;根据病情控制情况,以每周5~10 mg/kg的剂量递增,每日最大给药量应控制在60 mg/kg以内。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16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两组用药16周后,以发作频率作为临床疗效判定依据,发作频率改善率=(1-治疗后发作频率/治疗前发作频率)×100%,改善率达到100%为临床控制,75%~99%为显效,50%~74%为有效,<50%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脑电图改善效果 用药16周后使用脑电图仪对患儿痫样放电变化予以检测,无痫样放电症状为控制,痫样放电降幅>50%为明显好转,26%~50%为好转,≤25%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5]。

1.4.3 两组脑损伤程度比较 于患儿用药前和用药16周后各抽取3~5 mL空腹静脉血,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采集上层清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100β蛋白(放射免疫法),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

1.4.4 两组认知能力比较 判定依据为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四版,内容由言语接收、非言语、一般能力和认知效率分量表组成,各分量表和全量表标准分为(100±15)分,分数越高提示认知能力越好,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16周后判定[6]。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儿脑电图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脑电图改善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脑电图改善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儿脑损伤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脑损伤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脑损伤程度对比()

表3 两组患儿脑损伤程度对比()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S-100β蛋白(µg/L)治疗前1.62±0.28 1.66±0.24 0.594 0.555治疗后0.76±0.12 0.48±0.08 10.634<0.00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µg/L)治疗前28.45±5.12 28.16±5.27 0.216 0.836治疗后17.78±2.36 12.14±1.32 11.424<0.00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ng/L)治疗前3.16±0.54 3.21±0.48 0.379 0.706治疗后2.80±0.32 2.42±0.27 4.971<0.001

2.4 两组患儿认知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认知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评分上升,观察组患儿言语接收、非言语、一般能力和认知效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认知能力对比[(),分]

表4 两组患儿认知能力对比[(),分]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言语接收治疗前60.78±5.56 61.12±5.78 0.232 0.817images/BZ_140_938_2963_951_2982.pngimages/BZ_140_1373_2959_1386_2978.pngimages/BZ_140_1804_2963_1818_2982.png治疗后95.32±6.18 106.78±5.24 7.747<0.001非言语治疗前62.36±5.18 63.12±5.16 0.589 0.571治疗后93.72±6.44 103.56±4.52 6.850<0.001一般能力治疗前61.12±5.20 60.16±6.18 0.651 0.518治疗后98.04±6.56 109.34±5.76 7.090<0.001认知效率治疗前62.48±6.32 62.28±6.72 0.119 0.906治疗后95.32±5.16 106.12±5.44 7.889<0.001

3 讨论

小儿癫痫即“羊癫疯”,为慢性脑部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原发性疾病与遗传因素相关,继发性病变通常是由脑发育畸形、遗传因素、脑血管病变和围产期脑损伤等因素导致的。疾病发生后,其临床特征为脑组织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失常,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和刻板性特征,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感觉、意识、运动、行为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8]。

目前,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属于现阶段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奥卡西平为中枢神经性药物,可用于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治疗,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均有抗癫痫活性,口服用药后,可在大脑皮质上发挥作用,并选择性抑制其运动,也可阻断脑细胞中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形成,继而阻止病灶进一步放电,同时也可在钙离子和钾离子通道上发挥作用[9]。该药物口服后,可迅速吸收,随餐用药时,可增加生物利用度,持续峰值时间达4~6 h;此外,该药物在患者肝脏内迅速代谢,其代谢产物MND有抗癫痫活性,半衰期为9 h,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可用于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该药物可调控突触囊泡蛋白2A,该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与左乙拉西坦高度结合后,可增加神经递质释放量,对神经元异常放电抑制作用明显[10]。该药物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但药物间相互作用小,生物利用度、耐受性和安全性高,加上线性药代动力学这一特征,使其在癫痫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脑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6.67%和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66.67%(P<0.05),学者郑诺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脑电活动总好转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和63.3%(P<0.05),与文中观点一致。可见与单一用药方式比较,在奥卡西平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N型Ca2+通道激活路径被阻断,γ-氨基丁酸对中枢和神经元回路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能有效调节大脑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AMPA)受体,提高治疗效果。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对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的区分作用明显,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明显提高其水平,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受损[12]。S-100β蛋白为酸性蛋白,可溶性强,是神经系统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与健康人比较,癫痫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酸性蛋白酶,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特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大脑、脊髓等部位,中风、脑外伤和脊柱损伤发生后,其水平明显上升,判定神经元受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好,是诊断脑损伤的活体标志,对其水平予以检测,可判定小儿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损伤程度和预后情况。本文数据显示,两组治疗后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分别为(0.48±0.08)µg/L、(2.42±0.27)ng/L和(12.14±1.32)µg/L,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联合使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可有效修复受损脑组织,对小儿癫痫患儿脑损伤予以改善。学者赵斯钰等[13]予以45例儿童局灶性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方案,患儿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为(1.75±0.93)ng/L,S-100β蛋白水平为(0.43±0.08)µ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20.15±2.23)µg/L,均低于单一用药患儿(P<0.05),再次验证了本文的观点。

癫痫患儿须长期用药治疗,可对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导致智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反应变慢等,停止用药后上述情况会逐渐消失。但小儿癫痫患儿多处于学龄期或学龄前期,认知能力受损可对生活和学习产生明显影响,甚至会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造成难以预测的损伤,因此临床在选择治疗药物时,既要保障治疗效果,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认知能力的损伤。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抗癫痫药物损伤儿童神经功能的神经学机制,在对疾病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神经元同步及其节奏变化在信息处理和神经元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不仅如此,小儿癫痫患儿认知能力还会受到大脑异常、发病年龄、频率、类型、脑结构损害、社会效应和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用药后各项认知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分析其原因是奥卡西平对局部放电扩散有抑制作用,但对癫痫样放电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受损认知能力改善作用不明显;而左乙拉西坦可与突触蛋白结合,对神经递质释放有调节作用,也可对神经元异常放电传导起到抑制作用,抗癫痫作用明显,可最大限度降低认知能力受损风险,甚至可对患儿认知能力予以改善[15]。

综上所述,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痫可获得理想的疾病治疗与脑电图指标改善效果,可降低脑损伤程度,改善认知能力作用明显,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卡西平左乙拉西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临床价值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孕妇胎儿致畸率低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67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