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探究

2023-05-08梁乾胤

考试周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梁乾胤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有着较强综合性和实用性,能够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技能、道德品质等综合素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语文学科理论性较强的特征,如果语文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当,则极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降低语文教学有效性。而基于语文要素,选择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快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和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水平。故此,文章基于语文要素视角,就如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落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3-0013-05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基础技能等基本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要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新概念,是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将语文素养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革新,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受限于传统教育思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将语文素养落实到位,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均衡、全面的发展,影响语文学科教育成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语文要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语文教学革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 语文要素的概述及意义

(一)语文要素的概述

所謂语文要素,即在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对学生语文能力或素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因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通常是围绕教学单元展开的,在每个单元导读中会利用简短语句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明确方向。而基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内容,可以将小学语文要素分为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涵、感悟作者思想情感、掌握阅读或写作方法等内容。语文要素是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以其为导向,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现实意义

语文要素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明确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首先,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求教师从整体视角出发,对教材中各单元、各篇章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如此一来,则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其次,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各个单元中的语文要素进行分析,不仅包括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基本学习内容,还包括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最后,教师需要将这些语文要素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滞后

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大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具体教学操作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生只能被动配合,难以真正参与语文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过程,限制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虽然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各种先进、新颖的教学模式,比如合作探究、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认知不够全面,导致教学操作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成效不佳。比如,部分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时,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并且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大大降低问题导向法的教学成效。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发生了一些转变,教材从大方向而言,有着较强的科学性,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心理相符,能够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和能力发展的需求。但如果对教材进行细究后,不难发现其中部分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文章,虽然可以通过对该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对小女孩的遭遇感到怜悯,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小女孩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背景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难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中描述的场景进行理解和感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经验,多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然而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鲜少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导致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教学效果。

(三)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失衡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两大主体,二者并非处于相互独立或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教师占据着教学主导地位,学生占据着学习主体地位,只有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但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失衡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会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些教学活动围绕自己的教学开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下,限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二是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索问题。但这种刻意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做法,片面放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就等同于对学生放任不管,同样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是小学语文在落实语文要素时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高效、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强化对语文知识认知和理解的同时,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不过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需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引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二)多样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涉及内容广泛,采取传统灌输式授课方式,不仅不利于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还极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心理,遵循多样性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对语文知识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科思维,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三)整体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材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编写的,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因而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体现语文教材的这些特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并立足整体视角,对这些语文要素进行整合,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让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四)差异性原则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知识点相对简单,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发展需求也会有着很大区别。因而,在落实语文要素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形成清晰认知,并基于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不同语文要素互,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选择,让学生可以高效地参与语文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化语文教学成效。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才能引导语文教学活动高效开展,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达成。因此,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教师同样要结合语文要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将语文要素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做好教材分析工作,对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取出各单元中所蕴含的语文要素。然后教师需要将这些语文要素融入教学目标中,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目的性和层次性,促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找准学习方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其次,教师需要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保证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真实情况相契合,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并未对语文要素的概念和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细致钻研,也未能将其与语文教学目标相结合,导致所设置出的教学目标层次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则需要在设置教学目标之前,通过问卷调查、日常观察和语文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制订出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的教学目标。当然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到这点,并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多个层次,对不同的语文要素进行分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明确方向,促使他們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从知识技能向能力素养的递进式的学习任务,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最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凸显整体性特征,即先根据语文要素,设立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不同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设立单个课时教学目标,并保证各个课时目标之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促使学生在逐步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二)在单元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1. 利用单元导语,点明语文要素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都会设置单元导语,该模块利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了单元主题、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单元导语的研究和提炼,可以获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方向。因而,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单元导语这一模块,将其作为点明语文要素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可以有序地开展单元学习,强化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中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单元主题、单元内容和学习方法等,并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单元导语中的内容进行互动交流,畅谈自己对单元学习的想法,强化对单元主题和内容的认知,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为例,在该单元导语中就利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讲明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都是围绕传统文化展开的。同时在导语部分还直接点明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和学习方法。因而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强化对单元导语的认知,以此来点明语文要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明确方向,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2. 利用语文园地,梳理语文要素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征,因而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语文园地这一特色教学模块,为学生搭建了语言实践平台。而在语文园地模块通常也蕴藏丰富的语文要素,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等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一教学模块,梳理语文素养,并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对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优化设计,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词句段应用”“交流平台”等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将语文基本内容内化成基本能力和素养,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以写话教学为例,教师则可以在语文园地模块,设计学写留言条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则留言条,并引导学生对留言条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教师让学生仿照示例,尝试写留言条。在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完成语言要素任务,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3. 借助课后习题,引出语文要素

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通常会设置相应的课后习题。而在课后习题中往往蕴藏着大量的语文要素,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引出语文要素,强化学生对基础内容、基础学习方法等语文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单元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和内容,设置专门的习题训练,并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具体习题的解决当中,促使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强化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并获得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发展。然而在以往的单元教学课后习题设计中,教师往往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上,习题也多是以巩固字词为主,忽视了学生其他语文要素的发展。因而在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课后习题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单元语文要素,并对习题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习题内容的递进性与语文要素的明确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比如,教师可以针对语文要素,设计“说一说”“朗读课文”等专项习题板块,并设置课堂答疑、合作互动等环节,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认知和理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技能。当然除了课内习题外,教师也可以基于语文要素,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课后习题训练,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三)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开展语文要素教学

1.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有着丰富的文學意蕴和思想内容,能够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将语文要素落实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正向发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语文要素融入其中,带领学生通过语文阅读,高效完成语文要素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具体教材操作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还需要关注学生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水平,并通过不同的阅读内容,传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技巧。比如,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如先让学生了解名著作者及创作背景等,便于学生对名著内容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同时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厘清各人物、事件等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对名著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以《城南旧事》这一名著阅读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该著作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资料进行阅读,促使学生对名著形成初步认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并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将名著中主要人物、事件等串联起来,以便对名著形成全面认知,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水平。在这一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语文要素在阅读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在写作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自小学三年级起,在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结尾都设置了习作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单元主题和内容进行习作训练,强化学生对单元教学内容认知和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将语文要素融入写作教学中,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增强写作教学效果。在将语文要素融入写作教学环节时,教师必须要考虑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和规范,并结合写作教学目标,明确语文要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为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写作题目和要求的解读,传授学生把握写作核心的方法。当学生明确写作重点和要求后,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择写作对象,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文章,在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同时,落实语文要素。例如,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则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单元教学主题和内容,对写作主题和要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把握写作要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写作对象,并围绕生活观察展开联想,将更多的真实场景和情感融入文章中,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语文要素落实目标,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革新,能够将语文学习的教育优势最大化,促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加全面、综合性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语文要素的重要性形成清晰认知,并通过对语文要素内涵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落实要点和要求,明确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基。

参考文献:

[1]李翠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J].学周刊,2022(31):106-108.

[2]曹春秀.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探究——以统编版教材为例[J].教师,2022(27):45-47.

[3]刘明.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4):27-28.

[4]朱丽花.探因·悟情·取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思考[J].新作文,2022(15):4-5.

[5]刘巧珠.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J].天津教育,2022(10):176-178.

[6]盛玉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途径分析[J].知识文库,2022(2):55-57.

[7]蔡风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思考[J].新教育,2021(28):48-49.

[8]林有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22):139-140.

[9]吴雪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54):39-40.

[10]祝明艳.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4):47-48.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小学语文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