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多元评价实践

2023-05-31韩松锦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组长分数学科

韩松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其中“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既能双向促进教与学,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制定习惯性与素养性评价指标,注重学生课堂过程性评价,同时依托更精准科学的评价工具和数据平台,依托数据,深层挖掘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功能,对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提升与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评价这一概念最早源于Gardner 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指采用多种手段评价教学效果的多种评价方法的组合。多元评价是指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其实质是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金艳,2010)。

本文所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堂多元评价实践主要体现在:阶段层面,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評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层面,习惯性评价与学科素养评价相融合;评价主体层面,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共同体评价相互补充。同时,依托学校大数据精准评价平台,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主体、多场景、过程性多元评价,基于数据分析发挥评价诊断、激励、促进等功能。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性评价指标

依据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笔者所在学校英语科组结合不同课型特点,制定课堂习惯性评价指标,促进学生过程性评价。

一级指标:兴趣激发,习惯养成。

二级指标:前置学习,课堂参与,巩固提升。

三级指标:1.按要求预习教材,认真完成预习单,记录预习中遇到的问题。2.遵规守纪,做好准备,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合作,按要求做好课堂笔记。3.按时按量完成基准性和延伸性作业,完成跳跃性作业,按要求及时订正。

学科素养评价指标见下表。

评价指标契合不同课型。聚焦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多元评价需要对学生表现进行全方位检测,收集精准评价大数据,所以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指标也契合了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等不同课型。例如二级指标“语言知识”“语言运用”对应听说课,“阅读理解”与“书面表达”对应阅读与写作课程。

评价数据真实充分。学科素养一至三级指标主要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为实现学习连贯性与大数据收集,课前前置作业与课后巩固练习同样可以实现学生的学科素养数据提取。例如课前学生利用平板完成前置作业,每一道题目都设置对应指标,回答正确便可获得对应指标数据。

二、多元评价课堂实施案例

现以笔者一节阅读课为例。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1.结合学校刚刚结束的研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何每个人的旅行感受不同:Why do we feel differently about the same trip?

习惯指标:积极回答问题。

学科素养指标:口语表达声音洪亮,准确流畅,自信大方。

教师在评价平台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加分,小组长在组内讨论环节给积极表达的学生加分。

2.学生快读文章,总体认知,思考问题:Did Helen and Jim go on the same trip? How do they feel about the trip?

习惯指标:积极回答问题。

学科素养指标:准确理解语篇信息和观点态度。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评价平台上给分数。小组长根据组员回答给分数。学生核对答案后,进行自评。

3.学生细读文章,把握关键词,小组合作找出证明两人不同旅途感受的关键形容词。(Use adjectives to express our feelings.)

习惯指标: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学科素养指标:在不同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表达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评价平台上给分数。小组长根据组员回答给分数。学生核对答案后,进行自评。

4.学生细读文章,区分比较,小组讨论两人在不同旅途地点的经历感受(on the train/ at the museum/ in the gift shop)。

习惯指标: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学科素养指标:恰当地运用阅读策略完成阅读任务,恰当地表达观点和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在评价平台上给分数。小组长检查组员答案给分数。学生核对答案后,进行自评。

5.迁移创新,旅程设计,小组依据文章影响旅行者的感受因素,设计游览学校方案。

习惯指标: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学科素养指标:简单地解释相关话题的文化现象,口语表达信息完整,语意清晰,相关文化作品达到展出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在评价平台上给分数。小组长检查组员答案给分数。学生核对答案后,进行自评。

三、评价数据反馈

通过英语课堂多元评价与数据收集,学校大数据平台实时收集学生每节课学科习惯与素养指标,最终形成学生个性学科评价与发展画像,从而发挥多元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

对教师与学生个体而言,通过评价数据雷达图精准了解个人课堂行为规范、课堂活跃度、作业完成等学科习惯表现,使学科学习态度诊断与修正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学科素养雷达图,可以了解个人学科素养呈现样态,探寻学生个体学习风格与最佳素养提升路径。

四、反思与分析

借助大数据评价平台,教师清楚了解了学生学科习惯与三级素养指标数据,为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学生学习提供依据,但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以下问题:受每节课教学时间、学生展示意愿、技术受限等三大要素影响,部分评价数据的收集缺乏科学与真实性。以评价指标“口语表达中声音洪亮,准确流畅”为例,如果课堂上学生没有主动举手表达,便无法得知学生是否具备本项素养,也即无法收集学生素养数据,容易导致学生上课参与度替代或影响学科素养。因此,一要增加课堂小组讨论时间,授权小组长进行组内检查与赋分,如此也增加更多的学生表达与数据收集频率;二要针对部分课堂无法全面评价收集指标的问题,借助平台,采用课后习题反馈方式,实现答案与指标收集一一对应。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小组长分数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分餐小组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超学科”来啦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