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核三翼”区域教研体系的探索

2023-05-31彭茂发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1期
关键词:宝安区教研机制

彭茂发

以教研引领区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教研工作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借助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创新构建“一核三翼”全链条教研新体系,以机制创新丰富教研方式,以方式革新实现教研转型,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教研新样态。

一、突出核心:教研服务教育的新思路

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宝安区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总纲领。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注重教育发展的内涵、方式与效果。教研工作在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完善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教研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条件等方面的研究也同样重要。

其次,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研训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既要关注教师的学科能力,也要关注专业能力,即“教师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逻辑解决教会学生学习的难题,同时提高育人和服务的能力”。

最后,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推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宝安区构建了教学质量过程性监测系统,对基础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过程监测、问题诊断,基于数据分析进行教学改进,增强了教研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体而言,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从整体上大幅度提升区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依据“目标-评价”方法论策略,从根本上改善教育生态。在“教研服务教育”的理念下,重新梳理区域教研内部机制,推动教研机制的全方位变革。

二、策动三翼:教研机制内部协同发展

从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出发,以教研服务教育为核心理念,在具体实施路径上策动“三翼”,即实现教研机制、课程教学、教师队伍三方面的协同发展。

1.探索区域特色教研机制

针对当前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存在的问题,宝安区依托“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项目,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区域教研机制和教研方式的创新与变革。第一,机制创新,纵“联”横“协”。目前,宝安区拥有专职教研员52人,兼职教研员247人,教研力量覆盖全学段、全学科。在此基础上,成立学科核心教研组,建立公办民办联动、薄弱校挂点帮扶制度,纵向建立区、学区、学校(幼儿园)三级联动教研机制。借助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平台,形成教研员(researcher)、教育专家(education expert)与学科教师(teacher)多方横向协同的R-E-T协作体,负责教研机制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及推广指导。第二,数据为先,实证教研。持续落实一体化、扁平化、校本化、信息化的“四化”教研要求,建立区域数据库,综合国测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列出问题诊断清单,将调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区域教研由经验型向实证型,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使教研真正产生“教育生产力”。第三,善用资源,集成教研。疫情期间,“停课不停研”力促高质量“停课不停学”。宝安区依托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整合“校本教研基地公众号”“基地教研社区”“学科教研社区”和“学科公众号”,通过共建各类课程资源,共享各类线上教研活动,开展网络集成教研,及时将教研成果转化为在线教学活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已搭建48个高、初、小、幼学科教研社区,成员达3.2万,一年访问量达308.5万次。

2.构建素养导向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层面,特别是在国家教育政策落地的具体问题上。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宝安区在项目基地内开展探索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研究,从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有效路径,持续实施“好课程、好课堂、好作业、好教师、好科组、好课题”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理论、国家政策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国家课程区域化、校本化探索,达到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从整体上改变区域教育教学的面貌。

3.建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建设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当前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宝安区致力于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打造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高校专家为引领、教研员为支撑的三大教师专业共同体,着力推动全区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未来教育家专业发展共同体。优化原有的“雏鹰计划”“新秀计划”和“薪火计划”教师培养项目,启动宝安区教师队伍精英领航工程,重点培养精英教师、精英班主任、精英教研员和精英校(园)长。 二是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研基地和高中学科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科教研组长培养为抓手,打造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三是利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科教研员及其研究团队力量,整合利用宝安区现有研究资源,以践行各学科教学为目标,培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发挥专业引领与教研辐射作用。

三、整体建构: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新路径

“一核三翼”的宝安区域特色教研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远工程、基础工程。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核”是其最高目标,围绕教研机制、课程教学、教师培育所构建起来的“三翼”是其发展路径和实现路径。从根本上来说,“一核三翼”的区域教研机制建设也是良好教育生态的建设。

首先,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障。其一,学习研讨,全员共建教研基地。成立教研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学段为单位的相关子项目组,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其二,完善组织领导、专业指导、系统培训、监测评估等工作机制,强化经费投入、师资配置、设施配备等基础条件保障,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其三,依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体育、劳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落实和提质。

其次,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对教育评价进行全面改革。当前,教育评价的重要变革趋势即回归教育本身,回到教育本体。“教育评价回到教育本體,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评价者从评价对象的本质特性出发来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工具和手段。”宝安区坚持从学生成长需求的角度开发评价工具,不断优化评价方式,以教育评价改革促成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宝安区教研机制
广东省深圳宝安区海乐实验学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宝安区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同题专辑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宝安区人工流产女性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的调查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