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麦克尼尔的生存圈理论探析

2023-05-30刘志来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世界史

【摘要】 美国学者威廉·麦克尼尔是享誉全球的世界史学家,他提出的“生存圈”概念是理解其早期世界史思想的关键。生存圈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地域空间,从人类文明兴起至今,麦克尼尔认为生存圈经历了从欧亚生存圈到全球生存圈的扩张和发展。生存圈扩张的动力来自长途贸易、技术交流和文化扩散。生存圈形成后推动了物种交流和疾病圈的形成,造成文化多样性减少以及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危机。麦克尼尔的生存圈理论忽视了边缘地区对中心文明的影响,不足以阐释人与自然、环境和其他人形成的诸多复杂关系网,也不能解释城市文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麦克尼尔;生存圈;世界史

【中图分类号】K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08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25

基金项目: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书籍史视域下的19世纪英国通俗史学研究”(20Q150);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三维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X2020017)。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是世界史和全球史研究的开创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在其成名作《西方的兴起》中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生存圈”(ecumene也有学者译为共生圈),这个概念并不是当时学术界通用的概念,所以不为其他学者重视,但它是理解麦克尼尔世界史思想的一把关键钥匙。国内学者当中,郭方较早向学术界引介麦克尼尔及其生存圈理论。黄红霞则考证了麦克尼尔的生存圈概念的来源,阐述了生存圈由分散到连接的过程。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没有详细阐明生存圈扩张的动力及其结果,也没有考察生存圈这一概念在麦克尼尔世界史研究中的发展演变。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生存圈的形成、联结与闭合

麦克尼尔世界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文明交往带给人类的影响,他发明了生存圈这一概念描述跨越不同地区或大洲的文明交流互动。生存圈有两重含义。它主要指人类居住活动的地理区域。根据黄红霞的考证,“生存圈”一词源于希腊语,指的是人类居住的陆地范围,这一概念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更多的宗教含义,主要与泛基督教主义和世界大同主义相联系。从其地域特征来看,生存圈主要建立在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基础之上,是亚欧不同地区跨越民族、国家的自然地理疆界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范围广阔的地域空间。生存圈不仅包括陆地空间,事实上也囊括广阔的海洋。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西欧人开始征服全球大洋,其活动空间大为扩展。西欧文明的海外扩张使得世界上的所有大陆连为一体,形成全球生存圈。麦克尼尔所说的生存圈还有另一层含义,它是一种研究文明交往的分析单位和框架。生存圈是个比文明更大的单位,是文明之间以及文明和半文明、蛮族之间互动的框架。从内在结构来看,生存圈由中心文明区、蛮族边缘地区和处于二者之间的半文明地带联结而成。根据其内在文明相互联结的紧密程度,麦克尼尔认为生存圈经历了三次闭合。他的《西方的兴起》一书即是要阐明西欧由蛮荒边缘地区崛起成为世界文明中心,并推动全球生存圈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600年是生存期初步形成期。最早的人类文明发轫于公元前4000年的两河流域,这里兴起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000年出现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早期农耕文明面临蛮族或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掠夺,蛮族在与早期文明国家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开化。公元前1500年,中东地区由历经数代已经文明开化的蛮族后裔统治。“从埃及经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直到美索不达米亚,整个这一片新月形农业地带成了文明的核心地区。”①麦克尼尔认为这个文明核心区将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联系为一个整体,人类的发展打破地理和文化界限,由地域文明发展成为第一个世界性文明,即“中东世界性文明”。从公元前1700年到前500年,在中东文明这个核心区的周边形成印度、希腊和中国三个外围文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是欧亚共生圈联为一体的時期,至公元300年欧亚生存圈第一次闭合,这意味着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主要文明联结得较为紧密,古代丝绸之路即出现于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各文明国家内部政权的更替,蛮族的入侵,文明之间的交往被迫中断,公元200年到600年欧亚生存圈逐渐走向解体。

从公元600年到1500年,是欧亚生存圈的扩张阶段,欧亚文明的中心发生了数次转移,从地中海转移到西亚,最后又转移到中国。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上的伊斯兰文明是一个宗教政治联合体,穆斯林不断向外开疆拓土,逐渐统一整个阿拉伯半岛。公元1000年后,伊斯兰教及其科技、文化传播到印度、东南亚、东南欧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从而大大扩展了欧亚生存圈的范围。“欧亚生存圈在7—8 世纪之间的扩张,把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印度洋到北方森林地带这片辽阔而近乎连续的地域,带进了旧世界文明的范围之内。”②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中并没有认识到公元11世纪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宋朝取得的经济文化成就被他低估了。在25年之后,麦克尼尔修正了此前的看法。他指出,1000年以后,世界体系的中心由中东地区转移到中国,同时中世纪欧洲文明开始兴起。③扩张的世界体系几乎包括全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部地区。13世纪,亚欧大陆北部草原地带兴起的蒙古帝国四面征伐,灭亡了南宋,也通过向西的征服引发亚欧大陆中间地带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原先生活在文明边缘地区的蛮族、游牧部落纷纷迁往更西的地区,对俄罗斯、拜占庭帝国和欧洲基督教世界形成强大冲击。公元1200—1400年,欧亚大草原的民族大迁徙带来生存圈的第二次闭合,形成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和印度文明四大文明。除了四大主要文明,一些原先处于欧亚文明边缘的地区文明也发展成为文明国家。

1500年至今是全球生存圈形成时期。西欧通过大航海、科学革命和海外贸易确立起在近代的领先地位,实现了西方的兴起。大西洋沿岸西欧国家的海外探险将欧洲与美洲、非洲南部和亚洲联系起来,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东西方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当海路取代了陆路运输时,穆斯林各民族失去了他们在生存圈中的中心地位”③,亚欧大陆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海洋探险活动与世界上其他大洲发生联系,“因此1500—1700年可以看作人类生存圈关系由旧的以陆地为中心向新的以海洋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的时期”④。1500年以来欧洲在积累力量超越中国、西亚的萨菲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麦克尼尔指出,1700—1850年,世界文明的均势偏向欧洲。原先属于文明边缘的北美和俄国进入到西方文明国家的行列。1850年之后,西方已经表现出对世界其他地区压倒性的优势。一直没有被其他文明撼动的中国文明也被迫在鸦片战争后向世界市场开放,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至此,西欧文明利用他们在近代的技术优势,主动将世界上各大文明国家连接起来,构成全球性市场体系,标志着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生存圈的形成。

二、生存圈扩张的动力

麦克尼尔认为,一个文明与陌生文明接触之后的反应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他明确指出,“与陌生者的遭遇是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 ⑤麦克尼尔的这一观点受到汤因比的挑战—反应学说的启发。文明的接触—反应理论能够解释生存圈形成、扩张的动力,但这种宏观理论框架不能解释世界历史的细节。麦克尼尔概括出推动文明交往的三个具体因素:长距离贸易、技术交流和宗教、文化传播。

亚欧大陆各文明的长距离贸易,尤其是中国与欧洲的长途贸易推动了欧亚生存圈内部联系的加强,互通有无的贸易活动促进各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发展。“所有欧亚地区的伟大文明通过船运和动物拉动的车辆正常地相互联系,贸易网络的范围从文明中心扩大到野蛮人地区。”⑥获得珍稀商品、追逐财富是驱动长距离贸易的主要动机。欧洲对东方遍地黄金的财富想象促使他们跨过大洋来到东方的印度、中国寻求金银宝藏。东西方早期交换的商品以奢侈品为主,并没有帶来跨地区的民间商品贸易的发展。与日常生活消费品不同,奢侈品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只有掌握特权的贵族、官僚阶层才可以使用。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将瓷器、茶叶、丝绸这些欧洲贵族视为身份象征的奢侈品输往西方,换回珠宝、金银。明末中国实行海禁,关闭与世界的官方贸易交流渠道。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欧则利用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蒸汽船将其生产的物美价廉的日用品销往全球。麦克尼尔指出,“欧洲的大宗商品,比如谷物和鲱鱼、羊毛和粗布、金属和木材,都必然有非常广泛的消费者阶层。”⑦满足普通人而非仅仅社会统治阶级的需求这便是欧洲与中国长途贸易的本质差别。

在麦克尼尔看来,欧亚和全球生存圈内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心文明与边缘区的技术交流是促进生存圈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技术交流主要是在交通、通讯和军事领域。陆路、海上航运交通技术的不断改进推动了各大洲的文明交流。众所周知,早期沟通欧亚大陆东西方的陆上商路是丝绸之路。公元300年,骆驼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使得长途商队可以穿越沙漠或半干旱地带,将欧亚内陆地区纳入扩展的商业和交通网。在海上,早期中国也有商船通过南海开往印度洋。后来中国建成排水量更大、能抗击风暴的帆船,这是郑和远洋航行的技术保障。只是明朝中后期放弃了官方的远洋贸易活动,造船航海技术慢慢荒废。15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航海图的绘制、经纬度的测算和多桅帆船的建造为葡萄牙、西班牙的探险家发现美洲和开辟通往亚洲的新航路提供技术支持。19世纪以来,蒸汽船只的发明使得跨越大洋的洲际旅行、贸易时间大为缩短,成本也降低不少。铁路向内陆的延伸加强了国家对于基层的政治控制,电报方便了各地区的信息交流,人们获得信息的速度更快。⑧欧亚各文明另一项重要的技术交流是军事技术的交流。麦克尼尔提到,青铜武器、铠甲和战车的出现导致人类武器的一次革命。亚述人发明的骑兵战术扩展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给战马穿上铠甲能够抵御敌方的冲击,安装马镫方便骑手驾驭马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掌握骑术、射箭和其他兵器后,拥有强大的骑兵,对毗邻的文明地区进攻的机动性增强。文明地区也逐渐学会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术,并能够抵御游牧者的入侵。西方综合学习来自中国、拜占庭和穆斯林的科学技术,融会贯通。“最为致命的借鉴和运用是欧洲航海者对坚固的远洋船舶与最初用来粉碎城墙的火炮的结合。”⑨欧洲凭借其军事优势迫使顽固守旧的日本、清朝打开国门,从而将东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欧亚生存圈形成闭环。

麦克尼尔认为“宗教、艺术和科学在描述欧亚和世界其他地区历史时也起到与经济、技术同等的作用。”⑩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些世界性的宗教自其产生就开始向外传播,其信众遍布全球。基督教从中东扩展到西欧,再到东南欧,并逐渐扩展到美洲等世界其他地区。公元6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后,走出阿拉伯半岛,其宗教影响范围遍及西亚、中东、东南亚等地。伊斯兰教在崛起的过程中与基督教发生激烈的冲突,中世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反复争夺西班牙、北非等地区。佛教则主要影响了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世界宗教在连接不同大洲的文明交流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宗教传播只是不同文明相互学习的一个方面,语言、思想、政治、法律、伦理和艺术也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内容。

西方的兴起和西方成为世界的中心只是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现象。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来看,没有哪一个文明能够长期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文明中心绝非永恒不变。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也处于变动之中,在一个时代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另一个时代也许会互换位置。就当前来看,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发展势头良好,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流行音乐和文化方面依然保留一定优势,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努力追赶。

三、生存圈联结的结果

生存圈的联结带来各个地区文明的物种交流、疫病传播、文化扩散、社会心理结构的冲击。

首先,生存圈的联结促使物种、疾病在各大洲的传播以及疾病圈的形成。在《瘟疫与人》中,麦克尼尔详细地探讨了疾病圈和生存圈的关系,他推断说;“在旧大路文明圈内,一个更接近统一的疾病圈,在公元1世纪作为经常性贸易往来的副产品正在形成。” ?公元纪年开始,人类的四大文明核心区产生了四个不同的疾病圈——中国、印度、中东和欧洲。根据麦克尼尔的研究,欧亚生存圈联结、向全球生存圈扩展的过程中,欧亚大陆及美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瘟疫。第一次瘟疫大爆发是在公元6世纪。此前地中海世界在公元2—3世纪已经经历了两次瘟疫的肆虐。6世纪爆发的鼠疫对查士丁尼统治的拜占庭帝国给予沉重的打击。麦克尼尔估计,天花、麻疹可能在公元1世纪—7世纪随商旅从中国西北陆路传入中国内地,而鼠疫或许在公元7世纪早期由海陆传到中国。?欧亚大陆第二次瘟疫即是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鼠疫于1331年再次侵入中国,蒙古军队在向西部扩张的行军途中暴发瘟疫,将疫病带到东欧、南欧。此后沿海路传到地中海,进入到北欧和西欧。14世纪黑死病席卷整个欧洲,夺走两千多万人的生命。第三次瘟疫爆发发生在近代的殖民扩张时期,16世纪欧洲人将西方的天花、麻疹和疟疾等传染病传入美洲,使得对欧洲传染病毫无抵抗力的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传染病造成了新旧大陆人口此消彼长,有过患病经历、已经产生一定免疫力的欧洲人口稳步增长,而美洲在西方殖民者的屠杀和疫病的肆虐下人口锐减。

其次,文明的同质化增强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麦克尼尔是一位文化多元论者,主张尊重地方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他指出,美国推行的价值观和制度不是一种全球都能遵循和推行的普遍模式,各国文明虽然存在差异,但应该“和平共处”。?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价值,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思想资源。全球生存圈的形成使得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日趋紧密,西方的殖民扩张和商业活动伴随着文化同化和文化霸权,造成文明多样性的减少。麦克尼尔指出:“随着幸存者融入日益扩大的文明社会圈的进程在全球各地的加快,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也相应减少了。” ?

17世纪欧洲文明的扩张成功地实现了对早期欧洲外圍地区北美和俄国的文化同化,北美和俄国成为西方文明版图中的重要组合部分。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征服战争伴随着文化侵略,西方文明摧毁美洲的秘鲁和玛雅文明,冲击亚洲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建立起对其他地区文明的强大优势。落后地区由被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主动接受西方的政治制度、语言和文化,在文化上逐渐与西方趋同亲近。

最后,带来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危机。一个文明与陌生文明的接触会激起本国民众的不同反应,科技创新和新思想的传播引起的社会变迁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心态,引发怀疑甚至否定本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危机,这一危机在文化上表现为新旧古今之争,本土化与西化之争。麦克尼尔指出,文化借鉴者“所付出的代价中,以不确定感与焦虑感属最著。这两者都是因为无力预测某些特殊行为的后果而起。” ?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不能适应新技术、新思想和新变化,他们留恋原来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对新事物能否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持怀疑态度。为了解决个人思想中新旧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精神焦虑,麦克尼尔提出,通过寻求凝聚个人认同的更高层次的团体认同来化解个人认同危机。“只要个人能认同某个团体,个人的焦虑感就可以解脱,因为他可以将自己的焦虑视同团体的焦虑,个人的焦虑也就逐渐减轻或消失。” ?个人集体化和组织化使其获得了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的安全感,但也要防范国家至上主义的危险。

四、麦克尼尔生存圈理论的局限性

生存圈理论是麦克尼尔早期世界史研究的核心理论,解释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从分散走向联合的过程。但生存圈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麦克尼尔在自己的史学实践中,也对其进行了反思。

第一,麦克尼尔的生存圈理论建立在中心文明单向度的文明传播的基础之上,忽视了边缘文明对中心文明的影响和回应。在文化传播理论中,文明的传播与接受本是一种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关系,但麦克尼尔强调的是从文明权力中心向其他地区单向的扩散和影响。学者哈勒兹指出,世界文明中心并不等同于政治和经济中心,第三世界对欧美国家也有文化影响,比如,雷鬼音乐、拉美小说就是边缘地区对文明核心地区文化输出的代表,印度和中国香港的电影也受到第三世界很多国家的欢迎,尼日利亚的流行音乐吸收了国外传入的流行音乐元素,发展了本土的音乐传统,是跨国文化与土著文化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代表。

第二,生存圈理论主要解释的是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跨越自然疆界的地域联系,还不足以阐释人类所处的诸多复杂关系网,没有注意到到人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关联。麦克尼尔后来做了扩展研究,在《人类之网》中,他将人类历史置于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关注人类与其他生命体共同进化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第三,生存圈理论主要涉及的是洲际、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较少研究城市文明之间的关系。在麦克尼尔后来的世界史研究中,网络取代了早年的生存圈,成为又一个核心概念。各大洲互联互通的生存圈发展为世界范围的普遍主义网络,这一网络的主要连接点是作为文明的中心节点——城市。在他看来,在包含不同职业群体的城市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不同网络;直到1500年后,由各大城市群整合的文明融合而成的欧亚大陆和美国大都会的松散网络,才转变为一个单一的、更加紧密的全球大都会网络。

注释:

①(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孙岳、郭方等译:《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页。

②(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孙岳、郭方等译:《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512页。

③(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孙岳、郭方等译:《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30页。

④(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孙岳、郭方等译:《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595页。

⑤William H.McNeill,The Changing Shape of World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Vol.34,No.2,(May, 1995), p.18.

⑥William H.McNeill,The Human Condition: An Ecological and Historical View,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p.30.

⑦(美)威廉·麥克尼尔著,孙岳、郭方等译:《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586页。

⑧(美)约翰·R·麦克尼尔、威廉·H·麦克尼尔著,王晋新等译:《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1-262页。

⑨William H.McNeill,The Changing Shape of World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Vol.34,No.2,(May, 1995), p.22-23.

⑩William H. McNeill, The Changing Shape of World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l.34, No.2,(May, 1995),p.14.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William H.McNeil1,“Multiculturalism in History:An Imperative of Civilization,”Orbis,1999, pp.548-549.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页。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刘景辉译:《欧洲历史的塑造》,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92页。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刘景辉译:《欧洲历史的塑造》,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92页。

参考文献:

[1]郭方.评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J].史学理论研究,2000,(2).

[2]黄红霞.威廉·麦克尼尔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Ulf  Hannerz,Notes on the Global Ecumene, Public Culture,vol.1,1989

[4]William H.McNeil1,Leaving Western Civ Behind, Liberal  Education,Summer/Fall,2011.

作者简介:

刘志来,男,汉族,湖北鄂州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西方史学史。

猜你喜欢

世界史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2020年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举办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世界史研究》(World History Studies)编委及专家会议”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高校世界史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探究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英文期刊《世界史研究》首发座谈会在京召开
地方院校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隐忧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