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立场 以美育人”理念下的小学水墨教学

2023-05-31江高玲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1期
关键词:墨色校园生活水墨

江高玲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山市小榄镇东方小学在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化儿童立场”,并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承载着立德树人、润泽心灵的育人功能。学校美育以“以美育人”为工作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做到超越教材、关联生活、走向育人。

一、寓教于乐,感悟笔墨

引导学生体验基本的用笔、用墨、加水、设色等基本方法,反复实践、总结,为开展水墨教学奠定基础。

1.体验撞墨游戏

引导学生认识墨色的浓淡变化、掌握水分的控制。让学生尝试把清水滴进浓墨中,把浓墨冲到淡墨里,在湿墨上洒盐粒或洗洁精,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画面所产生的各种墨色及成因,思考如何设墨来表现点、线、面及空间分割。实践小结:加水能改变墨色,水份越多墨色就越淡;在湿墨上洒盐或洗洁精,墨色被推开,像雾气、像飘雪、像石痕、像树纹,因势利导,让学生利用这些纹理添画意象之景。

2.探索用笔意趣

鼓励学生在宣纸上画出长、短、粗、细的直线,并尝试不同形状的弧线、折线、波浪线、弹簧线等,画出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连、断等特性。体验顺锋用笔时,柔软的笔毛划过宣纸的顺畅感;逆锋行笔时,笔在宣纸上行走的顿挫感;中锋用笔时,线条的圆润与柔美。侧锋运笔时,产生的皴擦墨痕与飞白效果,大片墨色形成的块状对比。激发学生对用笔、用墨的探索,在探索中习得笔墨技巧,感受笔墨情韵,并尝试用这些笔墨变化表达生活之美。

二、立足课程,以美育人

立足生活,从“瓜果之物、校园之情、家乡之景”等维度,构建以生活体验、审美教育为导向的水墨课程。将美育理念结合水墨教学,以水墨为载体描绘身边的事物,生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生活审美。

1.欣赏瓜果之物

岭南瓜果乃生活应有的滋味。鼓励学生把这些可口的瓜果用笔墨变现,从感受自然美到创造艺术美。观察其形状、色彩、质感、花纹等特征,了解它的价值与寓意。比如对于石榴,让学生从外表开始观察,再剥开,闻一闻,尝一尝。学生非常活跃:“我想到了红宝石”“我想到了团结”“我想到了多子多福”……让学生观察石榴籽与整个石榴的关系,思考它们在画面的疏密关系。又如对于荔枝,欣赏了它果满枝头、骄阳似火,再引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诗句学习,荔枝那惹人喜欢、硕果累累、吉祥如意的印象便深入人心。从线描到设色,引导学生画出瓜果造型,墨色变化、线条疏密,有趣的花纹,为水墨画面增添趣味。在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在水墨学习中学会珍惜生活。

2.感恩校园之情

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指引下,我们引人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寻找、感受校园生活中的美景和美事,提高观察力;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活动中美好、快乐的画面,如整齐的晨操队伍、醒目的少儿武术、专注的课堂、激烈的球场、精彩的大课间、丰富的社团活动以及美丽的校园景观等。其次,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体验感,使其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学会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适时启发他们心怀感恩、尊师好学、团结互助,让学生找到自己要表现的素材。最后,把前面习得的笔墨技巧用于水墨创作,在学习中提高水墨表现力与创造力,充分感受将校园之情变现为水墨画的乐趣,增进师生情谊。学生们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索,主动成长。

3.融入家乡之景

沙田水乡,乡情悠悠。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美术资源,指引他们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美。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人文建筑,领略家乡景色的水墨印象,如古街、石桥、流水、小船、错落有致的房子等。从情感上引导学生爱护家园,创作前,让学生交流爱护环境、美化家园的想法。在强烈的愿望的驱使下参与水墨学习,感受水墨创造的乐趣,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把这种美感运用到水墨学习;学会创造美,师生共同探讨熟悉的生活景象如何融入水墨画创作中,提高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分析、概括、重构能力。这样的作品既表现了学生的创作智慧,也反映了學生的心育过程。自然地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立志用学到的美术知识,改造环境、美化家园。

三、以展促学,浸润心灵

实行多元展示,多层面呈现学生作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浸润学生心灵。

1.举办画展

以水墨学习为延展的集中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感受独具韵味的水墨魅力;引导他们欣赏画面丰富的情境与想像、创作智慧与思想感情,分析如何把这些独特的笔墨感受用于表达有趣的艺术形象和生动有趣的画面。

2.墙廊演绎

校园里的墙面、走廊仿佛无声的课堂,守候着一幅幅作品,学生抬头即可读到大量的信息,自然地亲近本土美术资源,让学生把审美意识用于装扮校园。

3.应用展示

美术应用是学校美育发展的有效延伸。把水墨作品拓展到藏书票、文化衫设计、茶具设计、包装设计等,让多元展示与生活审美相结合,并用来装扮生活。学生看到自已的作品被用于装饰生活,从而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拓展了美术应用于生活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品位。

在实践中秉承“以美育人”的学校美育工作理念,构建以生活体验、审美教育为内容导向的水墨特色课程。其次,在儿童水墨教学中,坚持儿童立场,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渗透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后,让学生感悟到艺术的独特魅力源自生活,领悟到了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是相通相融的。从审视美的教育,到促进美的创造,再到培育美的人格,进一步继承、融合、创新,为生活中的爱美、懂美、善美而教育。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墨色校园生活水墨
校园生活里的尴尬事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水墨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渴望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
当代水墨邀请展
欢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