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新”背景下自主学习型数学课堂的探析

2023-05-30徐鹏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新先学师生

徐鹏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是有效课堂的核心,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标、新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课程理念和“双减”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依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实践操作、交流合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此,本文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出发,探析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指导和实施策略。

一、数学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一)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大致归类为“教师讲解”“师生互动”“教师引导”。“教师讲解”侧重于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提前预设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构思教学思路,再通过呈现、示范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技能教给学生,教师教学贯彻整个课堂。“师生互动”侧重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生成。教师引入预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灵活运用交流、讨论等教学形式展开特定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引导”侧重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并适时地组织或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处理学习任务。

(二)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化

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我们发现,有67.9%的教师选择“教师讲解”,74.2%的教师选择“师生互动”,48.9%的教师选择“教师引导”,31.2%的教师选择“学生自学”。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正在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逐渐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索和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方式。同时,对学生的调查显示,54.9%的学生采用自主学习,54.5%的学生采用探究学习,46.6%的学生采用合作交流学习,30.7%的学生采用機械记忆方式学习。这说明学生逐渐接受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适应较好。

二、自主学习型数学课堂的理论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具有一定阶梯认知难度的学习任务。当然,学生要想构建新知识,需要先依靠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互动式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理解。可见建构主义将学生视为真正学习者,激发学生主动以“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师生互动”的形式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是实现自主学习型数学课堂的良好抓手。“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理解概念、自主建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暴露出来的真实的问题就是“锚”,一旦确定了“锚”,数学课堂的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就确定了。教师在设计“抛锚式教学”时,要注意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围绕某一“锚”来确定,并且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允许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基于此,个人认为自主学习型课堂环节大致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一是创设学习目标。教师根据学生课前作业中暴露的问题,确定课堂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二是抛“锚”。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且具有难易梯度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主动学习。通过课前作业批改的反馈,学生先主动解决基础性问题,再确定课堂中需要通过合作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四是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寻求教师指导,提出不同的观点,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五是效果评价。学生重新完善课前作业中出错的试题,有选择地完成易错题的平行试题,而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完成质量,找准学生的思维卡点并能及时指导。

“先学后教”原则是教师把握课堂精准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先学后教”能使“学跟着教走”变为“教为学服务”,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进行思考、自行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交流对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化、拓展和提升。同时,学生“先学”能使教师摸清不同学生先学的质量和理解的深浅,使教师依据学生暴露的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目的。“先学后教”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主动参与小组交流探索,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正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使课堂充满内在动力和活力。

三、自主学习型数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一般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学到什么水平,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如何达到需要达到的水平,如何维持这个水平。“学到什么水平”是学业目标要求,“现在处于什么水平”是学生实际情况,“如何达到需要达到的水平”是数学课堂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前置设置,“如何维持这个水平”是学生收获学习意义的保障。基于此,教师在构建自主型数学课堂时,可围绕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效果的评价与维持四个角度进行构思。

一是教师要根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由数学组合作、统一编写自学《学历案》,确保学生学习进度统一。二是按照自学水平—课堂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抛锚)—设计评价任务—课堂实施—学习效果维持等流程分解任务,如在设计学习任务(抛锚)环节,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自学《学历案》的各个任务后增添学习活动;在学习效果维持环节,教师可依据学生的遗忘规律,每隔一周或两周对所学内容再次评价,评价任务可是《学历案》中的原题或改编题。

需要注意的是,此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掌握学生的学情,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从教到学”的课堂模式。

猜你喜欢

双新先学师生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