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活血通络降压汤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2023-05-14张成明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轻中度变异性通络

刘 艳,张成明

(浙江衢化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4)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据报道我国高血压的发生率约为29.6%,以轻中度高血压为主,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给予平稳降压药物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高血压的发生受到遗传、年龄、神经-内分泌调节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被视为高血压的常见影响因素[2]。西医临床采取常规降压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但长期应用会导致肝肾损伤,影响依从性。中医从整体出发,综合调理,联合西药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3]。原发性高血压在中医学被归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瘀”为其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中医证型中以瘀血内阻证较为常见,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气血津液输布、运行及渗化失常,脉道发生瘀血内阻,继发性引起血管痉挛或狭窄,最终使血压异常升高[4-5],治宜益气活血通络。笔者采取自拟补气活血通络降压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干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2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55~69岁,平均(63.92±7.71)岁;病程4.5~8年,平均(6.14±0.74)年;体质指数(24.03±3.36)kg/m2;高血压分级:Ⅰ级14例,Ⅱ级23例;高血压家族史21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56~70岁,平均(64.06±7.78)岁;病程4~9年,平均(6.06±0.77)年;体质指数(24.11±3.39)kg/m2;高血压分级:Ⅰ级16例,Ⅱ级21例;高血压家族史19例。2 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分级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6]拟定,具体:在无任何相关药物干预下,非同日测3 次血压如下,1 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SBP) 140~159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99 mm Hg;2 级高血压(中度):SBP 160~179 mm Hg和(或) DBP 100~109 mm Hg;3 级高血压(重度):SBP≥18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年龄范围50~70 岁;3)血压分级为1~2 级;4)参与本研究前4 周内未使用过降压药;5)知情同意,自愿受试。

1.4 排除标准 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高血压危象患者;3)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4)近8 周内发生过脑血管疾病者;5)既往有甲状腺功能障碍病史者;6)严重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7)恶性肿瘤患者;8)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参见指南[6]给予患者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疾病宣教、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以及保持心情舒畅等。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予对应降压药,如钙拮抗剂、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气活血通络降压汤,组方如下:黄芪30 g,当归15 g,白芍、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地龙各12 g,川牛膝15 g,鸡血藤10 g,豨签草10 g,赤芍10 g,制水蛭3 g,神曲10 g,炒麦芽15 g;水煎服,每日1 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疗程:2 组均连续治疗8周。

2.2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7]拟定。显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10 mm Hg且接近正常;或者舒张压减少值不低于20 mm Hg;有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低于10 mm Hg但为正常值;或者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且异常;或者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 Hg;无效:血压降低未达上述标准。

2.3 观察指标 1)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运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患者佩戴血压监测仪,设定程序,白天6:00~22:00,30 min测1次,夜间22:00~6:00,每1 h测1次。2)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血压变异性指标变化:测量结束后由电脑生成血压数据,记录全天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以及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

2.4 统计学方法 本组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版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比较

4 讨论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病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有利于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8]。目前临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西药控制为主,但长期应用会增加耐药性,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9]。尤其是有部分患者需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治疗,且须长期服用药物,不可避免会加重患者的肝肾负担。

高血压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其病位在血脉,脉为血之海,气血冲和,脉道通利,以保证血压正常;一旦气血失和,会影响脉道通利和脉管弹性,血液在脉中受阻,使血压升高,故瘀血阻络是常见证候特点。《素问·脉要精微论》记载:“夫脉者,血之府也”。脉道通利与否直接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血压的变化。《仁斋直指方论》亦指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饮食不节,或者精神抑郁,或者外邪侵袭,或者正气虚弱等因素,都可造成心络受损,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其自我调节功能发生异常,引起脉道受阻,形成瘀血,加重脉道的损伤以及不良循环。《叶天士诊治大全》指出:“血络瘀阻……症见头眩耳鸣、麻痹……治从血络,宜祛瘀”。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应重视瘀血内阻的病机[10-11]。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资生,循行脉道,营养周身。因此,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宜采取益气活血通络之治法。本文所采用的补气活血通络降压汤中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神曲、炒麦芽健脾和胃,消食益气;当归活血通络而不伤血;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赤芍、红花、丹参活血祛瘀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祛瘀;川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白芍平肝养血敛阴;鸡血藤养血散瘀通络;豨签草通利血脉降压;水蛭破血逐瘀;全方补气药与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则血压遂降。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丹参药对主要有效成分黄芪总苷、黄芪多糖、丹酚酸、丹参酮等均可调节血压、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12];当归-川牛膝水煎剂及其提取物通过降低内皮素水平及增加一氧化氮浓度,发挥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13];川芎有效成分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作用靶点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雌激素通路等[14];桃仁-红花药对的17个化学成分参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凝血、抗炎等作用[15];赤芍总苷通过抑制动脉氧化应激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改善高血压血管重构[16]。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患者的全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 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补气活血通络降压汤治疗,可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轻中度变异性通络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