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有容课堂,开展地理分担教学

2023-06-11朱言言

文理导航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高中地理

朱言言

【摘  要】有容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六大理念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有显著作用,本文作者建构有容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担任务提升学习效率,具体通过收集信息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教学素材;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学生进行互动纠正错误,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进行多元评价,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以上五种方法经实践检验,对于促进学生地理知识吸收,提升学生地理探究意愿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容课堂;分担教学;实施策略

有容课堂包含教学内容适量增加、教学质量增效、教学过程包容、教学态度和悦、教学评价多赢、教学效果持续提升六大理念,在六大理念下构建分担教学方法,形成了收集信息、任务驱动、梳理脉络、互动纠错、多元评价五类教学方法,能够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收集信息,丰富学习素材

贯彻有容理念开展分担教学,首先要在教学素材上将教学任务进行分配,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这种信息的收集既能够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够借助学生的力量丰富课堂教学的素材,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手段提升,促进有容课堂提质增效,让学生真正提升学习的效率。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土壤的形成》中,学生要学习到与土壤形成过程相关的原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分担教学的责任,利用众多学生收集学习信息,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首先在前一节课教学前为学生导入下节课的内容:“大家认为土壤的形成都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学生此时就会在课下进行信息搜集,有的学生了解到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以及时间等,教师在课下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到学生已经收集到这些信息后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因素具体是如何影响土壤作用的,大家搜集一些生动形象的资料带到课上来展示。”学生此时就会任选一种因素进行深入查询,有的学生了解到成土母质因素是指风化物发育成土壤的过程,因此从网上搜集到一段视频进行展示。有的学生了解到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气温、降水对土壤化合物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找到了土壤中化合物分解的反应式,想要从化学的角度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搜集的成果。有的学生了解到其中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促进作用,自己便从网上找到了植物生长和土壤发育的动画演示视频,通过这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相关素材时,本身也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了初步学习,有效实现了地理课堂学习内容的导入。

收集地理信息可以让学生在每节课学习前进行有效的预习,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出的多重手段呈现地理信息,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正向刺激和反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其他学生搜集来的多向信息能够让学生通过多样的地理素材深入到课本的知识内核,从而实现有容课堂提质增效这一目标。

二、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是指为了实现教学任务的分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教师应当设定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展开深度探究,由不同的学生分领不同的任务,这能够增强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实现地理综合能力的增长和进步。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时,学生要学习到与植被相关的地理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配地理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分担。在本节课中学生要学习到多种类型的地理植被,因此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针对某一种植被类型进行探究:“我们本节课所学习到的是与不同類型的地理植被相关的知识,主要有草原、荒漠、森林等,具体又可以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一系列细分植被,我们每位同学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探究,将植被的特点、分布地区等查询清楚后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述。”此时学生们就会开始选择自己喜欢探究的植被类型。有的学生选择了热带雨林植被,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热带雨林是一种分布较为集中的植被类型,主要的区域就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例如印度尼西亚地区、亚马逊平原地区。这种植被的主要特点是大多为高等植物,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而有的学生对于本地的植被非常感兴趣,在查询之后发现本地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这种植被在亚洲分布广泛,且不仅仅局限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域中,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的区域也均是这种植被。落叶阔叶林的植物丰富性大大小于热带雨林,其叶片在夏季茂盛,冬季则凋落,因此才成为落叶林。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让学生自主选择任务探究的主题,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探究深度,这种任务探究帮助教师完成了各个知识点的细致梳理,从而促进了有容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

三、梳理脉络,发展逻辑思维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逻辑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还应当在任务分配中开展梳理脉络的教学活动,这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分项梳理进行脉络和知识逻辑的归纳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课本的知识脉络梳理形成清晰的框架,锻炼自身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自身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海洋与人类》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到海洋资源相关的地理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梳理脉络,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大家认为可以分为哪两个方面?”学生此时就会开始思考,想到从逻辑上来说海洋与人类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分为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见到学生这样分析,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梳理脉络:“那么其中的有利分为哪几个方面,不利又分为哪几个方面呢?”学生继续进行梳理,发现有利的方面主要是海洋为人类提供的丰富资源,其中有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三种类型。生物资源主要指海洋水产资源等,例如鱼类、虾类、贝类等,这些不仅仅可以供人类食用,其中一些生物资源还被制成了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有的还被提取了各种成分变成了药品和保健品。而在矿产资源中,主要是藏在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除此之外,海底还存在特殊的可燃冰。最后学生梳理海洋空间资源的主要内容,如海上运输空间、通信空间等。学生通过这样沿着教师指定的线路进行知识梳理,就能够实现思维逻辑的发展。

脉络梳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探究行为,让学生沿着正确的逻辑进行思考,找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当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当遵循有容课堂中包容和悦的理念,进行理性教学和疏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体系和脉络的构建。

四、互动纠错,调动积极心理

在有容课堂理念中纠错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存在。而为了实现学生问题的纠错,教师应当让学生相互之间开展互动,针对某一问题的评论,在课堂上产生百家争鸣的效果,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矫正自己的错误和认知,帮助建构相互协调、和谐共进的有容课堂。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到与水循环过程相关的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实验互动,相互之间纠正错误,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进行水循环的实验:首先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水,然后用玻璃导管导出水汽,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让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凝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教师询问学生:“大家认为这个过程在我们自然界中是如何进行的?”学生此时就会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酒精灯加热烧瓶中水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水蒸发的过程,有的学生则针对这种观点发表补充意见:“不仅是水蒸发的过程,还有自然界中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给空气中增加大量水汽。”有的同学认为水蒸气冷凝在玻璃板上,是因为水分子的自然聚集,而其他同学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位同学可能忽略了玻璃板上有冰块存在这一条件,这一条件表明水蒸气的冷凝成团是需要降温才会发生的,我猜想这主要是由于水蒸气上升之后,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上升过程中会有一个自然降温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学生之间相互的纠错并不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反而通过充分的互动能够形成良性的交流机制,培养学生敢于发言和表达的精神,学生的充分互动也帮助教师节省了指出学生错误的时间,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五、多元评价,实现立德树人

多元评价是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个维度的教学评价,多角度、多方面地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展开反馈,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矫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改善自身的缺陷,真正促进地理教学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到与大气相关的地理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多元评价。例如在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时,让学生自主绘制,教师走动巡视搜集学生的问题及优秀作业,同时用手机将其拍摄并运用希沃相关技术投影至白板加以展示,待大家完成后,教师逐一点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原理图是优秀的,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又可以将学生典型的问题暴露出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又比如在基础知识方面的记忆,将氮气、氧气的含量记忆混淆,此时教师就可以以考题督查的形式让学生将相关内容写在默写本上,逐一批改。针对学生的默写结果进行如下处理:表扬优秀的同学,不过关的学生逐一指导过关。又比如在学习《地球圈层结构》这节内容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地球圈层结构教具模具制作比赛,通过这一比赛考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众多作品中选出不同的等级,这样学生就从教师的评价和解释中,了解到自己在认知上存在的不足。

多元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不一一赘述,其总体理念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置于教师的评价框架中,从基础知识到综合思维能力,进行方方面面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且准确的定位和认知,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有容课堂理念的核心要点就是提质增效、包容和谐,基于此建构的分担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界对于有容课堂理念和分担教学技巧方法相关领域的探究还不够深入,未来期待有更多学者能够针对这一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索出更多更深入的地理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

【参考文献】

[1]齐新丹,袁祖强,奚天鹏.“任务分担”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6):40-42.

[2]黃芳.在发散思维可视化中实现“分担教学”[J].江苏教育,2020(91):78-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有容课堂,分担教学:普通高中学科育人范式转型校本实践研究”(编号:CH2020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高中地理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