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散文家的纪果庵

2023-05-30曾祥金

书屋 2023年1期
关键词:知堂苏青周作人

曾祥金

日本学者樱庭弓子在《苏青导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在1944年新年号上,苏青与知堂、陶晶孙、纪果庵等当时的大作家比肩而坐,足见其地位的上升。”这里撇开苏青不谈,纪果庵在樱庭弓子眼里也是“大作家”。纪果庵也是沦陷时期京沪文坛为数不多的得到周作人赞许的作家,周氏曾这样描述他阅读纪果庵文章后的感受:“读文情俱胜的随笔本是愉快,在这类文字中常有的一种惆怅我也仿佛能够感到,又别是一样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寂寞的不寂寞之感,此亦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缘分也。”纪果庵则把周作人当成是自己的精神偶像,相继撰写《知堂先生南游印象追记》《知堂老人南游纪事诗》,对周氏1942、1943年两次南行的一言一行予以细致的描绘,颇有诚惶诚恐的意味。周作人对纪果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纪果庵曾在文章中承认周的文章他几乎每一篇都读过,即使是像《药味集》这样的南方很难看到的集子,里面的文章他也都在刊物上看过了,因此,他经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周作人的文字。

纪果庵的文字是平淡的,不加太多修饰。纪果庵擅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过往或正在经历的事情。这也跟他的性格有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乃农家子,不是航海者。”如果要用一种文体来形容纪果庵,那就是散文。他在《知己篇》里写道:

散文呢,那就不同了:随便的,坦荡的,无所容心的,没有组织的。若小说是辉煌的罗绮,这只是一段素纱,白布;传奇是制成的衣服,散文只是一块手帕,一根手杖,或者是近视的眼镜。没有衣服固是不行,没有帕子、手杖、眼镜似乎也是不便;有花纹固然使人喜悦,朴素也使人恬淡。传奇使人紧张,散文使人淡忘,就是炽烈,也是毕毕剥剥烧完算事,不会像小说那样蔓延不休,烟尘迷目的。所以紧张也是朴素的,简捷的,散文之“散”字,可以说代表了其性格之大部。

跟沈从文一样,纪果庵也总是喜欢在文章中以“乡下人”自居。纪果庵对乡村生活充满了喜爱和眷恋,而对都市生活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乡下人)顽强的与生活奋斗之余,还保留着一点孩子好胜与稚气的心理。”可是在当时的战乱环境下,乡村生活不再像以前一样宁静,纪果庵感受到了这一点,并为此感到痛苦:“然亦有不得体者,一出玄武门刚看见城市中极少遇见的垂柳荫便被她们包围了,先生,兜兜圈子罢,一点钟三块钱,争吵,攘夺,她们丧失了乡人的诚质与温厚了,这种受着都市浸洗的乡人有时会变成我们最厌恶的。”

其实不仅是乡村生活,纪果庵对过往的人与事都带着无限的眷恋。这也是纪果庵文章最大的特点。其中有对故人的怀念,单是一个中学同学唐宝心,他就写了《夕照》《怀旧》《怀PH》《中年一日》《跋〈寄花溪〉》来表达对他的关注和思念;有对小城生活的怀念:“只是悠然的睡一個中觉,到胡同口买买烧饼油条和青菜,听听卖菱角的叫卖声而入午梦,以至寒风中因击柝人而想及遐远等等,一切只是自然,单纯,过着普通平民的安分日子罢了。”也有对北平淳朴人情的念念不忘,说北平从前的住户,“无论买什么东西,立付现款的很少,大约都是立一折扣子,按三节结算,有消费者方面,到节日似有一番重压,而平日则大减免米盐琐碎的事情,书贾们更是如此,平常借阅多少书都可以,到节日择好的留下几种已足应付”。纪果庵觉得这其中的可爱处不在省钱省事,而是人情的淳朴。对过往的眷恋很自然地就会引起他对现在的不满,以及由今昔对比引发的慨叹。纪果庵不止一次通过米面价格的变化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沧海桑田之叹,就算是一次小小的赴宴也能引发他对过去的缅怀:“有时没有一个熟人,就被冷落在一隅,咽着不愿意吃的苦茶,咸而涩的瓜子,一到这时候:我就想起在中学时和友人摊钱沽酒买花生米作佳肴的情景来了,即使在大学时,大家一同到小面店吃吃烩饼什么的,不也比这种集会好受得多吗?”与之相对应的是,“梦”“旧梦”“思乡梦”一再出现在纪果庵的笔端,成为他被压抑的欲望的显现。正如谢茂松等人在《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散文卷》导言中所说,纪果庵“将‘辽远’的世界‘身边’化,因而充满了‘现在感’,处处流溢着人生的‘生趣’:人们在回忆中达到了对‘那些古老而单纯的东西’也即人的最恒定,也是最基本的、日常的、世俗生活的积极肯定”。这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思索,也是对个人生存需求的理解与同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纪果庵有着浓厚的“历史癖”。他在1943年写道:“我几年以来,因为感伤人事,渐知注意历史,觉得一切学问,皆是虚空,只有历史可以告诉人一点信而有征的事迹。若偶然发现可以寄托或解释自己胸怀之处,尤其像对知友倾泻郁结已久的牢骚,其痛快正不减于《汉书》下酒。”纪果庵写了很多与历史有关的文章,光在《古今》上发表的就有《〈孽海花〉人物漫谈》《〈续孽海花〉人物谈》《清史世家略记》《论“从容就死”》《谈清人窃书》《谈纪文达公》等。

猜你喜欢

知堂苏青周作人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周作人之死
藏在俄罗斯套娃里的爱
一代才女苏青的悲剧人生
中华老字号四知堂商标之争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鲁迅与李慈铭
品读四知堂
两个女人的相互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