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缓脚步并向本地学习:对话亚历桑德拉·梅

2023-05-30蔡淦东

广东园林 2023年1期
关键词:亚历耐候性桑德拉

导读:本次访谈邀请了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风景园林系的亚历桑德拉·梅。访谈中,她辩证地分析了全球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关系,并提出实践需要耐心向本地的智慧学习。之后,她详细介绍了自己是如何把学生时期的研究课题逐步发展为教学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并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发现每一个场所里蕴含的信息。最后,她分享了在身兼实践、教育与行业推动者等多种身份下如何努力做到平衡,并在各个领域上实现自身价值。

嘉宾介绍:亚历桑德拉·梅(Alexandra Mei)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现为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风景园林系讲师,同时在Merritt Chase设计事务所担任设计主管。她的主要研究及教学方向为耐候性景观、废弃地更新、包容性景观等。同时,梅在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担任维基百科女性风景园林师专题项目的负责人。

蔡淦东:《哈佛设计杂志》2022年第50期的主题为“今日的全球化”,在其中的两位主编Sarah Whiting与Rahul Mehrotra①的对话里,Sarah指出了全球化在抹去地方性的同时,也引发了集体对于本土的思乡与迷恋之情。您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在地性的关系,以及其对设计实践与教育的影响?

亚历桑德拉·梅:毫无疑问我的实践与研究教学工作均在Sarah的讨论范围里。全球化涉及大规模的信息交换,而交流的透明性极大地拓宽了我个人的学习,为我带来以往无法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同时,脱胎于多样文脉当中的“美感”正快速地趋向雷同,地方文化也在逐步消失。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全球化也可以被认为是殖民化的一种体现。

我同意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是对本地的过分迷恋——把真实的生活过度浪漫化将是十分危险的。区分对于一个事物是过度痴迷还是客观理解,在于是否能够消除表面的形式与口号。作为设计师与学者,我们经常热衷于快速地创作,往往会把自身想法与经验强加于某个场地或合作客户身上。对创造与速度的追求意味着我们把主观意志放在首位,而不是真正客观地理解何谓本地性。何不放下这种喊口号般的大步迈进,去更好聆听那些会使用我们设计的当地人的声音?场所精神往往就在眼前,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放慢脚步并耐心学习。

蔡淦东:设计师关注城市中被忽略的空间,也许可以追溯到伊格纳西·代·索拉-摩拉里斯(Ignasi de Solà-Morales)发表的文章《模糊地段》(Terrain Vague)。近年来,哪怕只以哈佛设计学院为例,就有塞尔吉奥·洛佩斯-皮内罗(Sergio Lopez-Pineiro)的《城市虚空汇编》(A Glossary of Urban Voids)延续了关于空白场所的讨论。而Silvia Benedito的《气候解剖》(Atmosphere Anatomies)一书则提示了我们,即使看似空无一物的地方,其中也还存在着空气这一层介质。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再从社会空间维度到地质维度,以往被忽略的空间都该受到重视。您关于耐候性景观的研究涉及到随时间逐渐破败的景观,其背后隐藏着设计之初人们所寄托的记忆与场地历史,是否可认为您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也是一种对城市中被忽略景观的研究?能否请您谈谈这类空间在城市里的重要性?

亚历桑德拉·梅:是的,关于耐候性景观的研究旨在理解这类“虚空”被设计师忽略的一系列活动。我对这些空间是如何被实际使用十分感兴趣,包括人类、动植物与水体。不把注意力局限在新建的或精美的景观,而去多关注人行道、街头巷尾、空置地块这类与人们活动息息相关的场所,在我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发现,当你越投入时间去关注景观的细节,你越能发现它自身的叙事性及过去。在2021年华盛顿大学的一门选修课上,我指导每名学生自选一块从家到学校路上经过的面积约为2.3 m2的场地进行研究。他们的选择包括人行道、座椅区、广场等空间,并用手绘对场地的细节进行13次反复描画。学生们一开始不理解,但在学期结束时回看这些手稿,发现了每一幅手绘里关于场地材料及使用细节上细微的变化。从中也能看到学生们是如何在没有额外指导的情况下,随时间推进逐步发现、认知,并开始真正关心这些空间。因此,真正空无一物的场所并不存在,总有故事发生在景观当中。

另外,近年来我对于耐候性景观的兴趣逐渐转变成对建成景观的维护上。在与圣路易斯市的社区居民合作时,人们最常问的问题是:空置场地在改造后将由谁维护?如何保证对它的维护不会变为社区的新负担?维护的话题把景观从空间转化成大众关心的场所。我认为风景园林师这一角色更应成为类似问题讨论的中心,不仅去设计能被有效维护的空间,更要为其建立起相关的合作与责任关系。

蔡淦东:在已经提到的耐候性景观方面,您持续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让人影响深刻。能否请您再深入谈谈这个课题是如何从学生时期的独立研究项目,逐步发展为一个成功的教学实践项目的?

亚历桑德拉·梅:这部分的功劳很大程度上得记在我的老师与合作者身上,包括尼尔·柯克伍德(Niall Kirkwood)教授①、Simon Colwill教授、Bobby Pietrusko教授、Derek Hoeferlin教授、Chris Merritt以及Nina Chase②。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我在Simon Colwill教授关于材料腐朽生锈的研究上得到很大的启发。在Charles Eliot Fellowship的资助下,多年来我通过与学者、导师与同事的交流中积累的想法得以进一步深入。加之我对设计实践产生日渐浓厚的兴趣,我意识到对耐候性话题的探索并非仅限于教育,在实践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与教育的平行线上,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图1)。

蔡淦东:Merritt Chase作为一家成长中的事务所,已经在本地及国内完成了一些重要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我能感受到强烈的本土性与包容性。能跟读者们简要介绍一下Merritt Chase的设计哲学,以及作为小型事务所的工作模式吗?

亚历桑德拉·梅:Chris Merritt和Nina Chase不仅关注项目,也关注使用场地的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最多的一点,是投入大量时间与人进行交流——从客户、合作方、同事,到社区参与者。通过交流,他们建立起了同伴间的信任,也使设计具有意义的场所变得可能。这种相互理解在项目里一直贯彻始终。在这里,我还没遇到一个项目可以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场地及其使用者之前便草草开始画图设计的。凭借着对所有人的关心与尊重,我们可以设计出回应环境与人们美好愿望的作品(图2)。

蔡淦东: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们一直强调社会责任感,以及让大众听到我们的声音。我留意到您正在行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设计师、教育者、行业协会领导者,以及WiLa维基百科项目①创立者。您是如何平衡多种身份,而这些身份又如何塑造了您对我们行业使命的理解的?

亚历桑德拉·梅:要做到平衡并非易事,在切换角色时往往都让我倍感压力,显然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开启职业道路之初完全是凭借兴趣担任着这些角色,并希望留下自己的烙印。要说其中缘由,最主要是为更多像我一样的人打开风景园林的大门。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这些角色一直在教导我如何思考我们的专业,以及如何做好设计。维基百科女性风景园林师专题项目以及我在ASLA里的工作拓展了我的业内人脉并让我更好地认识到這个专业的职责。教学使我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并实验各种想法。实践则让我学会建立关系并使想法落地。在风景园林的世界里有着多种多样的道路,通过正在扮演的角色,我正在慢慢地塑造一个独属于我的视角与体验(图3)。

蔡淦东:感谢您接受这次的采访并分享了您的看法!

亚历桑德拉·梅:谢谢!

猜你喜欢

亚历耐候性桑德拉
户外使用的UV耐候性涂料研究
大法官桑德拉:做出决定,就绝不回头
大法官桑德拉:做出决定,就绝不回头
请原谅我仍不习惯告别
具有耐候性的Medite Tricoya Extreme产品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技术要求设定思路
宝 贝
耐候性优良的耐火钢用焊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