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23-06-13张文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池州市可持续发展

摘 要: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连接长江和黄山,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两山一湖”即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可利用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池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一改两为”,即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精神,抓重点,补短板,官民联手,推动景区发展,发展高质量旅游经济。当前池州市深入开发旅游资源,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池州市发展旅游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推动池州市旅游经济持续有力发展。

关键词:池州市;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把发展经济和旅游联系起来,“旅游经济”这个词被人们重新提及并重视。所谓旅游经济,就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发展商品经济,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进行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用旅游带动本地经济发展这一理念在近几年被深入贯彻。池州市坐拥九华山、牯牛降、蓬莱仙洞、杏花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想要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晰当地现有旅游资源的发展概况和发展前景,立足于人民需求,抓住发展机遇,及时调整战略。

一、池州市旅游资源现状

(一)池州市旅游总体概况

池州市总面积8 272平方公里,辖内有三县一区。其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同时也是省级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载诗人地”。池州市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近1 400年前。2000年6月池州撤地建市,成为江南古老而年轻的省辖市。其东南部地区为山区骨架,中部为丘陵地区,西北部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湖泊众多。虽然地貌较为多样,但池州市的总体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池州市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在科技、卫生、体育、教育、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都有所发展。

(二)池州市历史文化资源

池州市依山傍水,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其历史文化资源可从文学、戏曲、民俗三方面来分类。从文学上来看,池州市背靠九华山,依傍长江,曾有许多诗人在池州的灵山秀水之中写下广为流传的诗作。池州市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时期的心灵栖息地,他在晚年时曾五次前往那里,并写下了许多赞美当地秀丽山水景色的诗句,其中《秋浦歌十七首》较为优美;晚唐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诗中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也因此闻名天下,根据多年的考察研究,诗中的杏花村就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例如苏轼、白居易、王安石、李清照、陶渊明等都曾游历过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萧统组织文人编写的《昭明文选》,就是在池州完成并刻板印刷的。从戏曲方面来看,池州市是中国傩戏的发源地,其中池州傩戏和青阳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台目连戏和文南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池州市也是安徽省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域,黄梅戏也在池州市广泛传播。从民俗方面来看,池州市民俗众多,一些传统并富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该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如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池州市發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和难题

(一)池州市发展旅游的优势

首先,池州旅游资源条件良好。池州市绿水青山,人杰地灵,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有不同的观赏价值。池州市着力整合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旅游项目,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和需求,设计并推出一系列层次风格各异的旅游产品,树立品牌形象。

其次,池州市交通发达。G3、S103等国省干线穿境而过,使池州市实现了与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及武汉都市圈、合肥经济圈中主要城市的高速联网。2013年7月29日,池州市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周边还有合肥、安庆等民航机场,现也已开辟出至北京、上海等多地的航线。池州市水运主要由长江和“六河一湖”即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秋浦河、白阳河、尧渡河、升金湖构成,坐拥长江黄金岸线162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

最后,池州市高度重视市内旅游的开发。池州市相关部门出台各种政策法规,促进文旅项目建设,对于投资建设景区基础设施的企业、以文旅为主营业务并且收入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旅游项目的企业等直接给予奖励。同时,当地也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了宣传营销。

(二)池州市发展旅游的难题

首先,旅游项目的本土气息不明显。池州市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卖点都是当地自然人文景观,所以部分游客在游览时只是匆匆掠过,不能深层次地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历史背景。当地也没有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导致游客并不能深度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此外,当地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地区特色,导致大部分旅游景区仍然采用沉闷刻板僵化的传统商业化模式,开发的旅游项目毫无新意,甚至完全复制其他地区的旅游模式,千篇一律,不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其次,当地居民并没有享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红利。部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大部分旅游项目都是由外地人开发,很少有本地居民直接参与,导致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在本地的都是一些老人,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空心村”现象。

最后,大多数旅游产品都是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当地人没有对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进行创新,仅仅在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之后就进行销售,并不能体现池州市的特色,也难以抓住产品的卖点。由于缺少深加工产品和知名品牌,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池州市发展旅游的前景规划

(一)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未来池州市发展旅游的一个长期策略。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不能只是重视资源而忽视其中的文化内涵。如果打造池州市专属的文化品牌,传统旅游也会逐步朝着文化旅游的方向发展,成为热门的发展方向之一。要抓住文化旅游这个新风口,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热门景区,同时以文化艺术活化池州市旅游产品。

(二)森林与旅游相融合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森林旅游也慢慢被人们熟知。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森林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是一种基于科学的适度开发,能够为游客提供度假、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等活动。森林旅游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特点,能够让人真正陶醉在森林的悠然静谧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体会到回归自然的感觉。而池州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是十步一景的江南小城,恰好可以满足森林旅游的需求。

(三)养生与旅游相结合

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避暑、康体、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医疗、复健等目的的新兴旅游形式。池州市养生旅游产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做好配套措施。

(四)亲子活动和旅游相结合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尤其是近年来,亲子旅游的需求不断扩大,家长越来越希望能有个旅游景点能够满足短期、近郊、具有教育属性等要求,一方面陶冶身心,另一方面寓教于乐。而池州市的景点恰好能满足这些要求。此外,池州市也可利用亲子旅游项目开发亲子度假酒店等新项目。只要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池州市親子旅游产业未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四、池州市发展旅游经济的现实路径

首先,发掘当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连锁效益。在旅游区发展建设过程中,池州市各大景区应以本地特色为基础,发掘自身优势。可以重点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特色文化展示区,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可以将资源优势落实到建设养生休闲度假区中去,规划建设杏花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传统古村落休闲度假圣地等基地。也可根据九华山、牯牛降、蓬莱仙洞、升金湖等景区的特色打造特色民宿酒店,摆脱传统宾馆的局限,多方联合各个景区的特点,打造特色酒店、主题酒店、生态酒店等。

其次,多渠道开拓营销思路,增强品牌效应。池州市的旅游产品以实体店营销为主,在电子商务日益普及的时代略显落后。比如,池州市石台县的富硒米、富硒茶、富硒木耳等农产品就可以利用网络,打开销售渠道,建立石台县富硒品牌。同时,目前池州市旅游产品的销售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较大影响力。今后应该将商家们联合起来,将网络营销作为重点,并开发针对所有产品的销售平台。商家可以在淘宝、京东、微信等媒体平台开设店铺,专门售卖特色产品,还可以加大在各类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的力度,强化宣传。此外,商家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销售,促进农民实现增收,以先富带后富,助力共同富裕。

再次,内培外引,建立旅游开发人才队伍。池州市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辖内各镇各村,而村镇内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工作,需要大量引进年轻化、活力化、创新型的旅游开发人才,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创新旅游模式,发展新的旅游项目,使游客能够边玩旅游项目边欣赏自然风光。此外,对于本地人口的流失也应采取措施。例如,景区可以扩大规模,提供更多适合各年龄、各学历的就业岗位,提高工资待遇,留住本地人才,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空心村”等问题。

最后,积极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积极创新休闲旅游项目。池州市各地的传统村落可以积极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旅游生态化,同时要适当增设并逐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积极创新休闲旅游项目。现阶段可以通过修缮一些古民居和古建筑,达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总目标。同时,可以积极发掘池州市原有的传统风俗,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例如,东至县泥溪镇就专门举办菊花节、中秋庙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上售卖本地农产品,帮助农民打开销售渠道。

五、池州市发展旅游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以人为中心

池州市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旅游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池州市旅游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调动人们参与开发旅游项目的积极性和热情,做到汇民智、聚民力、集民心。如果开发旅游项目的利益只有少数人获得,那么它的意义便不大。池州市发展旅游要立足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近年来,旅游业受到的冲击较大,池州市发展旅游应积极创新,培育新动力、新载体,创新旅游模式,实现发展。“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池州市不能只注重开发自然资源,发展自然旅游,还要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另外,还需将所有池州市民调动起来,不能让发展成果仅仅让景区附近的人受益。“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池州市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同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将保护自然与发展经济相统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池州市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积极开发自身资源,找缺陷,补短板,加快自身发展,通过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结合,创新创造,联动发展。“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池州市旅游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先富带后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使全体人民都能富起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刘传.基于地理文脉的池州市旅游形象传播方案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9):16-18.

[2]潘光仕,郭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池州市贵池区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21(6):24-29.

[3]陈保平,章勇,刘洋.皖南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初探:以池州市陵阳镇所村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21(4):6-10.

[4]程晓丽.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

[5]雕然.池州市休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6]刘传,张圆圆.池州市旅游商品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7-70.

[7]陈霞.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J].甘肃林业,2021(4):35-36.

[8]孙宇,张洋.森林旅游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南方农业,2021(18):173-174.

[9]翁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3):115-118.

[10]刘菽,杨宏伟.山西长城文化旅游产品高质量创新研究[J].晋阳学刊,2022(5):125-129.

[11]查明庆.发挥池州比较优势 发展养生旅游产业[J].中外企业家,2017(25):79-80.

作者简介:

张文慧,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池州市可持续发展
不要坐享其成
电能替代在安徽池州市的应用
爱是什么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2010-2013年池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