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食品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2023-05-30李希田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缺钾种苗草莓

李希田

1 整地施肥

旋地前每个百米窖上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立方米,然后深翻40厘米起垄。做垄之前每个窖全地撒施化肥,100米窖用二铵10千克,复合肥15千克,豆粕40千克,锌肥2.5千克。然后画线起垄。每垄底宽85厘米,顶宽40厘米,垄高30厘米。将做好的垄耙平,成马鞍型,压实,然后铺水带,上好喷灌带。

2 定植方法

定植前头一天先将要栽苗的窖子普遍润地,浇水湿度以不沾手为宜。起苗前头天晚上将苗圃浇透水,苗子整理后保证不少于三叶一心,主根不少于5~6条,须根充足,根长保证在10厘米以上,新茎粗度不少于0.5~0.6厘米,无病虫害。一垄双行,垄顶行距20~25厘米,株距13~15厘米,弓背一律朝外,栽植深度以“深不理心,浅不露根”为准。根须舒展向下,不能窝根。栽完及水浇透水,头一星期保持垄顶不白背,无积水或明水,一星期后逐渐撤水,一天一次,两天一次……直至半月浇一次水。

3 技术管理

10月1日左右开始覆上塑料布,上塑料布之前要浇一次透水。上布后3天之内不超过30℃不放风,之后正常管理。开花前追施一次氮、磷、钾平衡肥。花期不特旱不浇水。等青果上趟后,再给大肥水,肥料为高磷、高钾为主,每100米窖追15~20千克,上色期以高钙、高钾为主。

盛花期之前叶面补硼,促进花器发育完全,花大粉多,从而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品质。一般年前20天浇一次水,追肥结合浇水进行,年后15天浇一次水给一次肥,中间走一回清水。

盛花期温度26~28℃,青果期温度24~26℃,果实上色期20~22℃。盛花期湿度40%~60%,青果期湿度70%~90%,果实上色期湿度60%~80%。夜间温度在5℃时开始放苫保温。开花期夜温度保持在12~15℃,青果期夜温10~12℃,上色期夜温6~8℃。

疏花疏果及整枝掰叶的管理:每个植株的每级花序保持5~7个有效果。留果方法是:选择果型周正,大小基本接近的留下5~7个,其余的疏掉。掰出黄、老、病叶,始终保留5~7片功能叶,直至一捧果结束,整体掰叶时。

租用蜜蜂给草莓授粉:选用活力充沛的蜜蜂,于花前一星期放窖中,各种药物处理必须预留出安全间隔期,以免影响蜜蜂授粉(花期不准打药)。每箱蜜蜂必须保证不少于5000只,3~4天不干活的及时调整更换,避免生产畸形果。

冬季“进九”以后,由于地温急剧下降,不再萌发新根,须采用根外补肥的方法,用来增加植株的营养,促进养份回流,护根养根。叶面肥可采用高磷、高钾和富硒的肥料,每半个月喷一次。

4 种苗繁育

4.1 选地

繁苗田应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前茬非茄科作物、微酸性的沙壤土田块。

4.2 整地与做床

清理田块,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4500千克、三元复合肥40千克,旋耕作畦,畦面宽1.25米,高20~25厘米。

4.3 种苗定植

选用脱毒原料种苗,标准为三叶一心,根茎粗度在0.8~1.0厘米之间为宜,5厘米以上根须5条以上,新鲜无病虫害植株。定植时间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用单行栽植,株距40~70厘米。定植时植株根茎上端与地表相平,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栽后立即浇足定植水,覆盖地膜,以保墒情。

4.4 中耕除草,全面施肥

匍匐茎抽生后,开始将地膜揭开,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可亩用拿扑净100毫升和拉索125毫升混和液对水60千克均匀喷雾。一周后,铲地松土。匍匐茎抽生初期追施一次化肥,每亩施尿素10~25千克,随子苗长势及时补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

4.5 掐花、领蔓、压茎

及时掐掉花序,以免消耗营养,影响繁苗。匍匐茎抽生后,即应做好领蔓工作,使其均匀置于床面上,对长出的子苗及时培土,提高繁苗数量与质量。

4.6 培育壮苗

当繁苗数量达到一定时,清除母株与多余的幼小苗,集中培育壮苗,有条件的可进行假植,以提高种苗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假植一般在8月上中旬进行,时间宜在35天左右,栽植密度10厘米×15厘米,其操作方法与管理措施与大地育苗相似。

4.7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1天,将苗床浇透水,最好带土移栽,以提高成活率。

5 种植前防治

5.1 减少病虫害传播

在引进种苗时必须严格把好检疫关,避免从疫区引种,并对苗严格检疫,严防从疫区引进带病种苗。

5.2 选用抗病品种

选种时应在保证产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抗病虫,尤其是选用抗危害性较大病虫害的品种。

在白粉病较重的地区,可选用抗白粉病较强的宝交早生、因都卡、新明星等品种;新明星、因都卡抗蛇眼病;宝交早生、四季草莓较抗黄萎病;宝交早生、因都卡、新明星、戈雷拉较抗红中柱根腐病。因此,栽培时要根據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与生产实际等情况,合理选择对某种或某几种抗性较强的品种。

5.3 使用脱毒种苗

草莓病虫害很容易从苗期开始发生,一般健壮秧苗抗病性强,培育健壮无病毒苗十分重要。应按照各种栽培类型所需秧苗标准,培育符合要求的健壮秧苗,这是防治草莓病虫害的基础。

脱毒育苗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草莓组培原种苗不仅脱除了病毒,而且不带病原菌,没有线虫,因而繁育的子苗生长健壮,抗病性强,发病少。

草莓组培脱毒原种苗的繁殖系数高,其繁苗能力比普通匍匐苗茎的繁殖能力高5%以上,对于本身育苗能力低的品种则效果更加明显。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太阳能或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切实做好草莓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6 缺素病害

6.1 缺氮症

6.1.1 症状:氮素营养对草莓生长发育具有决定作用。草莓缺氮时,地上部分以及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一般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加重其植株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

6.1.2 发病原因: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易缺氮。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含氮量也较高。

6.1.3 防治方法:要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5千克,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喷叶面肥0.3%~0.5%的尿素溶液1~2次。

6.2 缺磷症

6.2.1 症状:缺磷症状要细心观察才能看出。草莓缺磷时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色带青铜暗绿色。缺磷的最初表现是叶子深绿,比正常叶小;缺磷加重时,植株的上部叶片呈黑色,具光澤,下部叶片呈淡红色至紫色,近叶缘的叶面呈现紫褐色斑点。较老叶的上部叶片也有这种特征。

缺磷植株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要小,有的果实偶尔有白化现象。根部生长正常,但根最少,颜色较深。缺磷草莓的顶端发育受阻,明显比根部发育慢。草莓缺磷主要是土壤中含磷量少,如果土壤中含钙量多或酸度高时,磷素被固定,不易被吸收。

6.2.2 发病原因:土壤中含磷少,或土壤中含钙量多和酸度高条件下,磷素被固定,不易被植物吸收,经常造成缺磷。此外,疏松的砂土或有机质多的土壤也可能缺磷。

6.2.3 防治方法:可在草莓栽植时每667平方米增施过磷酸钙50~100千克,随农家肥一起施,或者植株开始出现缺磷症状时,每667平方米喷施1%~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50千克,或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2~3次。

6.3 缺钾症

6.3.1 症状:钾在植物体内以无机盐形式存在。草莓新器官形成都需要钾元素。适应施用钾肥有促进果实膨大和成熟,改善品质,提高抗旱、抗寒、耐高温和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用,草莓对钾素的吸收量比其它元素多。

草莓开始缺钾时症状常发生在新成熟的上部叶片,叶缘出现黑色或褐色干枯,继而发展为灼伤,还可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心发展,中脉和短叶柄下面叶子会产生褐色小斑点,几乎同时从叶片到叶柄发暗并变为干枯或坏死,这是草莓特有的缺钾症状。由于钾素可由较老叶子向幼嫩叶转移,所以草莓缺钾主要表现在较老的叶子上,新叶钾素充足,不表现缺钾症状。

强光照会加重叶子灼伤,所以缺钾易与“日烧”相混。灼伤叶片的叶柄常发展成浅棕色到暗棕色,有轻度损害,以后逐渐凋萎。缺钾草莓的果实颜色浅,质地柔软,没有味道。根系一般正常,但颜色暗。轻度缺钾可自然恢复。沙土及有机肥和钾肥少的土壤易缺钾。氮肥过多对钾吸收有拮抗作用。

6.3.2 发病原因:一般砂土地最容易发生缺钾,有机肥、钾肥少的土壤而又大量施用氮、磷肥的地块容易缺钾。此外土壤中钙、镁元素含量过高,也会抑制植物根系对钾素的吸收。

6.3.3 防治方法: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钾7.5千克左右;可也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一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喷肥液50千克。

猜你喜欢

缺钾种苗草莓
缺钾对香蕉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草莓
缺钾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你缺钾吗?三个征兆提醒你》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玉米耐低钾自交系选育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