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锷与蒋百里的生死情缘

2023-05-30胡月梅

书屋 2023年1期
关键词:蔡锷袁世凯

胡月梅

蔡锷与蒋百里,从1901年在东京结识到1916年蔡锷病逝,这两位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英杰,结下了十六年的生死友情。他们俩一生志同道合,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同一志趣,以救国图强为终生事业,在近代史上写下辉煌一笔。他们耀眼的才华、光辉的人格、深厚的友谊、传奇的命运,实令后人感叹与唏嘘。

蔡锷与蒋百里同于1882年出生,都是贫寒学子。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十五岁时考入长沙时务学堂,成为梁启超的入室弟子,受到梁的维新救国思想的影响,戊戌政变后,追随梁启超来到日本留学,并立下了军事救国的志向。蒋百里,名方震,字百里,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今海宁市硖石镇)人。蒋百里出身贫寒,十二岁失怙,与母亲相依为命。幼时附读于蒋氏家塾,天资聪颖,备受器重,十八岁时,被邻县桐乡县令方雨亭资送到杭州求是书院,又受杭州知府林迪臣、求是书院监院陈仲恕等提携,到日本留学,结识梁启超与蔡锷,并与蔡锷一起弃文从武,进入日本士官学校。

因此,蔡锷与蒋百里,都是弃文习武、投笔从戎,俩人在东京相识后,这种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抱负,让他俩一见面就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几乎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在日本士官学校,蔡锷与蒋百里以及另一位优秀士官张孝准,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作为日本留学毕业的优秀士官,蔡锷与蒋百里回国后,一时风光无两,成为各地竞相招聘的稀有人才。然此际正处清末衰世,革命的前夜,多难之国,新旧军事力量暗中较劲,形势复杂,他们很快发现,现实并不乐观。

蔡锷回国后一心想施展所学,训练一支军队,以此报效国家。他先经江西、湖南之聘任教习,后在广西、云南任职,成为一个集“学兵营营长,兵备处、教练处、参谋处总办、干部学堂总办”各职于一身,“总揽全省操练新军大权”的要员,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也为后来的反袁护国保存了一块根据地。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只剩云南、广西一角。他用调虎离山之计把蔡锷请到北方,高官厚禄“供”起来。

蒋百里回国后,他建设现代国防的理想受到种种阻碍,一时难有作为。他虽然立即被东北的盛京将军赵尔巽破格任以督练公所总参议职务,以二十五岁之年位居高位,时称异数,但很快陷于新旧军两派系复杂的矛盾之中,关外旧军首领张作霖一派视主持新军的蒋百里为眼中钉。为挣脱旋涡,蒋决意离开是非之地,到德国实习陆军,后任皇家禁卫军管带、浙江都督府总参议等职。蒋面里于1912年底受袁世凯指令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不到半年时间,学校整顿,面貌一新,但蒋百里因向总统府陆军部请款兴校受阻,发生了震动朝野的殉职自杀事件。袁世凯为笼络军心,把蒋百里留在总统府军事处当一等参议,“养”了起来。

在北京,蔡锷住西城棉花胡同,蒋百里住东城锡拉胡同。蔡锷自1904年归国后,与蒋百里各自西东,十年阔别,一旦重逢,恍如隔世。有了私谈的机会,他俩常常互倾心膈,感叹事业不暢,改造中国军队的理想受阻,并一致认为:袁世凯、段祺瑞之流私心太重,地域观念太深,即使他们愿意放手练新军,也只能成为一人一系争权夺利的工具,而绝不能用以捍卫国家。这跟他们建立现代化国防的思想正是背道而驰。于是他们抛弃了利用袁氏建军的幻想,走上了反袁救国的道路。此时,他们发觉袁世凯正暗搞帝制运动,梁启超、蔡锷、蒋百里、汤觉顿等几位师友遂密谋反袁计划,策划倒袁护国运动。几位爱国志士商量来商量去,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蔡锷在云南、贵州的旧部,而且,非要蔡锷亲自回去召集不可。

策谋计划有了之后,蔡锷等人就开始隐蔽行事,在暗中有计划有步骤地酝酿部署,并屡放烟雾弹,以瞒过袁世凯紧盯着的眼睛。这当中,梁启超与蔡锷唱起了双簧,蔡锷也与蒋百里唱起了双簧。等到梁启超与蔡锷设计脱离虎穴,南下转往西南,蒋百里也就离开北京,辗转南下,积极配合蔡锷讨袁军事起义。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成护国军举兵讨袁,其时,梁启超辗转来到广东,任“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参谋,蒋百里任司令部“出师计划股主任”。1916年3月22日,眼见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四川、浙江等省陆续宣布独立,袁世凯四面楚歌,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并忧急成疾,于6月6日去世。

倒袁成功,大局已定,蔡锷在全国各地都受到重视,然终因喉疾趋重,请假东渡就医。蒋百里到重庆与蔡锷会面,知道蔡的病情已入膏肓,内心不胜凄楚。6月26日,北京政府任蔡为“益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兼四川巡按使”(随后改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他一再电京力辞。8月9日,北京政府批准给假两月养病,蔡希望有更长时间东渡就医,他商请蒋百里权任四川督署参谋长兼代督军。但蒋百里深感蔡锷病情已相当严重,不能再耽误,他放不下蔡锷的病情,愿以总参议之名陪蔡东渡,于是蔡改派罗佩金任四川省督署参谋长兼代督军,戴戡代理省长。

很快,蒋百里为蔡锷物色了日本九州福冈医科大学医院,于9月9日一起由沪东渡。从此,蒋百里一直陪侍在蔡锷左右。

11月,蔡锷病势垂危。8日,他由护士勉强扶持,凭窗瞭望日本飞机演习,又受了一次很大的刺激。他回顾蒋百里说:“我早晚就要和你们分手了。我们建设国防尚未着手,而现代战争已由平面而转立体,我国又不知道落后了多少年!我不死于对外战争,死有余憾。”随即口授百里代写遗电:“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同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二、现在各派意见多乖,竞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三、此次(指护国战争)在川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戴戡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四、锷以短命,未尽力民国,应为薄葬。”言讫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蒋百里在蔡的遗电后附加按语说:“一年以来,公恶衣菲食以戕其身,早作夜息以伤其神,临终之际,犹以未能裹尸为憾,然蔡公身虽未死于疆场,实与阵亡者一例也。”

北京政府即明令追赠蔡为陆军上将,并予以国葬。1917年1月2日,蒋百里陪侍蔡榇归国。蔡锷也成为民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待遇的元勋。

蔡锷与蒋百里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之后,虽然长期相隔两地,但是对各自开拓的事业都互有关注,互相关照。蒋百里归国后理想受阻,几经辗转,少有施展才略的机会。以有用之才,而无用武之地。对此,蔡锷深为感惜,并一直为蒋百里寻求施展才略的机会。1912年1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蔡锷一心希望蒋百里能出任中枢参谋总长,主持建军大计,曾专电向孙中山、黄兴推荐。电报于2月6日发出,六天后清帝溥仪退位,南北议和,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登上总统宝座,蔡锷的推荐也告破产。是年冬,任云南都督的蔡锷向北京政府推荐蒋百里为云南民政长一职,当时,蒋百里恰好在袁世凯的指令下被陆军部任命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以国家建军为重,谢绝云南民政长一职,舍熊掌而取鱼,毅然担任保定军校校长一职。

蒋百里立志改革军校,从他进校的第一天开始,军校就有了新的气象。短短半年,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然蒋百里因向北京政府请款兴校无果,遂在学生面前自杀殉国,震动朝野。其中向北京政府放出第一炮的是蔡锷,他要求北京政府务必认真查明理由,追究责任。一腔忧愤,展其爱护挚友、痛惜英才之情。而蒋百里自杀之前只留下三封遗书,一封留给保定军校教育长张承礼,一封留别老母,一封则是留给挚友蔡锷的诀别长信。

袁世凯暴卒,帝制被推翻,然四川局势一直混乱。原先,蔡锷曾有安排蒋百里在四川任督军,负责布置西南国防的构想,因此,蔡锷离世后,蒋百里曾有入川的计划,但随着川滇黔战争的兴起,蔡、蒋的雄图再次化为泡影。这也是蒋百里接任保定军校的挫折后的另一逆境。此后一段时期,蒋百里便由致力于军事转入研究学术。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再次重用蒋百里,但因操劳过度,蒋百里于1938年11月4日死于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任上。

蔡、蒋两人在乱世结缘立业,他们为建立现代国防、推动社会前进创下的功绩,将永远在史册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令后人感叹感佩。

猜你喜欢

蔡锷袁世凯
张培爵之死:袁世凯一手制造的血案
关于击椎生是否蔡锷问题的补证
《少儿蔡锷》讲述励志故事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袁世凯:从来也没有跷过二郎腿
蔡锷与樊锥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
蔡锷与《五省边防计画》
浅谈蔡锷的治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