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生是一与无穷对转圈升的超在化生态

2023-06-07袁鼎生

鄱阳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文明

袁鼎生

[摘 要]一与无穷对转圈升,可成超在。超在,超越此在和自在,趋向整在与全在,抵于通在与永在,提升了整生的本质。以万生一与以一生万的相发周转,可成系统化超在生命,初显整生格局。万万生一与一生万万的对长圈进,形成系统化超在生态,涌出整生的发展样式。以天生一与以一生天的对转环升,长出自然化超在生态,呈现整生的提升样式。存在生一与一生存在的相转圆旋,呈现永在化的超在生态,有了整生的极致样式。生命与生态的系统化、自然化与存在化递进运动,总现了无穷生一与一生无穷对转圈升的超在化图景,完出了整生的要素与组织、关系与结构、规定与质性、机理与机制、规律与规程、标准与模型、功能与效应,呈现了超越共生的新时代生态文明诉求,且有别于宗教彼岸生发此岸、此岸回归彼岸的超在化理路。

[关键词]整生;超在化生态;生态美学;生态文明

共生是目前的生态主张,能否在其基础上,论述整生之理,形成更高的生态文明诉求呢?在笔者看来,整生通含依生、竞生与共生,是生态的最高样式,是世界、自然、存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与目的。生命和生态的系统化、自然化、存在化运动,呈现了万与一、万万与一、天与一、存在与一的对发环转,显现了无穷与一对转圈升的基本样式,递长与总成了整生的超在化质性。它们超越此在与自在,趋向整在与全在,递长了通在与永在,显现了超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规程,显现了整生持续提升与超越的机理。何为化?何为超旋化?何为自足化?何为完形化?这是理解超在的整生质性必须厘清的问题。化,指事物彻头彻尾和全里全外地形成某种质地。超旋化,指事物在对生中周进环升的过程与方法;①自足化,指事物完承毕显大自然的潜能,以成整生内涵的过程与方式;完形化,指事物获得存在乃至超在质性的过程与方法。这三者梯次生发,均是生命與生态走向超在化的机理与机制,均是提升整生的规律与规程。

一、一与万对转圈升的系统化超在生命

生命在系统生成、系统生存、系统生长的圈进中,形成万与一的互生对转,有了系统化的环升,初成了自足化的完形。它包含了无穷与一对发超转的整生模型,或者说,它就是无穷与一对转圈升的始态,初成了生命的超在化质性,是谓整生初起的样式。

(一)系统生成的超在生命

形成系统化的自足生命,有三个规程。一是以万生一,二是以一生万,三是万与一对生圈升。这三者都是生命走向整生的过程与方法,是其生发自足、实现完形、增长超在和呈现整生的过程与方法。

在大自然自旋生的背景下,地球的起始生命于生境的系统化里涌出,是谓以“万生一”。其后,生命和处境一起成了生态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基点和两条基线。生命始祖是生态基点,始祖生命的生境是生态元点,它产生生命,生态的系统化也从其而出,是谓“以一生万”。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不是由某个具体的母体生出的,而是从生境中涌出的,即由形成有机生命的各种条件和生而出的。此谓“以万生一”,是谓“系统生成”。据此,它有了大自然赋予的自足性,有了完形性与超在性,无疑是整生体。地球上的生命之祖,由生境和生而出,合乎先贤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生态哲学观念,①与周来祥先生关于“和谐是宇宙的本体”②的看法一致。

中和,是成千上万的生境条件,共出生命始祖的机制。离开中和,纵然有万,也无法生一,无法成一。中和使万生一时,有了共恰性,有了聚焦性,有了同生性;大家既各出其力,而所发之力又恰如其分,造就了各种要素、各种尺度、各种比例的最佳结合,刚好精准地匹配出了一。中和使万生一,是所有组分非线性配伍的结果,是一切条件复杂性集约的结晶,呈现了辩证整生的机理。

一,由万而出,也就在完形自身中,有了自足性,有了超在性,有了由一生万的潜能,有了系统生成总体生命的可能。具体说来,生命之祖经由一系列演化,形成了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社会,演化出生命谱系,形成了地球的生命世界,有了总体生命。此谓“以一生万”,生命始祖系统生发的潜能得以实现,自足化、完形化和超在化的整生质性得以确证,万与一对生圈升的超旋化有了可能。

(二)系统生存的超在生命

生命世界的系统化构成生物圈。它的良性循环包含着食物链的有序运转,呈现出生命的系统生存,并达自足与完形,也就增长了生命的超在化质性。所有物种因生物系统的反复调适而妥帖地处在食物链的各节点中,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它们相推互移,相发互长,使共同体动态平衡,稳定运转,达成了系统生存。食物链里,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从低到高依次被食;动物的粪便、毛发、尸骨腐烂后融入土壤,又养育了植物,总成了循环性的互利互养格局。这就于生态平衡里和生态稳定中,显现了生态真理、生态伦理、生态哲理与生态诗理,呈现了生物圈系统生存的机理,有了各物种在它者中特别是在整体中超在化运转的整生图景。

生物圈各物种相生相抑、相竞相胜的辩证运动,形成了动态制衡与良性循环,是谓“生命系统生存的机制”。生物圈内各物种的生存组成了生命共同体的生存,是谓“系统化生存”。总体生存又规约了各物种的相适相宜性生存,再成系统化生存。具体说来,生物圈循环式互利互养的关系自然地调节了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形成了位格整全、匀称明确、秩序井然的环链。各物种在其中有了适宜的位置、恰切的数目、适度的比例,保持在适应自身存在、它者存在与总体存在的范围内,共同维系了生物圈的良性循环,共成了生物圈的系统化生存。如此,还保障了生境对生物圈运行的承载性,保持了环境对生物圈运行的支撑性。上述综合性制衡机制,内外协同地促进了生物圈运行,使其有了动态均衡性与动态稳定性,实现了生物总体、生物种类、生命个体的合理性存在,以成生命的适度性自足。这种适度性自足,可成生物总体、种类、个体的统筹兼顾性自足,可成系统化自足,可成圈升式的整在、全在与通在,可成辩证的超在化整生。

食物链的互食互惠关系使各物种在相抑中相依,在相竞中相进,在依生与竞生的中和里共生,在环进圈升中整生。生命与物种只有置身生物圈,于稳态的周进环升里实现非线性平衡,方可达成系统生存式整在、全在与通在,增长出良性循环的超在式整生。

(三)系统生长的超在生命

生命始祖在以万生一中通出后,进而在以一生万中长出各类生命,长成生命世界,提升了大自然的有机性,使之转而优化生命。这就有了以万生一和以一生万的对发超转,有了超在化增长。这种对发,使生命世界融入大自然,共同参与对生物的生养,有了超越性的以万生一。如此生生不息,互为因果,生物和生物圈有了周转圆升的系统生长,自足成矣,超在长矣,整生升焉。

生命在生物圈里系统生长,提升超在的整生质性。生命在繁衍中以一生万,同时组成了生物圈的一,达成了以万生一。这个一,是由万态的生命组成的生命谱系、生命总体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系统化的一,即和一个大一。万物成一,各物种之间既形成了相生互发的对生关系,还有了同发系统新质的共生关系。这个新质是生物圈所有物种同出的,无疑是以万生一的成果。它分生给了各部分,是以一生万式的回馈。生物圈以万生一和以一生万的持续相发,有着一与万生生不息的对转环升,从而内驱力累进,超转力叠加,也就于可持续的超循环中圈升了自足,周增了完形,呈现了系统生长的超在化整生格局。

生命系统生成、系统生存、系统生长的超在化整生格式,具有原式意义,可在生物圈向生态圈的运转中可在生态圈的自然化与存在化的运转中,环升出不同平台的整在化、全在化规律,完联出通在化与超在化整生的全景。

二、一与万万对转圈升的系统化超在生态

生态的系统化是生命的系统化的升级版,是发展了的超在化整生样式。生命的系统化是基础,生态的系统化是发展,两者在系统化自足与完形的递进里,初成一与无穷对转圈升的超在化整生机理。

生物圈向生态圈发展,扩展了超旋化疆域,提高了一与无穷对转圈升的层级,增长了自足化尺度与完形化格局,升級出生态系统的超在化整生质地。生态是生命与处境对发同出的绿活存在,凭此生物圈也就可以在开放性的联系中与各种层级的处境圈对生,环扩周长出生态圈,以成系统生发的超在生态。生物圈各物种由所处生境托载,为所绕环境支撑,受所属背景、远景、全景影响,在与多层次处境的相发里,形成了各种各样格局的生态。它们从生物圈的基座上长出,与一层又一层的处境对发,自然而然地环扩出了生态圈。这就有了系统化自足的生态,有了生态圈的整在化与全在化乃至通在化的整生质地。此谓从生命向生态转升后的系统生发,是谓从生命系统向生态系统升级后,所成的超在化整生图景。

生态圈是立体环升的,更实现了系统生长的超在化整生。生物圈一边自旋生,一边与包容自己的处境圈对发同旋,特别是与其中的生境圈与环境圈对发同旋,增长出生态圈四维时空的自旋生,提升了整在化与全在化以及通在化自足,提升了超在化整生质地。四维时空运进的生态圈,是纵横双向对生的,既是万万生一与一生万万的对转圆发,也是万万一生与一一旋生的通联环升,还是万万与一的对发超转,从而有了立体的超旋化整生。这种圆长球升的超旋化,显示出无限化的趋向,促长了超在化生态。

生命和生态都形成了系统生成、系统生存、系统生长三种超旋化整生样式。就后者来说,其万万生一与一生万万,是生态的系统生成方式;其万万一生与一一旋生,则是生态的系统生存方式;其万万与一的对发超转,则是生态的系统生长方式。生态的系统生成已在生物圈向生态圈的升级中论及了,现就其系统生存来说,万万数量的个别生态是在生态圈中整一化存在的,即万万一生的。离开生态圈,任何个别生态都是无法存活的。一一旋生,则是生态圈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方式。离开良性循环,生态圈产生逆循环,就会一一旋死,生态圈会解体,生态圈和圈内的一切个体,均会消失。如此,万万一生与一一旋生所成的超旋化,成就了生态的整在化、全在化与通在化,成就了生态圈系统生存的整生规律。再就生态的系统生长来说,生物圈与其处境中的生境圈、环境圈、背景圈、远景圈、全景圈耦合通旋,是成生态圈的一一通旋。这一一通旋的系统整生体,与圈中万万数量的个别整生体对发通转,也就在开放式的超旋化中达成了系统生长,自足性、完形性相应提升。这就见出,随着生命向生态的圈升,系统生发的超在化规律将更为丰富,整生的质性将更为深邃。

笔者起初把整生界定为系统生发,①后将其发展为完承毕显大自然潜能的自足生态,②现提炼为一与无穷对转圈升的超在化生态。系统化、自然化、存在化生态,各自在一与万、一与天、一与存在的对发超转里,呈现了无穷与一对转圈升的生态,成了超在化生态梯次生长的样式。它们总成了无穷与一对转圈升的超在化生态的普遍性,会成了整生的一般规定。这是笔者在提出整生25年后,③尝试从生态美学最高范式的角度对它的本质所做的小结性研究。

三、一与天对转圈升的自然化超在生态

自然化超在生态是系统化超在生态的发展,深化了整生的本质。它是超在化生态的疆界扩展与本质提升,有着以天生一、以一生天的超在化方式,有着两者对旋超转的超在化机理。较之万与一和万万与一的相转,天与一的对旋,显现的一与无穷的对转圈升,格局更为宏阔,自足性和完形性更为充分,超在化的本质更为深遂,超旋化的规律更为普遍。

整生的理论平台是递进旋升的。生态系统的超在化本质也就成了大自然生态的超在化本质的基座。恩格斯讲,“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④老子也说生发世界的道,“周行而不殆”。⑤地球生态圈是开放的,与环绕它的太阳系生态环境圈是对生的,与由本星系、本星系团、本超星系团构成的生态背景圈是对生的,跟本宇宙生态远景圈是对生的,跟宇宙系生态全景圈是对生的。这就形成了以天生一和以一生天的对旋超转,有了地球生态向层层天宇的生成,有了地球生态的自然化进程,有了整生的超在本质的自然化提升。

生态与自然的对生,目前应有信息的、物质的、能量的三种方式,可使双方相互生成与增长。各级天体甚或宇宙乃至宇宙系,向生物生态圈及其个体生成。如此一来,生物生态圈及其个体为各级天体乃至宇宙和宇宙系所化育,成为以天生一的成果,再次完承毕显了大自然的潜能,成为天然化自足的生态,升华了超在化整生的本质。也就是说,整生的规定,从系统化超在的生态提高为自然化超在的生态,有大自然持续哺育和提升地球生态系统的缘由。

本来,地球生命始祖的生境是由大自然生成的,生命和生态的自然化也就成了向母体来处的超归,当然顺理成章了。生物生态圈及其个体通过遗传的机制,从生命始祖以及一辈又一辈的祖先那里,承接了大自然优厚的馈赠,有了增长自然化超在质性的基因。凭此先天基础,生物生态圈和所属个体在与天的对生中,持续承接了自然进化史的成果,承接了生态进化史的成果,承接了社会发展史的成果,承接了文明发展史的成果,成了文明化、社会化特别是自然化的超在生态。何谓自然化超在的生态?与大自然质性同一的生态是也。像个体的人,是自然的人化的结晶,通过系统发育学习承接了自然向人生成的一切成果,成为“世界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而在以天生一的自足化里有了自然化的完形,成了自然化超在的生态。生态圈也是由大自然化育而出的,同样是大自然的生态化成果,同样在以天生一中有了自然化的自足与完形,有了自然化超在生态的整生格局。

自然的生态化和自然的人化,均是以天生一的自足化方式,均是形成自然化超在生态以提升整生本质的方式。与此相应,人的自然化和生态圈的自然化,则显示了人向自然的生成以及生态圈向自然的生成,显示了以一生天的趋势。这就在自然的人化中和自然的生态化中确证了人的自然化和生态圈的自然化,增长了人的自然化和生态圈的自然化,显现了自然化超在的发展规律。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人类生命和类人生命乃至超人生命的生存活动与实践活动有可能在重重天宇中拓进,天与一的相生,特别是两者的对发超转更为直接,自然化的超在生态当会涌现,自然化整生也将更为现实。

以天生一与以一生天的对转,使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对生,使自然的生态化和生态的自然化互发,双双达成良性循环。这就在一与无穷对转圈升的提级中,成就了整生更为深厚辽阔的自足质地,涌现了整生全时空和跨时空超在化的深邃规律与本质要求。

四、一与存在对转圈升的绝对化超在生态

超在化生态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它从系统化生态出发,经自然化生态,抵达存在化生态,有了超在化整生的递进。存在化生态的出现,完发了一与无穷的对转圈升,意味着整生在对此在与自在的超越中,在对整在、全在、通在的跨越中,在对存在与未在的超脱中,完出了无限与永在的超在样式,成为绝对化超在生态,完形了整生的内涵结构。

存在物与存在对转圈升,所出的存在化生态是最充分的一与无穷对转环升的无限化生态,自足性充分,完形性很好,超在化很强,整生度很高。无穷生一、一生无穷、无穷与一对转圈升,均是增长超在化生态的高端格式。一从无穷来,并向无穷去,两者环转圈升,构成了存在物与存在相旋互转的周长图景。凭此,一与无穷的关系也就可以置换为存在物与存在的关系;存在化生态与无穷化生态也就可以等值了,也就可以结合了。存在是无穷的,有着未在-元在-往在-刚在-正在-仍在-即在-应在-将在-未在的回环无尽性。这种回环,是谓“通在”。无穷化的存在,还是自在-被在-它在-整在-自在的回转,是谓“全在”。在无穷与一的对生圈升中,世界的整在、全在与通在向具体事物生成,是谓“存在生成一”,是谓“存在生成存在物”;也是谓“存在物超越自身,走向了存在,走向了超在”;还是谓存在对未在的超脱,走向了无穷化与永在化,抵达了绝对化的超在。如此,存在物与存在均成了超在化生态,均长了整生的质性。无疑,存在物与存在对生超转的存在化,是典型的一与无穷对生超转的路数,是生发超在化生态的最高整生格式,呈现了最深邃的整生机理,涌出了无限化与永在化的极致整生境界。

怀特海从具体事物的通在性,显现了存在化的意味,有了无穷化的指向,涌出了存在化整生的趣性。他说:“在我的理论中,必须完全放弃‘事物在时-空中的基本形式是简单位置这一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讲来,每一件事物在全部时间内都存在于所有的地方。因为每一个位置在所有其他位置中都有自己的位态。因此,每一个时-空的基点都反映了整个世界。”①怀特海认为每一事物都可以超越此在和自在,从而存在于所有的时间与地点中,从而存在于它者与它位中,从而流转于整个世界中,从而完承毕显了大自然的潜能。这就以此在和自在的通在性与全在性,显现了存在物走向自足与完形的机制,显现了存在物达成存在化的方式,显现了存在物达成无穷化的机理,显现了存在物走向超在化整生的缘由。

海德格尔通过分析《壶》,揭示了具体事物的它在、全在、通在性内涵,于此在和自在的存在化增长中显示出无穷化的态势,透露出超在的整生化意味。显然,他揭示了一条它在、全在、整在、通在向此在和自在生成的途径,有别于怀特海的存在物走向存在化的路子,然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生发无穷增长超在的整生方式。他指出:壶 “在赠品之水中有泉。在泉中有岩石,在岩石中有大地的浑然蛰伏。这大地又承受着天空的雨露。在泉水中,天空与大地联姻。在酒中也有这种联姻。酒由葡萄的果实酿成,果实由大地的滋养与天空的阳光所生成。在水之赠品中,在酒之赠品中总是栖留着天空与大地。但是,倾注之赠品乃是壶之壶性。故在壶之本质中,总是栖留着天空与大地”。②他从“壶里乾坤大,酒中日月长”中,显现了壶“栖留”水、泉、岩、大地、天空、雨露、果实、酒,所包含的它在性、全在性、整在性和通在性,阐释了壶的超在化整生的本质。从两位哲学家的论述里,能够看出整个世界与存在物的对转,既可以周长出整在、全在与通在的存在化生态,还可以进一步圈升出超越存在的无限化生态。

一与无穷圆转周升的系统化、自然化、存在化生态,各是相应格局的整在化、全在化、通在化生态,自足性、完形性和超在性本就充分,它们在递进与通转中,形成了超大的整在化、全在化与通在化生态,超在化整生的质性也就更为凸显。最高的超在化生态,是永在化生态。永在化生态除了在上述超在化生态的递进中与总成中呈现外,更在生态的跨星际与跨天际超旋的存在化中形成。永在化生态是超越存在与未在以达恒在的生态。大自然的自旋生,在宇宙的旋爆-旋胀-旋缩-旋爆中显示,呈现出宇宙的存在-未在-存在的非线性永在化运进。生物生态也可以伴随大自然的自旋生,形成非线性永在化。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当其毁灭了,大自然又会在某个地方,以同样的方式把她重造出来。③此谓“生物生态超越存在所達成的非线性永在”。除了这种非线性永在,宇宙系里各宇宙的自旋生是交错运进的。高度智慧化的生物生态可随大自然的自旋生不断地离开旋缩的宇宙,持续地进入旋胀的宇宙,永远存活在宜生的宇宙中。这就在跨时空和超时空中,超越了既往星球和宇宙的存在,超脱了它们的未在,实现了无限化的永在。此谓一和无穷超转,于存在化在与无穷化的一致中,所成就的绝对化超在,所生发的绝对化整生。

五、一与无穷对转圈升的超在是整生共性

系统化、自然化、存在化生态,在一与万、一与万万、一与天、一与存在的对转圈升中,长全了一与无穷圆转周进的超在化图式,有了整生的谱系性机理。

系统化生态在系统化生命的基础上长出,于一与万万的相转中,增长出无穷生一与一生无穷对转圈升的超在化质性。就系统来说,有着双向的無穷化整生潜质,这就是无穷大和无穷多,还有无穷小和无穷少。也就是讲,它有着以往、当下与未来无穷的时空性,有着绝对的超在化生态的图景。就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而言,它当下的存在是有限的,是一个特殊性和相对性的存在物,但生成它的存在是无限的,无穷的。它是无穷生出的一,是存在长出的一,是超在长出的一。再有,维系它当下生态的存在,以及它参与生发的当下存在,也均是无限的。它的系统化生存是无限化的存在使然的。同时,它又是造就存在之无限的因素,也是造就存在之永在的缘由。还有,它可参与生发无穷无尽的未来,并置身于其后的一切存在中,置身于整在、通在与全在中,置身于未在中,置身于永在样式的超在中。如此,它也就成了生发无穷的一,生发存在的一,生发永在的一,生发一切超在的一。此之谓“一生无穷”,有了极致的超在化整生的潜质。系统化生态潜含了一与无穷周转圆旋的超在化生态,有实现为绝对化超在生态的可能性。

自然化生态在一与天的相旋中,成就了一与无穷的互发与超转,呈现出朝绝对化超在生态发展的向性。天外有天,时空无限,也就意味着以天生一和以一生天的对生,有着一与无穷对发超转的效能。智慧生态圈是无穷化的大自然通成的,是无穷生一的结果,其在仰望星空中,与巡天遥看里,有了一生无穷的诉求。就地球智慧生命来说,恒星系是天,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是天外之天,宇宙是周天,宇宙系是无穷之天。当天态文明鼎盛时,智慧生命凭借航天科技游天,环游天外之天与无穷之天,使重重天宇成为有机化的自然,也就在以一生天中,同时显现了一生无穷的超在化整生理想。

智慧生态圈环游无穷之天,环长无穷化的有机之天,环联无穷化的有机之天与无机之天。这就把以一生天和一生无穷统一起来了,走向了极致的超在化整生。有机化的无穷之天又生长了提升了智慧生态圈。这就在大自然的自旋生里,既达成了以一生天和以天生一的对转,也实现了一生无穷与无穷生一的超旋,从而把自然化生态的超在质性与无穷化生态的超在质性很好地统一起来了,把自然化的超在生态提升至无穷化的超在生态当中了。有了这种持续的对生与无尽的超旋,即生态存在化与存在生态化的对旋超转,生态存在提升了,整生存在涌现了。至此,无穷与一对发圈升的绝对化超在生态,即超越存在与超脱未在的永在化生态,作为整生的本质规定,既有了普遍的意义,也成了生态、自然、存在的最终目的。

概言之,无穷与一对发圈升所出的超在,像基因一样在生命与生态的系统化、自然化、存在化中生长,在一与万、一与万万、一与天、一与存在的相转周进中提升,成为整生的要素与组织、关系与结构、规定与质性、机理与机制、规律与规程、标准与模型、价值与效应。自足是超在的尺度,完形是超在的样态,一与无穷相发永转的超旋化是超在的机理,它们使超在从相对走向绝对,使超在走向永在,凸显了整生可持续生发的缘由。

结 语

在传统哲学中,存在物与存在是相互生发和相互包含的关系,由此形成了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模型。在一与无穷对发圈升的整生化规程里,个别存在增长为一般存在,一般存在升华出超在。超在转而统摄了个别存在与一般存在的对立统一,统摄了存在物与存在的相生互长,统摄了对立双方或各方的对发超转,是成生态辩证法超在化的圆进球升模型。

在生态辩证法的规约下,生物圈和生态圈系统化、自然化、存在化的超旋,以与大自然的自旋生同运为目的。它们来于和归于大自然的自旋生,在全时空、跨时空和超时空的通旋超转里,超越了此在与自在,超越了整在、全在与通在,跨越了存在,超脱了未在,抵于无限与永在。这就完形了超在化生态,是成绝对的超在化整生格局,有别于宗教彼岸生发此岸、此岸回归彼岸的循环式超在说。

责任编辑:胡颖峰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生态文明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