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瘀醒窍法辅助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观察

2023-05-08陈志裕楼敏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西医

陈志裕 楼敏芳 胡 宁 汪 翔

血管性认知障碍指由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类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缺损,兼有运动障碍、视觉空间障碍和语言功能下降等异常。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形成经过多个阶段,随疾病进展可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痴呆,及早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西医多采用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等胆碱酯酶抑制药以改善症状,但效果有限[1]。中医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呆病”范畴,发生机制复杂,瘀血内阻证是常见的中医证型。脑血管病患者多素体亏虚,气血脏腑运化失常,瘀血阻滞,脑络阻痹,脑失清窍,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开窍醒脑为原则[2]。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将祛瘀醒窍疗法(通督醒窍法针刺联合活血祛瘀方)用于轻度血管性痴呆瘀血内阻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我院2021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收治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04 例。纳入标准:符合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西医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存在脑血管病,有记忆、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表现,并经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认知损害在脑血管病发生后3 个月内发生,排除认知损害的其他病因);符合瘀血内阻证中医证候标准(智能减退,惊恐善忘,表情呆钝,沉默寡言,头痛如刺,皮肤甲错,面色晦暗,舌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21 ~27 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2 ~26 分;病情稳定,近1 个月未发生过急性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正常,可正常接受药物治疗。排除标准: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脑外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有酒精依赖、药物滥用史或戒断史;先天性智能障碍;血液功能异常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本方案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原则,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西医组,各52 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控制血压及降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基础治疗,西医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10 mg/片]口服,每次1 片,每日1 次。联合组加用通督醒窍法针刺联合活血祛瘀方治疗:① 通督醒窍法针刺。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取穴百会、神庭、神门、太冲、悬钟、太溪、四神聪、内关,平刺0.5 ~0.8 寸,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分钟,每日1 次,每周5 次。② 活血祛瘀方。远志15 g,石菖蒲10 g,当归12 g,丹参12 g,地龙9 g,赤芍6 g,川芎6 g,郁金10 g,豨莶草12 g,生姜9 g;加水煎煮至2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 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惊恐善忘、表情呆钝、沉默寡言、智能减退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记忆力、执行力、自理能力显著提升,可自行完成常规社会活动,疗效指数≥70%;有效:惊恐善忘、表情呆钝、沉默寡言、智能减退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记忆力、执行力、自理能力有所提升,基本实现生活自理,疗效指数30%~<70%;无效:惊恐善忘、表情呆钝、沉默寡言、智能减退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记忆力、执行力无显著变化,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 =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观察患者惊恐善忘、表情呆钝、沉默寡言、智能减退等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计为0 ~4 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② 认知功能:治疗前后应用MMSE 量表及MoCA 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MMSE 量表包括记忆功能、语言功能、定向能力、注意力、回忆功能等维度,总分30 分,得分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MoCA 量表包括执行能力、视空间能力、延迟记忆能力、语言复述能力及流畅性、抽象思维能力、命名能力等维度,总分30 分,得分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③ 脑血流评估: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CT 灌注成像检查,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每100 g 脑组织内含血容量的多少)、平均通过时间。④ 神经营养因子检测: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联合组:男27 例,女25 例;年龄52 ~78 岁,平均(65.6±8.6)岁;病程1 ~7个月,平均(4.3±1.4)个月。西医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49 ~77 岁,平均(66.2±9.1)岁;病程1 ~8 个月,平均(4.4±1.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0.15,t= 0.35、0.35,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表1) 联合组总有效率92.3%(48/52),高于西医组的78.8%(4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82,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表2) 治疗前两组MMSE 评分、MoCA 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MSE 评分、MoCA 评分均较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 )

2.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表3)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

2.5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比较(表4) 治疗前两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水平均较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西医组;治疗后两组平均通过时间水平较前缩短,且联合组短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比较 ( )

2.6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表5) 治疗前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较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 )

3 讨论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之一,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该病的发生主要与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关,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治疗该病的首要举措。西医多给予脑细胞代谢药、改善脑循环的药物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多奈哌齐是治疗痴呆疾病的常用药物,可一定程度降低神经元损伤,但效果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3]。

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中医“善忘”“呆病”领域,病位在脑,累及心、肝、脾、肾等脏腑,瘀血内阻证是常见证型。《医林改错》有:“气血凝滞,脑腑不接……血乱而神即失常也”;《医林绳墨》曰:“瘀血在上,令人善忘。”可见血瘀贯穿血管性认知障碍始末,脏腑阴阳失调,则气血不畅,瘀血内蕴,阻滞于脑,髓窍失养,神机失用,而致神明错乱,发为本病[4]。治疗应以祛瘀、醒窍为原则。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坚持中医综合疗法原则,应用祛瘀醒窍法(通督醒窍法针刺联合活血祛瘀方)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医组,MMSE 评分、MoCA 评分均高于西医组,说明祛瘀醒窍法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进一步提升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通督醒窍法针刺取穴百会、神庭、神门、太冲、太溪、四神聪、内关,百会乃百脉之会,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针刺该部位可通达阴阳脉络,发挥醒脑开窍之功;神庭属督脉,乃督脉、足太阳、阳明交汇处,聚集了督脉的上行之气,针刺该穴可改善脑灌注量,减少脑神经元损伤,配百会、四神聪可醒脑开窍、调和阴阳,改善记忆力减退;神门穴与体内经络相通,可加速血液循环、调节神志;太冲为肝经原穴,具有活血化瘀之功,针刺该穴可行气活血、增强大脑灵敏度;悬钟具有健脑益智、填精补髓的功效,配以太溪可补骨生髓,健脑益智;四神聪醒脑开窍、清利头目,主治神志失调之症;内关宁心安神。诸穴合用,可发挥通督醒窍、调神益智的功效。活血祛瘀方由远志、石菖蒲、当归、丹参、地龙、赤芍、川芎、郁金、豨莶草、生姜等药物组成,远志、石菖蒲安神益智、醒脑开窍,可改善记忆力。当归补血活血,丹参通经消痹,地龙擅长通行经络,适用于各类经络阻滞之症;赤芍凉血散瘀,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流速度,增加脑营养物质供应[5];川芎行气活血,其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6],五药联用可增强活血化瘀、散瘀通络之功。郁金清心解郁、行气化瘀,豨莶草通筋活络、镇静安神,生姜温阳通络,配合活血药可活血祛瘀而不伤正。全方联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

综上所述,祛瘀醒窍法辅助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进一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情况,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血管性认知障碍西医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