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部芩连汤辅助西药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05-14闫唯韦汪雅锋余心琦郑勇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气阴抗结核结核

闫唯韦,汪雅锋,余心琦,胡 军,郑勇红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700)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TB)在中医称之为“肺痨”,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巨大,是全球较为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各地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发病率偏高[1]。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化学药物抗结核治疗是核心;常用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链霉素(S)等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肯定,但是存在肝损害、周围神经炎、过敏反应、高尿酸血症、皮疹、视神经炎、骨髓抑制、耳毒性、前庭神经病损害及肾毒性等不良反应[2],临床配以中医中药治疗可提高结核的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灶吸收,增强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等作用[3]。气阴两虚型属肺结核患者中医辨证的主要证型[4],本文选取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抗结核治疗(2HRZE/4HR)并辅以中药自拟方百部芩连汤治疗,总结疗效,比较证候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1年4本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肺结核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 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4.13±3.2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57±0.73)年;结核部位:14例左肺,19例右肺,16例双肺。观察组49 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4.15±3.2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5±0.71)年;结核部位:15例左肺,20例右肺,14例双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WS 288-2017)》[5],经肺部CT、痰菌培养确诊;2)中医诊断符合《肺结核中西医诊断治疗学》[6]中的气阴两虚证辨证,主症表现为咳嗽、气短、咳痰清稀、痰中带血、午后潮热;次症表现为盗汗自汗、神疲乏力、食少腹胀、纳差、便溏等;舌质嫩红或淡有齿痕,苔薄,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气阴两虚辨证分型;3)年龄≥18 岁或≤80 岁;4)本人及(或)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晓,且自愿参与。

1.4 排除标准 1)继发性肺结核;2)肺部其他疾病如肺炎、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等患者;3)存在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者;4)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5)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6)妊娠或哺乳期女性;7)出现脏器功能不全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相关宣传,指导患者规律用药,随访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指导家属合理预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转诊。对照组行常规抗结核治疗(2HRZE/4HR)[2],发热者可予布洛芬退热,发热不退者可予小剂量类固醇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咯血者予氨基己酸、卡洛磺、凝血酶等药物止血。观察组接受抗结核治疗同时口服中药自拟方百部芩连汤,百部15 g、黄芩15 g、黄连15 g、猫爪草12 g、姜黄12 g、黄芪15 g、当归15 g、益母草15 g、麦冬12 g、沙参12 g、桔梗10 g、甘草10 g;由本院制剂室代煎,每日1剂,水煎分装2 袋,每袋约150 mL,分早晚2次口服,用药6 个月。

2.2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进行疗效评价。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比较

4 讨论

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胸膜的结核病变,约占结核病人的80%~90%。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老年及儿童、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均为易感人群。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应用抗结核治疗药物效果肯定,但是治疗过程中交叉耐药性不能避免[8]。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抗结核药物也会影响免疫功能,进一步导致免疫功能下降[9]。因此,寻求提高抗结核药物的药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治疗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药辅助抗结核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0-11]。

肺结核中医称之为“肺痨”,病因不外内外两端,外责之痨虫传染,内责之正气虚弱。肺受气于天,呼浊吸清;正气不足,痨虫侵入人体,极易犯肺;痨虫蚀肺,阴份先伤,阴虚肺燥,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则气阴两虚。治疗原则除抗痨杀虫外,应益气养阴,扶助正气。基于上述认识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拟方百部芩连汤治之。方中百部抗痨杀虫、润肺止咳;束沛等[12]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证实百部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治疗结核病的作用。黄芩清泻肺火、凉血止血;实验证实黄芩苷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抑制作用[13]。黄连泻火解毒,匡铁吉等[14]实验证实黄连素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浓度依赖性杀灭效果。猫爪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猫爪草含有多种化合物,其乙醇提取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显著的作用,较异烟肼、利福平毒性小[15]。姜黄行气活血凉血;所含多酚成分姜黄素通过保护巨噬细胞免受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的P19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抗结核作用[16];通过降低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抑制结核复发[17]。黄芪扶正补虚,补益肺气;黄芪甲苷能够提高 THP-1 细胞活力和其吞噬结核杆菌的能力,且有免疫调节能力[18]。当归滋阴养血,其有效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19]。益母草清热解毒;益母草乙醇提取物可抑制结核杆菌活性,与抗结核药异烟肼、吡嗪酰胺和利福平联等联用具有协同作用[20]。 麦冬养肺阴、清肺热,除烦安神;沙参补肺阴、润肺燥、清肺热;桔梗利肺气,排脓痰;甘草止咳祛痰、解毒和药。众药相合,可抑制和杀灭结核杆菌,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补气扶正、养阴润肺、杀虫抗痨的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百部芩连汤可提高2HRZE/4HR抗结核治疗的临床治愈率,改善气阴两虚证候,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提高改免疫功能。提示百部芩连汤可作为2HRZE/4HR抗结核治疗的辅助用药。

猜你喜欢

气阴抗结核结核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