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意识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

2023-05-31廖育环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1期

廖育环

想让小学生喜爱绘本故事,进入绘本故事的语言情境中,以绘本阅读助推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在阅读策略上进行优化创新、综合利用,启发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想象人物对话等,以此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体验、猜测、思考与积累,不断习得语言知识,获得阅读技能,全面提升阅读素养。

一、抓住主线,梳理风土人情

小学生开展有效绘本阅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通过对图片、文本的理解形成对故事内容的整体认识,理解主题意义。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探索故事主线,串联故事情节的阅读习惯,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故事的逻辑线索,感受其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

以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为例,该单元以食物、饮料等饮食内容为主题。因此,教师可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为主线,引入绘本“Meals in America”,让学生边阅读边提炼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具体来讲,绘本中讲到美国人通常在早上8点之前吃早餐,食物种类包括鸡蛋、肉类、果汁、麦片、面包和咖啡,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外文化的不同。完成繪本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思考“中国人的早餐注重什么”“食物种类包括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对比中西方在饮食理念、食物偏好上的不同,建立起尊重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基本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绘本中未涉及的体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图片或情境,包括中西方餐具文化和餐具名称。如,刀叉是西方饮食中常用的配套餐具,而中国人常用的是筷子勺子等,西方人讲求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等等。从不同的切入点渗透并强化文化意识,达成对这一主题的深入分析与解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很难独立从文本中提炼故事主线,形成故事梗概。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绘本读物,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结合故事主线为学生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捕捉文本的主干信息,深入解读文本。

二、大胆预测,想象生活方式

英语绘本不同于其他阅读文本,其封面、标题、配图等都是学生可以开展深入阅读的切入点。因此,教师要利用绘本图文并茂的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围绕封面、标题、配图、关键词、重点句等进行大胆预测,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文化感知氛围,让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例如,旅行类绘本的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感受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This is米先生的世界旅游绘本》。这一非常畅销的旅行系列绘本读物以《This is 伦敦》《This is 纽约》《This is 巴黎》《This is 澳大利亚》等为切入点,帮助学生了解多个西方城市的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等知识。具体到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预测对比的教学思路,如在学习《This is 伦敦》时,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标题先分享自己对伦敦的了解与认识,再脱离文本观察绘本插图,引导学生预测这一插图体现的是伦敦的哪一景观或者是英国人的何种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自主创新能力。那么,究竟这些猜测是否正确,伦敦的著名建筑有哪些,伦敦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效果较好。

也就是说,预测、猜想这类阅读策略可以有效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多角度预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充分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使其更乐于投入阅读,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积累。

三、推敲细节,了解文化差异

推敲细节的阅读策略是让学生熟悉语言材料、提升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把相关细节定位于传统节日、习俗、中西方文化差异等不同切入点上,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本大意,捕捉文本细节,循序渐进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例如,以圣诞节为主的绘本阅读来讲,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Rudolfs big,red nose”绘本。在开始阅读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以下问题:What Christmas presents would you like? What is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 学生阅读完绘本后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结合绘本的插图,把教学重点放在两个细节,一个是让学生观察主人公鲁道夫的表情并猜测其伤心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嘲笑他人、取笑别人的短处是不礼貌的行为,应当制止。再一个是通过鲁道夫和朋友对鼻子态度的改变,引导学生领悟圣诞节的文化及圣诞精神——帮助、给予。最后,学生不仅在图片的支持下理解了这本绘本的基本故事情节及内容,还归纳了故事传达的主题意义:The best present of Christmas is love and kindness,回答了教师在课前提出的问题,深化对圣诞节这一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英语绘本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素材,还是不同国家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价值观的载体。因此,教师要做好研读与深入挖掘文本的工作,除了就语言视角开展教学以外,还要注重基于文化视角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与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四、师生品读,培塑价值观念

师生品读的方式是指教师要选取优质绘本及文本中的经典表达,引导学生就此展开互动和对话,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故事意义、主题所在,以此培养思维品质、阅读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构积极的文化意识图式。

一些经典的英语绘本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塑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每周选取一本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如“Monkey Fun”,讲述了两只调皮的猴子Jojo和Dodo在森林里的河边玩耍,只顾尽情比赛看谁本事大,吵醒了熟睡的鳄鱼,Dodo差点掉进水里被鳄鱼吃掉,幸亏有Jojo的帮忙才脱离了危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环游形式呈现绘本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并在最后设计开放性问题:What will happen if Jojo didnt help his friend?(如果Jojo没有帮助他的朋友,会发生什么?)Did your friend ever help you?(你的朋友曾经帮过你吗?)学生认识到与朋友要友好相处、互帮互助,深化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

无论是抓住主线、大胆预测、推敲细节还是师生品读,其基本的立足点就是两个,一个是遵循语言建构逻辑,另一个是指向文化意识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英文绘本并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熟悉绘本、阅读绘本、理解绘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实现阅读课堂教学的深层次目标。

总而言之,对于绘本阅读这种拓展式教学来讲,教师同样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学生缺一不可,既要考虑绘本资源的引入对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绘本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思考,也要衡量学生的生活经历、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使学生能真正从绘本阅读中获得语言知识的积累、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衍生的绘本阅读课堂才能有质有趣,才能真正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