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

2023-05-30农大熟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学习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在习作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方法,包括:以素材搜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情感导入培养学生社会意识、以活动式写作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以互动点评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技能、以作文题目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关键词】习作教学 社会情感学习 学习能力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7-0100-03

社会情感学习,简称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缩写),是指开发学生获取社会情感能力所必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知、自信、理解与包容他人、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树立集体意识等。其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人际关系”“负责任的决策”五个方面。“社会情感学习”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广实施的项目,自2011年起,广西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实施“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2018年拓展到天等县15所学校和兴业县15所学校,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受益于此项目。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笔者发现有的小学生受个性差异及家庭环境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不知如何与同学、亲戚、朋友乃至父母交流,不会准确客观地认知自己、管理自己,甚至不懂得融入集体,变得胆小孤僻,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习作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可以用手中的笔和纸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升社会情感学习能力。

国内外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学习。有学者强调可以从社区、家庭、学校三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但并没有说明具体如何操作,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入手,探讨如何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

一、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基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过程应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不能纯粹单列,而是相互融合进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持之以恒加以引导,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下面,笔者从素材搜集、激情导入、活动式写作、互动点评、作文题目五方面探讨提升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即自我管理、社会意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负责任的决策五大核心能力)的方法。

(一)以素材搜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它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学生收集素材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积累习作素材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搜集、处理习作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较、取舍、加工习作素材。自我管理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搜集素材的过程也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

搜集素材的方法有很多种,面向大自然、社会搜集素材更能加深学生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春天,教师可要求学生到乡间小路或者田间地头,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小手、脚步去寻找春天的多彩世界,感受春天之美;秋天,观察果园、稻田、玉米地里的丰收景象,从多角度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回校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景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吗?为什么?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能和大家交流吗?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写出来吧!”对于这些景象,学生平时熟视无睹,感觉很平常,经教师这么一引导,才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有趣、可写的事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处处都有习作素材。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阅读心得、阅读分享等途径获得习作素材。在学生通过以上途径搜集处理习作素材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设置搜集目标、确定所要搜集材料的内容,再根据主题要求,自主开展搜集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有时需要与同学交流合作;有时需要自己细心观察周围环境,对环境进行认知和管理;有时需要对搜集的素材进行管理与加工,把搜集的感受和经验形成文稿。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交流—抉择—整理”等过程,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又无形中影响着材料搜集效率的高低。教师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习作素材搜集能力训练,可逐渐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以情感导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善于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绪及看法,并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产生共情。在习作教学中,要想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情感导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情感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伊始,借助一定的手段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活泼可爱的性格、争强好胜的特征和充满灵动的个性,教师如果在习作教学的开端就注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往往能使学生由一位旁观者变成主动学习者,并自然而然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产生共情,最终提升社会意识。

情感導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话题交流,二是情境创设。例如,教学习作《文明从我做起》时,笔者采用话题交流的方式导入:“这几天,老师发现学校的操场上有人随手丢弃食品包装袋。大家怎么看待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对如何杜绝这样的不文明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了,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应该严厉惩罚乱扔垃圾的同学;有的说只要看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就及时制止,还要身体力行把垃圾捡起来;有的说应该在操场四周都放置垃圾桶,方便大家丢垃圾……教师适当引导:“大家一下子提出那么多种方法,真棒!哪种方法更妥当呢?为什么?请同桌间讨论,然后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及全班交流中,学生懂得“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文明从我做起”的道理。通过贴近实际的导入和师生交流讨论,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看法,并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其他人的情感世界,无形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以活动式习作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个人能准确识别并清晰判断自身的情绪、情感、优缺点等。活动式习作是指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一般有“演—说—写—评—改”五个流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增强。例如,在“演”的环节,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悲伤还是快乐,是惊讶还是愤怒等。再如,在“改”的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或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准确地识别自身的优缺点,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在活动式习作的五个流程中,“演”指的是让学生演一演,即教师针对习作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彩排,使体验更加深刻,有话可说;或者让学生看一段视频、配乐观察一组图画等。“说”,即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进行写作指导,如: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为什么?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想?在该环节,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从对自我、他人、集体的认知上升到对自我、他人、集体的管理。“写”,即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可以写小练笔,也可以写作文。在“写”的环节,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书写时间不少于20分钟。要让学生静静地写,不会写的字暂时留空或用拼音代替,过后再补上,要一气呵成。教师尽量不要干扰学生,更不能时不时强调什么,以免打断学生的写作思路。“评”,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评。在“评”的环节,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评,但不可面面俱到。“改”,即让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可以用上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然后誊写到作文本子上。

在教学习作《削苹果》时,笔者采用“削苹果(培养观察能力)—尝苹果(品味道)—说苹果(讲清楚)—写苹果(一气呵成)—议苹果(互动完善)—回味苹果(修改、提升习作)”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完成习作修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流程思路清晰,由浅入深,有梯度,有深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全班43名学生交来的作文可以发现,有35名学生习作达到优秀等级。可见,这样的教学是有成效的。

(四)以互动点评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主要表现为个人善于与他人合作,能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与他人建立长期、健康的人际关系。习作点评,最为讲究的是真实互动。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得到的情感体验是:或得到同伴的肯定和教师的鼓励,心中的那份喜悦溢于言表,对习作充满自信;或得到同伴及教师的中肯建议,有针对性地改正习作中的不足。学生在点评活动中,学会如何恰到好处地评价他人;学会先肯定他人的优点,再指出不足之处;学会给同学台阶,让同学不失面子。在习作讲评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观点碰撞,彼此的感情得以传递和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互动点评主要包括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时,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劳动成果。只要学生的习作内容是真实感人的,能体现学生内心世界獨特感受的,教师就应该积极肯定。同时,应适时渗透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教育,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点评学生习作需要维护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敢说敢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切莫以大人的视角要求他们。二是评讲要以肯定成绩为主。评讲习作,很多教师的通病是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环节没讲到而贻误了学生。笔者认为,好的习作讲评课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根据学生喜欢被赏识的心理特点,侧重于肯定学生的成绩。具体而言,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学生用了一个好词,或者写了一句优美的句子,或者会引用一个名言警句,教师都给予赞赏。教师“炫耀”学生的成果,往往能让学生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激起浓厚的习作兴趣。(2)选择一篇或几篇优秀习作(或精彩片段)。选择的对象最好能兼顾不同学习层次,要善于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尽可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激励,树立写作信心。三是为学生搭建展示成果的平台。比如,在教室内开辟专门的“习作欣赏”板块,将学生的每一次优秀习作张贴上去,供大家赏析。如在赏析《为了  的爱》半命题习作时,笔者将其中几篇优秀习作张贴在“习作欣赏”板块,让学生自由点评。其中,有一篇《为了爸爸的爱》的作文讲述了在爸爸下班前,不会洗衣服的他偷偷为爸爸洗衣服的过程及爸爸惊讶的眼神。学生在点评时说道:“文中的人物动作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整篇文章真实感人!”有的学生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诠释了爱的真谛,如有一名学生从狗的角度写了《为了主人的爱》的作文,详细描写了他与狗狗之间感人的故事——在主人意外受伤时,狗狗是如何照顾主人,如何向路人求救的……学生的点评也十分独特,视角新颖,不乏“我也想有这样的狗狗”“原来动物的世界也很精彩”等赞誉。学生在赏析他人作品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写作思路。

(五)以作文题目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负责任地做决定是指能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做出对个人、学校、社区负责任的决定,并能明晰个人的决定对未来的影响。在写作中,学生会经常遇到需要结合作文题目或作文材料作出决定的情况,这也是教师训练学生负责任的决策能力的机会。作文通常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类。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审清题目的题眼,继而确定自己的写作范围。学生审题以及作出写哪一类文章决定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负责任的决策能力的过程。

半命题作文是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需要学生自己选择和思考。学生要读懂空白处的要求,并能根据要求去搜寻恰当的写作材料,在搜集写作材料的基础之上作出决策,补全题目。可见,半命题作文也可以锻炼学生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材料作文是三类作文中最能提升学生负责任的决策能力的一类作文。学生需要根据材料提炼中心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自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学生的选择须紧紧围绕材料内容进行阐述,不能偏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学生审读材料作文,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然后作出决策。可见,材料作文也是训练学生负责任的决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改进方向

如前所述,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在习作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目标,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灵活使用习作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手段,都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进行选择。即使是同一个年级,在不同的班级用同一个教案,教学效果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习作内容、学生学情等因素,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喜欢上语文和写作。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和未知世界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较高的状态,那么他的学习效率往往是比较高的。教师在确定作文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是否符合单元习作要求,也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使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找到习作教学与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培养的融合点

习作教学与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习作教学既要遵循它的一般规律,不可生搬硬套,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应坚守的原则。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拥有丰富的情感,有责任、有担当、有远大理想目标。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但它不是单纯割裂开来的,也不是专门为培养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而培养的,它应融合、渗透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抓住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福灼.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探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29(5):45-48.

[2]吳训慈.社会情感学习课堂教学四环节操作要领解读[J].广西教育,2018(12):43-45.

[3]毛亚庆.提升社会情感能力 构建学生社会性[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Z1):11-12.

[4]刘云.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2(2):103-105.

[5]程红霞.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探讨[J].考试周刊,2016(99):53.

[6]倪裕琴.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的培养浅谈[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2.

注:本文系广西崇左市教育科学2019年度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拓展项目课题“在习作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czzxkt2019-012)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农大熟(1978— ),广西天等人,高级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工程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和学校管理。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学习能力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