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肾化瘀除痹汤联合TNF-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2023-05-14吴承钧汪海东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拮抗剂

吴承钧,汪海东

(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发生慢性炎症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骨质破坏、韧带钙化、肌腱端炎等。有资料显示,强直性脊柱炎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在0.1%~0.4%[1],多发于中青年男性群体。该疾病发病较为隐秘,且疾病进展较为缓慢,因此临床漏诊误诊率较高,患者确诊时往往病情较为严重[2-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构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西医治疗以减轻症状、延缓病程为主,且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药物中效果较好的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患者的治疗费用往往较高,因此临床使用时很有可能出现间断性用药或全程总用量低于标准的情况,导致患者复发率升高[4-5]。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优势[6]。为了改善肿瘤坏死因子抗结剂使用过程中的不便,以及降低西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笔者采用温肾化瘀除痹汤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联合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64例于嘉兴市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3.76±3.73)岁,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病程(2.79±1.47)年。对照组32 例患者,年龄35~57岁,平均年龄(43.06±4.33)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病程(2.76±1.51)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依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7]中相关标准,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分型标准辨证属于肾阳亏虚、瘀血痹阻证;2)年龄18~60岁;3)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1)伴其他累及脊柱功能疾病者;2)近1个月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激素、抗风湿药物和生物制剂治疗者;3)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及功能障碍者;4)伴有沟通障碍及精神类疾病者;5)严重关节畸形者;6)过敏体质或对所用药物及成分过敏者;7)妊娠、哺乳及备孕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治疗,具体用法:益赛普[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59,25 mg/瓶)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以选择上臂、腹部或大腿,使用1 mL注射用水溶解,每次25 mg,每周2次。观察组患者TNF-α拮抗剂治疗同对照组,并温肾化瘀除痹汤进行治疗,药方如下:续断20 g、杜仲20 g、骨碎补20 g、补骨脂15 g、狗脊15 g、白芍20 g、赤芍15 g、熟地黄15 g、桂枝15 g、防风10 g、羌活10 g、薏苡仁10 g、土鳖虫10 g、制附子10 g、当归10 g、牛膝10 g,日1剂,水煎煮两遍,煎得药液200 mL许,分早晚两次温服。2组疗程均为12周。

2.2 疗效标准 依照参考文献[8]中“中药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分为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无效。

2.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比较:包括晨僵时间、疼痛程度、胸廓活动度、指地距、墙枕距;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VAS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重;胸廓活动度、指地距、墙枕距由专人采用专业标尺测量。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9]、BASF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10]比较: BASDAI总分 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活动;BASFI包含10 个问题,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差。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红细胞沉降率)、CRP(反应蛋白)水平比较:空腹静脉采血,送实验室检测。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温肾化瘀除痹汤联合TNF-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温肾化瘀除痹汤联合TNF-α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的影响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比较

3.3 温肾化瘀除痹汤联合TNF-α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ASDAI、BASFI的影响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SDAI、BASFI比较分)

3.4 温肾化瘀除痹汤联合TNF-α拮抗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ESR、CRP水平的影响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水平比较

4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慢性炎症疾病,发病受到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表现以侵犯四肢大关节和中轴关节为主,病情具有不可逆性[11-12],因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并没有特效药物,大多为局部抗炎和疼痛缓解类药物,长期服用对消化道、肝肾功能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归中医学“骨痹”“脊痹”“肾痹”“历节风”“脊强”等范畴,《素问·痹论》云:“骨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肾虚血瘀为该病的基本病机[13]。笔者文中讨论肾阳亏虚、瘀血痹阻证型。此类患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调摄不慎,肾阳亏虚,脊柱筋骨、肌肉关节经脉失于温养,不荣则痛;加之外感风寒湿邪,外邪乘虚入侵脊背、督脉,又或外伤、劳损等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闭阻脉络,不通则痛,引发本病。笔者根据上述病因病机分析,以温肾壮骨、化瘀祛邪通络为主要治法,自拟温肾化瘀除痹汤与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配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证属肾阳亏虚、瘀血痹阻型。方中续断补益肝肾、续筋健骨、通利血脉;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狗脊既能补肝肾、强腰膝,又能祛风湿;补骨脂温肾助阳;制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于补肾温阳药中加滋阴药意在“阴中求阳”;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当归养血活血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防风祛风胜湿止痛;薏苡仁渗湿除痹、舒缓筋脉;羌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墙枕距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胸廓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前述5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SDAI、BASFI评分及ESR、CRP均下降,观察组患者BASDAI、BASFI及ESR、CRP 4项指标减低程度均明显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9%),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温肾化瘀除痹汤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能够更好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疾病活动性、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加速脊柱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拮抗剂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